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五中高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C D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B D B B D A A
21.(1)太阳黑子相对数量的变化表现出以11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1951-2015年共出现6个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年和6个极小值年。
(2)大部分时段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1986-1996年间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3)太阳活动强烈时,降水较少,可能发生旱灾;太阳活动较弱时,降水较多,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22.(1)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
(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
(4)屋前石质地面晴天比阴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或者屋前石质地面阴天比晴天增温慢,气温较晴天偏低,和屋后山林的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较小,故风力较小)。
23.(1)原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透水性沥青孔隙大,白天有利于路面下方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白天的温度,近地面气温较低。
(2)透水沥青路面能有效降低城市的气温,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压差异,降低热岛环流强度。
(3)透水沥青有利于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泸县五中高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
A.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近距离相望
B.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轨道面
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观测到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2.描述“旅行者”1号目前所处位置时,最合适的应该是在(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水循环。完成下面4-6小题。
4.长江流域水循环类型包括( )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只有①
5.图中长江流域总蒸发量占比为( )
A.11.8% B.25.1% C.13.5% D.13.3%
6.“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会直接导致长江流域( )
A.台风雨减小 B.降水量增加 C.蒸发量减少 D.入海径流减少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爆炸高度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雨雪风霜等天气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
8.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 )
A.气温相对下低上高,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对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9.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
A.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B.提供地球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表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少宇宙天体对地球表面撞击
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在其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下图为“辽宁古果”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该化石被发现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幔 B.地壳
C.岩石圈 D.地核
11.根据材料中信息推测,辽宁古果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沙漠 B.湖泊
C.草原 D.森林
12.辽宁古果出现的地质年代,( )
A.爬行动物盛行 B.哺乳动物盛行
C.蕨类植物繁盛 D.早期鱼类繁衍
积雪较高的反照率降低了地表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造成地表能量的大量损失。积雪本身的性质以及烟尘、黑炭等污染物的含量决定了积雪的反照率。积雪颗粒直径增加时,积雪颗粒对近红外波段的吸光率显著提升,可见光波段无明显趋势,这导致整体反照率的降低。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下列因素与积雪反照率无关的是( )
A.积雪总量 B.烟尘含量 C.表面粗糙度 D.液态水含量
14.积雪颗粒直径减小时,地表( )
A.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增加 B.获取太阳辐射的热通量减少
C.能量大幅增加 D.能量保持不变
青海省是有名的阳光地带,有10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适合集中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光热发电连续性差,例如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见下图)在2021年8月26日至9月25日的31天中,实际运行25天。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青海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自然原因是( )
A.发展快,市场需求大 B.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C.距海远,太阳活动强 D.海拔高,晴天多
16.大面积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适合集中建设光伏电
站,因为( )
A.交通便利 B.可以少占耕地、良田
C.太阳能分布集中 D.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少
17.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在该时间段实际少运行了6天,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电站故障 B.阴雨天气 C.常规保养 D.耀斑爆发
海水的性质及海水的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1是2023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图。图2是某日天津塘沽区的潮高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降水 C.海陆分布 D.海水温度
19.与同纬度海区相比,上海周边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 )
A.径流汇入 B.暖流流经 C.海区封闭 D.蒸发微弱
20.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据图2判断塘沽区该日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
A.8:00-10:00 B.0:00-2:00 C.12:00-14:00 D.16:00-18:00
第二卷 非选择题 (4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示意1951-2015年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
(1)指出1951-2015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特征。(5分)
(2)描述1951-2015年太阳黑子数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相关性。(5分)
(3)推测2007-2015年期间,太阳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4分)
2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时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左图为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说明屋前铺装石质地面对“穿堂风”的影响。(3分)
(2)请分析右图中所示地区冬季人们紧闭屋后窗户的主要目的。(3分)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试分析其原因。(4分)
(4)该同学研究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城市道路大多为普通沥青路面,其热容量和不透水性特点带来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科研人员研究出大孔隙透水沥青,这种沥青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等诸多优点。下左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沥青路面和不透水沥青路面温度日变化,下右图示意大孔隙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
(1)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说明透水沥青白天近地面气温较低的原因。(5分)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透水沥青路面对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4分)
(3)结合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铺设透水沥青在减轻城市内涝中的作用。(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