资源简介
一上2江南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依据字理认识“江”字,初步感知“江南”的特点
师: 小朋友, 江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那里去走一走, 看一看。
(播放介绍江南风光的短视频。)
师: 在视频中, 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生: 我看到了荷叶。
生: 我看到了一条河。
生: 我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师: 你看, 这些都是江南特有的景物。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江南》。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师: (边板书, 边强调笔画)“江”的部首是“氵”, “南”里面是两横。我们齐读课题——
生: 江南。
师: (出示“江”字和“江”的实景图)“江”是这一课的生字。
生: (齐读)江。
师: “江”字里面藏了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偏旁——三点水。
生: (齐读)三点水。
师: 三点水的字一般都和水有关系。这里的“江”就是指长江。长江之水浩浩荡荡, 奔流不息。左边的“氵”代表长江里的水, 右边的“工”像长江水自上而下贯通的样子, 奔腾的长江水发出的轰轰声很像“工”的读音。我们一起响亮地读出这个字。
生: (齐读)江。
师: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
生: 小河的“河”。
生: 小溪的“溪”。
师: (出示小河、溪流的实物图和词卡)你看,小河里有水, “河”字带有三点水。溪流在山间流淌,“溪、流”都是带有三点水的字。我们来读读这些与水有关的字词。
生: 小河、溪流。
[思考: “江”字采用了字理识字教学。依据“江”字的构字规律, 利用音形义的关系, 引导学生以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 用“河、溪、流”拓展学生对“三点水”这个新偏旁的认识。同时, “水多”也是江南的特点, 这样教学“江”字,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兴趣。]
师: (出示江南地理位置图)同学们, 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方,我们就生活在江南。我们吃的水、用的水都是长江水。源源不断的长江水灌溉着两岸的农田, 让我们有充足的大米和水灵灵的蔬菜吃,所以江南也被称为“鱼米之乡”。江南是个富饶的地方。
师: 听老师来读课文。(范读全诗)你知道水里有什么吗
生: 水里有荷叶。
师: 荷叶就是莲叶。(板贴莲叶图)还有什么呢
生: 江南的水里有鱼。
师: (板贴小鱼图)江南水里不仅有莲叶,还有很多鱼儿呢!
师: 接下来, 老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溯源识记多个生字, 体会“采莲”之乐
(出示第一句, 学生齐读。)
师: (出示生字“莲”)请跟老师读, 莲。
生: 莲。
师: 莲的声母是边音“l”。(再次范读, 而后出示莲叶图)这绿绿的是——
生: 莲叶。
师: (出示莲花图)这粉粉的是——
生: 莲花。
师: (出示莲蓬图)这是什么
生: 莲蓬。
师: 莲蓬, 第二个字读成轻声, 跟老师读。
生: 莲蓬。
师: (出示莲子图)莲蓬里面还有——
生: (齐读)莲子。
师: 我们一起来读读, 莲叶、莲花、莲蓬、莲子。
生: (齐读)莲叶、莲花、莲蓬、莲子。
师: 这些词语里藏着一个共同的偏旁, 你发现了吗
生: 草字头。
师: 跟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偏旁。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师: “草字头”的字一般和植物有联系。汉字很有意思, 有的字看偏旁就能猜出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
生: 莲叶、莲花、莲蓬、莲子。
师: 莲浑身都是宝, 我们来看看江南人采莲蓬、剥莲子吧!
(出示采莲蓬、剥莲子的视频。)
师: 莲子在七八月成熟, 《江南》写的就是七八月时的景象。
师: (出示“采”字及字意图和古体字)
“采”这个字是指伸出手去采摘果子。这里组词是“采莲”。还可以采什么呢
生: 采蘑菇。
生: 采野花。
师: (出示采草莓图)这是用手采什么
生: 这是采草莓。
师: 是的。孩子们喜欢亲自去采草莓。(出示采春茶图) 这是用手采什么
生: 这是采树叶。
师: 这可不是普通的树叶, 这是茶树。春天到了, 茶农们正在双手采摘茶叶, 我们来齐读:采草莓、采茶叶。
生: 采草莓、采茶叶。
师: (出示诗句“江南可采莲”)你看, 人们带着喜悦去采莲, 谁来读
生: 江南可采莲。
师: 你强调了“可”的读音。是啊, 在江南可以收获很多的莲。
(出示生字“可”, 学生齐读。)
师: (“可”字旁边出示“采莲女撑长篙划船”的图片)你看, 采莲的姑娘心里可高兴啦。“可”字里面有个“口”, 那是采莲姑娘忍不住唱起了采莲曲, 唱得可好听了。“可”字的“横”“竖钩”原来就是指劳动的工具, 你们看是不是很像采莲姑娘手里的工具——两根划船的长篙。(出示词语“可以”)有了工具就可以更方便地劳动。
生: (齐读)可以。
(出示诗句“江南可采莲”, 学生齐读。)
师: (出示图片和诗句“莲叶何田田”)你看,江南的莲叶大大的, 圆圆的, 谁来读
生: (读)莲叶何田田。
师: 你读出了莲叶的勃勃生机。
师: (出示图片) 你看, 江南的莲叶一片连着一片, 一片挨着一片。
生: (读)莲叶何田田。
师: 我从你的朗读里感受到江南莲叶真多、真美啊! 江南的莲叶真漂亮, 江南的莲多得数不清, 所以江南人要去采莲。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生: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师: 生活在江南的小朋友不仅可以去采莲,还可以观赏水中鱼儿。(出示“鱼戏莲叶间”)瞧,这一群鱼儿在莲叶间快乐地嬉戏。
生: (读)鱼戏莲叶间。
师: (标红“鱼”字)江南莲多,鱼也多。“鱼”这个字可有趣了,(出示“鱼”的古字)原来的“鱼”字就是表示一条挂起来的鱼。(出示动画展示“鱼”字的演变)鱼头尖尖的, 就像鱼字上面的刀字头,中间“田”大大的, 就像鱼肚子。你看, 鱼鳍在摆动,像在对你摆手呢,下面长长的横就像鱼尾巴。你也和小鱼打个招呼吧。齐读。
生: (齐读)鱼。
师: (出示“鱼戏莲叶间”)谁来读读这一句 生: (读)鱼戏莲叶间。
师: 小鱼儿们是怎样游戏的呢
生: (读)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师: 在这四行诗里面, 有四个表示方向的字,你知道吗
