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复习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复习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复习课
学习目标
明方向
框架建构
知整体
要点梳理
晓内容
案例解析
识考点
实战演练
能通关
复习思路
学习目标
明方向
教材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第八课 《生命可贵》 1.道德修养:通过分享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懂得生命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热爱生活,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 2.责任意识: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生命有接续,明白生命接续精神传承的意义,积极担当社会使命和责任,培养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 1.了解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懂得生命的意义,树立生命可贵的观念,培养感激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
2.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不可逆性、有限性,理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懂得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过有意义的人生。
3.知道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理解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
4.理解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懂得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能够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培育健全人格。
5.理解敬畏生命是珍视和善待生命的体现,形成敬畏生命的态度树立“生命最宝贵”的观念,认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明方向
教材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1.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懂得保护身体和养护精神,学会守护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2.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正确认识,并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并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3.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担当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扬民族精神,坚定政治认同。 1.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3.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4.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学习目标
明方向
教材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1.政治认同:认同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2.道德修养:懂得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 3.健全人格: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4.责任意识: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1.知道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重要性。
2.掌握爱护身体的方法,同时学会保持心理健康,丰富精神世界。
3.培养对生命的热爱,珍爱生命。
框架建构
知整体
考点梳理
晓内容
第八课生命可贵
8.1认识生命
1.生命的重要性?(P61)
2.★生命的特点?(P61-P62)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①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②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可能,才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
3.★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P62)
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4.如何理解生命是有接续的?(P62-P63)
①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②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
考点梳理
晓内容
考点梳理
晓内容
8.2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P64)
2.★如何敬畏生命?(P64-P65)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考点梳理
晓内容
3.为什么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P64)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4.★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P65)
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怎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P65)
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考点梳理
晓内容
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
9.1增强安全意识
1.为什么要守护生命安全?(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P67蓝字、P69)
2.如何守护生命安全?(P67+P70标题)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①增强安全意识。②提高防护能力。
考点梳理
晓内容
3.★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P69)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考点梳理
晓内容
9.2提高防护能力
1.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P70生活观察)
2.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P70)
3.★如何提高防护能力?(P71-P72)
注意手卫生、勤开窗通风、正确处理有害垃圾、分餐制用公筷、做好免疫接种……
①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②(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做法: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危险发生前】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做法: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危险发生时】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原因: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危险发生后】
考点梳理
晓内容
4.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P72方法与技能)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考点梳理
晓内容
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
10.1爱护身体
1.为什么要保持身心健康?(P74蓝字)
2.为什么要爱护身体?(P75)
①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②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
③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①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②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发展。
③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④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P74蓝字)
考点梳理
晓内容
3.★如何爱护身体?(P75-P76)
4.我们应当怎样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P75)
5.我们应当怎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P76)
6.强健体魄的要求和益处(P76)
①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②爱护身体,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爱护身体,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①我们要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合理利用卫生保健服务维护自身健康;
②积极主动获取健康信息,知道生理健康的基本标准,能够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③如有不适,应及时科学就医。
我们要自觉自律,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杜绝不良嗜好。
我们要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选择合理的运动负荷,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并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享受科学健身乐趣的同时,我们磨炼意志,健全人格。
考点梳理
晓内容
10.2 滋养心灵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P77)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③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P74蓝字)
2.★如何滋养心灵?(P78-P79)
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心理健康的表现?(P78)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考点梳理
晓内容
4.★怎样保持心理健康?(P78)
5.★怎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P79)
6.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P78-P79方法与技能)
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①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
②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②培养幽默感。
③积极寻求帮助。 ④培养兴趣爱好。
⑤眼光放长远。 ⑥关心帮助他人。
案例解析
识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认识生命,某中学开展了“探问生命”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感受生命的特点】
同学们搜集了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名言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名言二: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名言三:每个人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1)上述名人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名言一:生命是有限的;名言二:生命是不可逆的;名言三:生命是独特的。
有限的
不可逆的
独特的
案例解析
识考点
【感悟生命的接续】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共产党员们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奋斗之歌。
(2)从100多年来共产党员们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中,你感悟到了生命接续的哪些意义?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接续,也实现了精神的传承,激励我们不断奋斗。
①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在生命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
案例解析
识考点
【为生命接续尽力】
  2023年7月15日,当了一辈子医生的84岁老人顾蓓菁在浙江宁波离世。离世前,顾蓓菁老人留下遗愿,希望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为他人的光明和医疗事业作出人生最后的贡献。
(3)我们应如何向顾蓓菁老人致敬,为人类生命的接续尽一份力?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生命的传承中,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顾蓓菁老人一辈子救死扶伤,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顾蓓菁老人能正确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案例解析
识考点
2024年前8个月,我国发生66万起火灾事故,共亡1324人,伤1760人,直接造成财产损失49.2亿元。2024年以来,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案例解析
识考点
新闻报道后,某校为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防震自救逃生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假如你是某校七年级(1)班的一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班会】为开好以“消防安全·连接你我他”为主题的班会课,七年级(1)班班主任要求同学们提出好的方案。
(1)请你列出本班主题班会课的活动流程。
首先,主持人可从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等引入主题;其次,师生讨论逃生自救常识,讨论灭火自救小常识,介绍火灾预防常识等;最后,班主任总结。
一堂班会课要有导入、有活动、有总结
案例解析
识考点
【安全演练】学校邀请消防大队警官为全校师生作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组织开展了校园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2)参加完活动后,请你把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时的一些正确的自救自护方法告诉朋友和家人。
发生地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发生火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板报编辑】七年级(1)班还打算出一期以“珍爱生命·预防火灾”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在其中一个版块必须列出预防校园火灾的一些具体办法。
(3)假如这一版块让你来完成,你打算编辑哪些内容?
