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人与环境》-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人与环境》-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2第4章《人与环境》-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阅读教材P82~83,完成下列填空:
1.生态足迹
(1)概念:又叫________,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及水域面积。
(2)对环境的影响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________,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______________的影响就越大。
②________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1)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还将继续________,人类的消费水平也将继续________。
(2)①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________,人口________率和________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________水平国家行列。
②处理好人口增长和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尤为重要。
知识点二 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P85~87,完成下列填空:
【自主检测】
1.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  )
(2).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种群的增长规律相同。(  )
(3).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率不多。(  )
(4).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应该大力提倡。(  )
(5).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
(6).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
(7).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已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  )
(8).一个国家生态足迹的大小,可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
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A.①②④        B.⑥⑦
C.③⑤⑦ D.②⑤⑦
3.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过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4.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
A.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5.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氯烃 B.SO2、CO2、氟氯烃
C.氮氧化物、CO2、SO2 D.CO2、氮氧化物、SO2
6.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近年来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层被破坏引起的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①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②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③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④农作物减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下列选项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的是 (  )
A.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B.控制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发展经济
8.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出生率没有影响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9.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图中四个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南
10.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新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12.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如图为研究时段内我国部分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相对值和生态足迹增长率相对值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整体人均GDP低于西部地区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C.新疆处在非常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增长率是负值
13.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高
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14.(不定项选择)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田,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还未明显下降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D.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15.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几年时间内,大象的数量已增至近两万头。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约300千克的植物。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树叶,大象常把整棵树推倒,连数千年树龄的稀有古木也成为其盘中餐,其他食草动物的口粮也都被它抢占。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南非政府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
(1)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两万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大象实施避孕或有计划地捕杀大象,目的是通过控制大象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____________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阅读教材P90~93,完成下列填空:
1.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__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阅读教材P93,完成下列填空:
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阅读教材P94~96,完成下列填空:
【自主检测】
1、连一连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
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  )
(3).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
(4).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
(5).眼睛退化的“盲鱼”可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6).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
(7).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
3.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4.甘草、五灵脂可用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出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以上都正确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6.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下列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资
7.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水力可以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8.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完全合理的是(  )
A.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形成的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农田中清除杂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不矛盾
D.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
B.环境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D.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1.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破坏,龙血树已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龙血树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
D.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12.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成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曾被评为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A.是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B.对今后的生物科学研究具有直接价值
C.其建立可以完全阻止野生生物的灭绝
D.由于是人工建立的,因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价值
13.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
14.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
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
15.(不定项选择)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法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16.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进行实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建立________________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蒿和星毛委陵菜是草场退化的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防治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委陵菜 4.36 0.37 0.81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_______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
17.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
18.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如图:
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热带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森林,由此推测,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2)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分析,“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湿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重要的间接价值。
(3)为研究农田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采用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来分析。
第3节(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阅读教材P98~99,完成下列填空:
1.生态工程的概念
基本原理和方法 ________、系统学
手 段 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______,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_____
目 的 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或改善________,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原因: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正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3.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4.优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阅读教材P99~103,完成下列填空:
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为基础,遵循________、协调、________、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1.自生
(1)内容:在生态系统中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________、自我调节、________________。
(2)基础:需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________并合理布设。
2.循环
(1)内容: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________较高。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________。
3.协调
(1)内容:________、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
(2)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______。
4.整体
(1)内容
①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________,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结构,达到改善系统________的目的;
②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2)理论基础:________________复合系统。(如图)
(3)应用: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____________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
(4)意义: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自主检测】
