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道德修养中的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全人格中的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中的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自觉过道德生活。教材主要从“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和“如何敬畏生命”两个角度展开阐述,让我们既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又体会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让我们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关爱他人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守护生命、珍爱生命。本节课为后面第九课和第十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知道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是独特的、有限的、代代接续的,他们也知道生命的可贵,要敬畏生命。但不少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
(二)健全人格: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
(三)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
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难点: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侃侃而谈: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
教师导入语: 侃侃而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特点,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在我们生命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呢? 预设学生回答: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等。 活动任务:结合教材以及已有知识分析并回答: 在我们生命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呢?
教师总结: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以及代代接续的。但在我们生命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例如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以及不可预知的意外等,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些因素共同探寻敬畏生命这一话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深刻感知人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可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提问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引出本课所用材料——吉林舒兰洪水灾难,由此导入本课主题:敬畏生命。
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情境材料1】 观看视频:吉林省舒兰境内遭受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降雨袭击 危险来临,生命被威胁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吉林省舒兰市遭遇了连续强降水的极端天气。 截至2023年8月4日15时,舒兰市平均降雨量达111.7毫米。其中强降雨中心降雨量达489.0毫米,是历史最大值103.6毫米的4.72倍,另有9个站点降雨量达到历史极值的2—4倍。 这对舒兰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情境材料2】 受灾严重,多人遇难 本次强降雨造成舒兰市金马镇、开原镇和七里乡等村镇出现洪水漫灌,部分桥梁垮塌、道路受损。 此轮灾情造成13.4万人受灾,14人遇难,1人失联。 教师提问: 房屋坍塌、桥梁道路冲毁、13.4万受灾群众、14人遇难、1人失联。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无助,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命思考? 预设学生行为: 人的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很无助,突发的灾难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还是很脆弱的。 教师总结: 当我们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情境任务1:观看——全景还原舒兰强降雨视频,深刻体悟和感知灾难来临时的可怕。 任务说明: 1.通过观看视频引出本课的教学案例——舒兰强降雨。 2.教师用文字的形式讲降雨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暴雨的严重性。 情境任务2:从此次灾难的受灾情况来分析,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无助,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命思考? 任务说明: 1.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2.教师展示具体的受灾数据,让学生深刻体悟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生命考验。
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设计意图:以吉林省舒兰市的洪水灾害为案例,首先通过视频回顾灾难现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灾难来临时的可怕,以及生命受到的巨大威胁。进而通过展示此次受灾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体悟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助,由此感知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探究二: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情境材料】 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 一支支应急救援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一线。吉林省医疗服务队的专家、桦甸蛟河等地的基干民兵、供电通信的抢修队伍…… 洪水无情 人间有爱 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纷纷伸出援手:生活、应急、医用物资等迅速抵达灾区。 各路救援队伍穿越风雨,疾驰而来,串起生命保障线、物资补给线,筑起了守护群众的“钢铁长城”。 教师提问: 人民解放军、基干民兵、医疗专家、电力抢修队、物资运送队……这样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与救援。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他们会奋不顾身的选择“逆行”? 预设学生回答: 因为他们深知生命的宝贵,他们在积极地挽救他人的生命。所以即使非常危险,他们依然选择逆行,这同样是对生命的珍视。 教师小结: 他们的做法是对“生命最宝贵”的践行,是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驱使的勇敢行为,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 教师追问: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怎样的特征? 预设学生回答: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分析出敬畏生命的原因 1.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2.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情境任务: 人民解放军、基干民兵、医疗专家、电力抢修队、物资运送队……这样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与救援。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他们会奋不顾身的选择“逆行”? 