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泸县五中高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A C D B A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B D B B D A A21.(1)太阳黑子相对数量的变化表现出以11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1951-2015年共出现6个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年和6个极小值年。(2)大部分时段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1986-1996年间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3)太阳活动强烈时,降水较少,可能发生旱灾;太阳活动较弱时,降水较多,可能出现洪涝灾害。22.(1)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4)屋前石质地面晴天比阴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或者屋前石质地面阴天比晴天增温慢,气温较晴天偏低,和屋后山林的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较小,故风力较小)。23.(1)原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透水性沥青孔隙大,白天有利于路面下方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白天的温度,近地面气温较低。(2)透水沥青路面能有效降低城市的气温,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压差异,降低热岛环流强度。(3)透水沥青有利于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泸县五中高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近距离相望B.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轨道面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D.观测到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2.描述“旅行者”1号目前所处位置时,最合适的应该是在(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水循环。完成下面4-6小题。4.长江流域水循环类型包括(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只有①5.图中长江流域总蒸发量占比为( )A.11.8% B.25.1% C.13.5% D.13.3%6.“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会直接导致长江流域( )A.台风雨减小 B.降水量增加 C.蒸发量减少 D.入海径流减少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爆炸高度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7.雨雪风霜等天气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8.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 )A.气温相对下低上高,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对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9.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A.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B.提供地球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C.保持地表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少宇宙天体对地球表面撞击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在其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下图为“辽宁古果”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10.该化石被发现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地幔 B.地壳C.岩石圈 D.地核11.根据材料中信息推测,辽宁古果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A.沙漠 B.湖泊C.草原 D.森林12.辽宁古果出现的地质年代,( )A.爬行动物盛行 B.哺乳动物盛行C.蕨类植物繁盛 D.早期鱼类繁衍积雪较高的反照率降低了地表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造成地表能量的大量损失。积雪本身的性质以及烟尘、黑炭等污染物的含量决定了积雪的反照率。积雪颗粒直径增加时,积雪颗粒对近红外波段的吸光率显著提升,可见光波段无明显趋势,这导致整体反照率的降低。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13.下列因素与积雪反照率无关的是( )A.积雪总量 B.烟尘含量 C.表面粗糙度 D.液态水含量14.积雪颗粒直径减小时,地表( )A.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增加 B.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减少C.能量大幅增加 D.能量保持不变青海省是有名的阳光地带,有10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适合集中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光热发电连续性差,例如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见下图)在2021年8月26日至9月25日的31天中,实际运行25天。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15.青海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自然原因是( )A.发展快,市场需求大 B.纬度低,日照时间长C.距海远,太阳活动强 D.海拔高,晴天多16.大面积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适合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因为( )A.交通便利 B.可以少占耕地、良田C.太阳能分布集中 D.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少17.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在该时间段实际少运行了6天,原因最有可能是( )A.电站故障 B.阴雨天气 C.常规保养 D.耀斑爆发海水的性质及海水的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1是2023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图。图2是某日天津塘沽区的潮高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18.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降水 C.海陆分布 D.海水温度19.与同纬度海区相比,上海周边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 )A.径流汇入 B.暖流流经 C.海区封闭 D.蒸发微弱20.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据图2判断塘沽区该日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A.8:00-10:00 B.0:00-2:00 C.12:00-14:00 D.16:00-18:00第二卷 非选择题 (4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示意1951-2015年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1)指出1951-2015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特征。(5分)(2)描述1951-2015年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相关性。(5分)(3)推测2007-2015年期间,太阳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4分)2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时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左图为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1)说明屋前铺装石质地面对“穿堂风”的影响。(3分)(2)请分析右图中所示地区冬季人们紧闭屋后窗户的主要目的。(3分)(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试分析其原因。(4分)(4)该同学研究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城市道路大多为普通沥青路面,其热容量和不透水性特点带来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科研人员研究出大孔隙透水沥青,这种沥青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等诸多优点。下左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沥青路面和不透水沥青路面温度日变化,下右图示意大孔隙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1)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说明透水沥青白天近地面气温较低的原因。(5分)(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透水沥青路面对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4分)(3)结合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铺设透水沥青在减轻城市内涝中的作用。(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泸县五中2024年秋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泸县五中2024年秋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