1.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石油农业”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
(2)实现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体系,可使废弃物资源化。(  )
(3)“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自生原理。(  )
(4)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是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  )
(5)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部分之和。(  )
(6)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  )
2.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生物种类增加,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
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则
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
4.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分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的原理是(  )
A.协调原理 B.自生原理
C.循环原理 D.整体原理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6.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果基鱼塘 B.蔗基鱼塘
C.庭院立体农业 D.大棚草莓
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B.防止环境污染,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8.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你认为上述现象最可能与下列哪项原理有关(  )
A.循环原理       B.协调原理
C.整体原理 D.自生原理
9.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可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方法防治
10.“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设施的光、温度等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
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
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
D.该模式遵循了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11.如图为某地区设计的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12.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生态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生态工程建设时应考虑环境承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我国生态工程注重的是生态恢复,而较少注重经济效益
D.“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针对的是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3.(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藤→奶牛→牛粪
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种成分
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14.(不定项选择)下列相关实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没有遵循自生原理,易暴发虫害
B.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引种杨树,没有遵循协调原理,导致杨树不能正常生长
C.桑基鱼塘的建设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沼气池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15.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
(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基本无废弃物排放,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农田内有虫害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为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整体原理。
(2)蓝绿萍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4)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
第3节(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生态工程的实例
阅读教材P104~107,完成下列填空: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1)问题:农村人口多,人多地少,产出不足。
(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
(3)案例:北京某村以________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湿地作用: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具有蓄洪防旱,________________,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
(2)问题
①人们对湿地进行____________,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②________、________的过度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3)对策
①采用________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②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________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案例:厦门筼筜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藏开采后会造成山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________的破坏。
(2)对策:____________、多层覆盖、特殊隔离、______________、植被恢复等工程。
(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阅读教材P107~108,完成下列填空:
1.生态工程特点
(1)重视对________的保护。
(2)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2.存在问题
(1)难以设计出________、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2)设计缺乏________,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3)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是________、环境与资源破坏、________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自主检测】
1.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沼气工程具有重要地位。(  )
(2)北京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属于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
(3)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
(4)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只能遵循污染、破坏后,再治理的发展思路。(  )
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3.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4.下列观点不符合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思路的是(  )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以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5.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6.我国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现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7.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时的关键步骤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恢复植被和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来恢复其生态功能
8.如图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牛粪、猪粪直接投入沼气池,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是循环原理
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
D.由于废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9.甘肃某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10.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11.关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③加大投资力度,把生产放在首位 
④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可知,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分解作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可能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13.(不定项选择)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保护环境,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4.(不定项选择)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A.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C.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原理
D.做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5.如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3)植物秸秆除作为畜禽的饲料外,还可以被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酶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进而转化成酒精以作为燃料。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16.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其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劣、________________等。
(6)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______________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17.海绵城市是一个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请结合生态工程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绵城市可看作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层次,该层次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形成绿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的________能力也大有裨益。
(2)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原理;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系统,这些植物的引种需要遵循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
参考答案:
第1节
【自主检测】
1.√×√××√×√
2.B
3.D
4.B
5.A
6.B
7.C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ACD
15.
(1)被捕杀少,寿命长(死亡率低),食物充足,被捕食少(答出其中一项) K值将会变小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控制人口增长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口素质等)
第2节
【自主检测】
1.
2.√××××√√
3.B
4.A
5.C
6.D
7.B
8.C
9.B
10.C
11.D
12.B
13.D
14.D
15.AB
16.
(1)牧草产量 数学 (2)亚洲小车蝗 种间竞争 (3)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 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4)①次生 冷蒿 ②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就地
17.
(1)蛋白质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生活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于农田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3)数学
18.
(1)大于 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 (2)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
第3节(1)
【自主检测】
1.√√×××√
2.C
3.D
4.C
5.A
6.D
7.C
8.D
9.A
10.C
11.C
12.C
13.BC
14.ABD
15.
(1)循环原理 协调原理 整体原理 自生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太阳能
(3)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16.
(1)循环 (2)水稻和大豆 太阳能 (3)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害虫农作物防治等
17.
(1)循环 自生(两空顺序可颠倒) (2)生产者 (3)整体 自生 (4)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第3节(2)
【自主检测】
1.√×××
2.A
3.C
4.D
5.C
6.A
7.C
8.D
9.D
10.B
11.A
12.C
13.AD
14.BCD
15.
(1)太阳能 分解者 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2)粪便等废物 循环 (3)纤维素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整体
16.
(1)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4)自我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 (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 (6)工程学 生态学 点源和非点源 动植物物种引进
17.
(1)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自我调节 (2)循环 协调 整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