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滋养心灵1.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知道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改善心理状况,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2.懂得生命是逐渐丰富和发展的,感悟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于生命的意义,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愿意探索和创造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怎样滋养心灵。怎样滋养心灵。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一段文字,强调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引导学生思考滋养心灵的重要性以及应怎样滋养心灵,导入新课。新知探究一、滋养心灵的重要性【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7页的“生活观察”,并提出问题。本活动以图片形式直观呈现四种滋养心灵的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参加过的各种滋养心灵的活动,感悟家庭、学校、社会等开展的各种活动对滋养心灵的作用,思考这些活动对自身的具体影响,树立培育美好心灵的观念。【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后给予简单点评,引导学生明白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对我们幸福生活的支柱作用。【教师总结】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二、怎样滋养心灵(一)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7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本活动呈现了小俊发现自己上初中后成绩下降、自信心下滑、学习状态很差后,积极主动寻求学校心理老师帮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出现自卑、猜疑、嫉妒、排他等无法调适的心理问题时,寻求家庭、学校或社会支持系统的专业指导,初步学习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感受心理健康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教师活动】教室多媒体展示一则有关爱迪生战胜挫折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展示了爱迪生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路上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深化学生对磨炼意志的认识,激发学生增强生命韧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总结】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8至79页的“方法与技能”。本活动呈现了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的具体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并积极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难,不被压力压垮,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使生命焕发光彩。(二)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节选自巴金《灯》中的一句话,并要求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本活动通过名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到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化对滋养心灵的认识。【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9至80页的“启思导行”,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选择、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并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展示学生对于身心健康的内涵以及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传递保持身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增强责任意识。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滋养心灵的重要性和方法。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