任务说明: 通过逆行者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做法是对“生命最宝贵”的践行,是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驱使的勇敢行为,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由此引出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教师总结: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人民解放军、基干民兵、医疗专家、电力抢修队、物资运送队……这样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让学生感知到他们的做法是对“生命最宝贵”的践行,是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驱使的勇敢行为,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由此引出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探究三: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情境材料】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生命哲理? 小组展示:小组代表进行答案展示。 教师点评: 按照老子的思想,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而这些规律和法则是自然而然存在的。树木并非为了自身的生长而生长,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断吸收养分和阳光,持续地生长和发展。河流也不是为了自身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顺应地势和重力,不断地流淌着。 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只有我们能够与这些规律相协调,让事物按照自身的方式生长和发展,我们才能够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和更强的生命力。 教师追问:这体现了我们要怎样敬畏生命? 预设学生回答:我们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情境任务: 小组讨论《道德经》中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包含的生命哲理。 活动要求: 独立思考3分钟,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同学们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根据文学常识和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天地之大德日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道德经中关于生命的哲学道理,知道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由此明确我们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探究四:关爱他人的生命
【情境材料】 展示逆行者们的照片——救灾逆行者们深刻诠释了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教师提问:当灾难来临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拯救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也诠释着对他人生命的关爱呢? 预设学生回答: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同学、陪伴老人……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生命,也要关注他人的生命,传递生命的温度。 教师追问: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敬畏生命要怎么做? 预设学生回答:关爱他人的生命。 情境任务: 观察逆行者们的图片,感受对他人生命的关怀。由远及近,思考身边关爱他人的行为。 任务说明:学生着眼身边,思考有哪些行为诠释着我们对他人生命的关爱。
教师总结: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设计意图:通过逆行者们诠释的对他人生命的关爱,由远及近,让学生去发现身边关爱他人的例子,在问答中升华对他人生命的情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力所能及的为身边的人提供帮助,关爱他人的生命。
探究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课堂活动】 请在一张A4纸上绘制逃生清单,如果灾害发生在我们身边,在紧急转移的过程中,你要带走哪些物品? 教师提供参考清单: 身份证、存折、饼干、手机、充电器、名画、名牌包、书籍、限量版球鞋、珠宝首饰、矿泉水、药品…… 预设学生行为:根据自身价值观进行作答。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情境材料】碧血丹心护安澜——“守护人民生命的英雄” 洪水肆虐的紧要关头,吉林、舒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顾安危、向险而行、奋不顾身冲向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在他们当中,有4名同志在抗洪抢险过程中,被无情的洪流吞噬。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舒兰市人武部政委周昆训,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倪峰,舒兰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张郅昭因公牺牲; 英雄壮举,山河动容,天地同悲。 教师小结: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心人民群众安危冷暖、帮助解决急难愁盼,他们用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江河安澜,百姓无虞,是对英雄的最好告慰。 教师提问:四位英烈的壮举,是对生命怎样的敬畏? 预设学生回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活动任务: 绘制逃生清单,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结束后请同学们进行展示。 活动说明:通过绘制逃生清单,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情境任务: 通过四位因公牺牲的英雄人物,感受他们用生命诠释的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进而分析他们是如何敬畏生命的? 任务说明:学生根据材料回答敬畏生命的做法。
教师总结: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课堂活动——绘制逃生清单,让学生在选择中感悟生命的重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进而展示舒兰市洪水灾害中牺牲的党员干部们,让学生知道很多人在用生命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感悟到敬畏生命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随堂练习
1.一辆救护车行驶到拥堵路段,其他车辆纷纷采取45度避让法,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为抢救病人争取宝贵时间。以 下可以用于这条新闻标题的是( D ) A.珍爱生命,提高自救能力 B.安全第一,遵守交通法则 C.防微杜渐,避免不法侵害 D.敬畏生命,爱心温暖人间 2.以下漫画共同反映出( A ) A.敬畏生命要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B.敬畏生命就是不漠视自己的生命 C.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D.敬畏生命就是承认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3.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习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 ) ①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生命是有限的独特的 ③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④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及习题检测,我们掌握了敬畏生命的原因以及如何敬畏生命。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不仅珍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关心和关怀他人的生命。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关于生命的两个观点: 1.“因为敬畏,所以无畏” 2.“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请分析两个观点是否冲突?
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命是一切之本,万物之源,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一切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这才是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偶然得到了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让我们共同致敬生命,致敬英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