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技术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技术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义务教育版)四年级
全一册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学习活动
探究学习
思考-讨论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课名称 核心内容
第四单元 数据管理与安全 第16课  数据管理与编码 数据管理的意义,数据管理与编码之间的关系。
第17课  查找筛选讲效率 数字化工具在数据查找与筛选方面的优势。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数字化工具在数据排序与计算方面的优势。
第19课  数据安全意识强 数据安全对个人生活、学习,以及国家安全的影响,自主可控在数据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第20课  保护数据小妙招 数据保护的多种方法。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情景导入】
每次考试结束后,老师都会有一张成绩表。这张成绩表上记录了大家的各科成绩。现在,老师想快速找出语文成绩最高的同学,该怎么办呢?
课堂建构
针对特定的数据管理问题,通过对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可以发现数据的明显特征和趋势,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本课将体验借助数字化工具对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的操作过程和基本方法,体会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便捷之处。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思考-讨论
一、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如何在“百日气温表”中找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的日期
学习活动
一、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第一种方法:
用鼠标快速滚动,用眼睛快速浏览,先找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再找出对应的日期。
学习活动
一、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第二种方法:参照以下步骤可以快速完成任务。
1. 选中需要排序的气温数据所在单元格。
2. 选择“筛选和排序”中的“升序”或“降序”命令,就可以将“百日气温表”的气温数据进行“从最低到最高”或“从最高到最低”排序,从而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学习活动
人工计算气温平均值

探究学习
二、人工计算气温平均值
【试一试】
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的最低或最高平均气温。
思考-讨论
二、人工计算气温平均值
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最低或最高平均气温的方法与难度一样吗?
特别提示: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学习活动
借助数字化工具计算平均值

学习活动
三、借助数字化工具计算平均值
【小试牛刀】
1. 选中“最高温”这一列结尾的空白单元格作为输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依次选择“开始—求和—平均值”。
在公式编辑栏修改数据选取范围,选择公式编辑栏中的“√”,就可以快速算出选取范围内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学习活动
三、借助数字化工具计算平均值
【渐入佳境】
2. 使用数字化工具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的最低和最高平均气温。
课堂小结
2
人工计算气温平均值
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数据量越大,计算难度越大
3
体验借助数字化工具计算平均值
1
快速找到目标数据
1. 人工查找
2. 使用数字化工具中的“筛选和排序”
拓展-提升
如何计算带有中文单位的数据?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