①学习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②学生宿舍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③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④火灾发生时,及时自救并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⑤发现学校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或消防设施有损坏现象,要及时向学校老师汇报;等等。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②双手护头逃生,紧急撤往安全区域;③来不及时,可选择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蹲下;等等。
①强令自己保持冷静;②采用湿毛巾、口罩捂鼻,匍匐逃离;③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离;④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道、阳台、外墙水管等逃生自救等等。
案例解析
识考点
【保持身心健康】
  生命是宝贵的。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下面是几位同学在一起探讨保持身心健康的话题。
  ◆小赵:我的爸爸是一名中医,他说应该养生,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起床和睡眠时间。
  ◆小孙:听说某地有初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而伤害自己,可惜可叹!
  ◆小李:“人不只是吃米长大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小周:每次看到影片中革命战士英勇就义的情节,我都很感动,总是想起一句话:“你能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
阅读上述文字,结合教材知识,请从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①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②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要保持心理健康,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④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⑤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等等。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保持心理健康增强生命韧性
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珍爱生命。结合所学,分析题肢可知,①③④符合“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这一主题;②错误,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而不是尽情享受。
1.主题班会某校初一学生以“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为主题召开班会,反响热烈,各抒己见。以下同学认识与班会主题相一致的是( )
①小明:“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小花:“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及时尽情地享受生活。”
③小芳:“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④小杰:“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对“生命有接续”的认识和理解。④中“狠狠地揍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①②③传承的是优良家风,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均符合题意
2.“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不断传承人的精神生命。”下列情境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做法是( )
①一旦我把饭吃剩,妈妈就念叨“谁知盘中餐”,还让我说“粒粒皆辛苦”。
②我爸爸从小要求我对人有礼貌,与人为善。
③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并叮嘱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④我爸爸发现我因做错事而撒谎就会狠狠地揍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增强安全意识。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对话内容告诉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D项正确。
3.可以概括下列同学对话的主题是( )
小安:今天的消防演练,你们参加后有什么收获
小全:我知道了灭火器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小明:我还知道了火灾突发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A.注重实践学习,培养研究能力 B.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C.增强自我保护,抵制不良诱惑 D.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D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的这些安全提示很有必要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中“多此一举”的说法错误。
4.暑假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提醒同学们在暑假生活中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保护好我们的生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些提示很有必要,是对我们生命的保护
②这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③学校多此一举,我们有足够能力守护好生命
④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有必要树立规则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当遭遇拥挤踩踏时,我们要尽量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被人群踩踏受伤,D正确。A、B、C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不利于保护自己,也不利于保护他人,会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5.(2023·云南中考)为防范踩踏事件发生,学校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你认为当遭遇拥挤踩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弯下腰系鞋带、捡东西
B.推搡别人,以便快速前进
C.惊慌失措,逆人流行进
D.尽量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D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爱护身体。漫画中,在用眼1小时后往远处眺望一会儿,这是在告诉我们要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说法正确;A、B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养护精神的内容,C排除。
6.漫画解读:漫画《保护视力》提醒我们要( )
A.预防近视,不使用任何电子产品
B.注意安全,掌握所有的自救方法
C.养护精神,关注并守护精神家园
D.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
实战演练
能通关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增强生命的韧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为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体现出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是非常重要的,①不符合题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体现出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②不符合题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艰难困苦的磨炼,能助人成就大器,体现出要增强生命的韧性,③符合题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没有经过痛苦的千锤百炼,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质不会轻易来到,体现出我们要不断磨炼自己,增强生命的韧性,④符合题意。
7.明明准备搜集一些名句作为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生命的韧性。下列名言可以用来做明明座右铭的是( )
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实战演练
能通关
8.泉州市一小孩不慎掉入河中。小孩父亲见状立即跳入水中施救,但河水湍急,两人又均不识水性,生命危在旦夕。路过此处的潘灿灿毫不犹豫跳进了溪里,朝着落水的孩子拼命游去,期间多次被漩涡卷入水底又挣扎出水面,反复几次后,因体力不支,最终英勇牺牲,年仅32岁。潘灿灿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引起了热烈反响,他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演绎了人间大爱。潘灿灿光荣入选2023年中国好人榜。
  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以潘灿灿的事迹为背景,带领同学们开展“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我思考】(1)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有同学认为,潘灿灿不顾及自己的生命,没有真正理解生命至上。请你对此进行评析。
①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只有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实战演练
能通关
【我行动】(2)请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向潘灿灿学习关爱他人。
①坚持生命至上,懂得敬畏生命。②具有“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情怀。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建议】(3)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请列举可采用的宣传教育形式。
如制作手抄报;开展演讲比赛等。
实战演练
能通关
针对两位同学的说法,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联系所学知识,逻辑清晰,不少于80字。
生命有长度,有健康的体魄,是能够享受精彩的生命的前提条件;我们每个人活着, 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让生命更有宽度、更有意义。作为中学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养护我们的精神,让生命得到滋养。
9.
实战演练
能通关
10.七年级(1)班举行了以“滋养心灵,保持身心健康”为主题的团队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演讲比赛】(1)如果你是这次主题活动的演讲者。请运用滋养心灵的有关知识,列出你的演讲提纲。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③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实战演练
能通关
【倡议践行】
  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县(区)覆盖率已超过97%,行动理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最新制定发布的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引导各类人群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健康城市建设应从家庭做起,请你以班委会的身份拟定一份“健康生活方式”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注意倡议书的书写格式
实战演练
能通关
示例:
倡议书
广大同学们:
  为了树立健康意识,学习和传播科学、健康的理念与知识,重视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关注和维护他人身体健康,特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二、力争实现“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三、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心理平衡、主动学习。
让我们携手共进,人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个个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魄!
七年级(1)班班委会
2024年×月×日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