生: 东、西、南、北。
师: (出示图2)
这四个表示方向的生字可有意思了。师:“东”字最初描画的是太阳在树枝间升起,指的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跟老师读。
生: (齐读)东。
师: 傍晚, 太阳从西面落下, 小鸟就归巢了。“西”最初就是鸟巢的样子。
生: (齐读)西。
师: “南”字像一棵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大树, 表示树木长得茂盛的地方就是南方。
生: (齐读)南。
师: 原来的“北”字多像两个人背靠背啊,“背”的读音和“北”很相似。我们一起来读。
生: (齐读)北。
师: 我们再读一读这四个表示方向的词。
生: (齐读)东、西、南、北。
师: 我们把这些方向词放到诗句中读一读。
生: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师: 小鱼是按一定顺序来做游戏的吗 它们是怎么游的啊
生: 它们想游到哪儿就游到哪儿。
师: 是的, 它们想怎么游就怎么游。我们一句一句来读。
生: (读得很慢) 鱼戏莲叶东。
师: 这是一条慢悠悠的小鱼。
生: (读得欢快)鱼戏莲叶西。
师: 真是一条快乐的小鱼。
生: 鱼戏莲叶南。
生: 鱼戏莲叶北。
师: 真是活泼的小鱼。
师: 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四句诗。
(学生齐读。)
师: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接下来, 我们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扮演荷叶下自由自在的鱼儿。大家来读诗句。
(教师举起“荷叶”, 四名学生在讲台前扮演自由游动的小鱼, 其他学生读诗句。)
师:江南有这么多美丽的莲,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江南盛产鱼,也是个富饶的地方。
师: 小朋友们,这首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民歌, 是民歌, 说明还可以唱呢。
(播放音乐, 学生起身随着音乐跟唱, 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鱼游动的样子。)
师: 你们唱得可真好听, 课后, 还可以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同学听。
三、延续诗歌意境, 拓展运用生字
师: 江南的美丽富饶都藏在了这首小诗里。课文里的生字你会读了吗
生: (齐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
师: 谁能用这些生字说一句话 可以选一个生字, 也可以用几个生字。你来说。
生: 江南的美景真好看!
师: 你对江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生: 小鱼在水里游。
师: 是啊, 水量充足的江南, 鱼儿们游得多快乐啊。还有谁想说
生: 今天北方起风了。
师: 北风刮起来就冷了。
生: 我用“鱼”说句话,渔民们每天出去打鱼。
师:这两个“yú”可是不一样的生字哦,渔民们用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品尝到了鲜美的鱼肉。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需要我们会读。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将生字隐去拼音,学生齐读。)
师: 这一课中还有几个生字, 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我们来看第一个生字“可”。
(学生齐读。)
师: (出示田字格中带拼音的生字“可”)看,“可”这个字的横、竖钩这两笔原来就是表示工具的意思。有了工具,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劳动,就可能做更多的事情。(出示词语: 可以、可能)一起来读。
生:可以、可能。
师:“可”这个字里面藏了一个我们新学的笔画,叫“竖钩”。
生: (读)竖钩。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竖钩。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师: 我们在前面课文中学过一个笔画——弯钩。(出示“子”字, 第二笔弯钩标红)这个笔画叫——
生:弯钩。
师:这两个笔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竖钩是直的,弯钩有弯曲。
师:“可”字竖钩直而长;“子”弯钩短而弯。接下来我们一起写一写“可”。
师:(范写)“可”第一笔横要写得长, 就像人们劳动的工具,采莲姑娘唱起了悠扬的歌曲,里面的“口”要写得小小的。最后一笔竖钩写得直而长。
师:再来看第二个要会写的生字。“东”这个字很有意思,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东”里面也藏了一个我们新学的笔画,发现了吗
生:竖钩。
师:(出示“东”和“可”两个字,标红两个竖钩)这两个竖钩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
生:“东”的竖钩没有挨到横,“可”的竖钩挨到了横。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东”的竖钩短,“可”的竖钩长。
师:是啊,竖钩在不同生字里面也会有长短的变化。我们一起写这个字。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
师:“东”的第一笔横长长的, 就像太阳升起时东方的地平线;撇折像田地间的小路;竖钩是今天学的新笔画,像笔直的树干;两点相呼应,就像在树下打鸣的公鸡。我们一起来写这两个字。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
师:我们来看看徐同学的书写。他不仅写对了,还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书写端正,我们给他加一颗星。他把“东”的竖钩写得短而直, “可”的竖钩写得长而直,笔画规范,我们再给他加一颗星。你们看, 他的页面整洁,没有多余的痕迹,一看就是仔细写的,我们再给他加一颗星。
课堂总结
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身姿是多么轻盈,心情是多么欢快,你能想到和采莲有关的诗有哪些呢?
板书设计
2江南
莲叶何田田
东
鱼戏莲叶间 西 美丽
南
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