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一期中联考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当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C )
A.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人们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1.【答案】C
【详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BD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材料反映的是平均分配产品的现象,这是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的。
2.纪录片《中华文明》第二集《青铜时代》讲述了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历史,包括青铜治炼、青铜器的出现以及商代甲骨文的发现等重要事件,展示了古代中国在物质文化和文明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这一时期( C )
①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私有制的确立
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
③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耕作技术有显著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答案】C
【详解】根据青铜治炼、青铜器的出现以及商代甲骨文的发现等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是奴隶社会时期。②③正确,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④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3.歌剧《白毛女》中恶霸地主黄世仁与管家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除夕夜,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喜儿被抢入黄家不堪折磨,逃进深山,青丝变为白发。对其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被强迫用来缴纳地租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答案】B
【详解】①错误,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正确,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由此可推出,在资本主义社会( D )
①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②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工人受剥削的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答案】D
【详解】①错误,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但可自由出卖劳动力。②正确,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不可调和。③错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全部价值。④正确,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工人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
5.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不可避免,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是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④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答案】C
【详解】①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正确,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④说法错误,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6.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对欧文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他是以极宽容的态度对待资产阶级,也正因为“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欧文倡导的合作运动的失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欧文失败的原因在于( A )
①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②没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答案】A
【详解】①符合题意,欧文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符合题意,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④说法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①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答案】B
【详解】①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②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④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
8. 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B )
①革命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
②革命的形式是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
③革命的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答案】B
【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③正确。②错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夺取政权。④说法错误,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9.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D.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9.【答案】D
【详解】D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说法错误,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C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①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答案】C
【详解】①错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②④正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③错误,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1.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思想和设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其重大贡献是( B )
A.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B.对当时的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正确分析
C.提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
11.【答案】B
【详解】A错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1953年提出来的,即在党的八大之前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B正确,C错误。D错误,党的八大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2.“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首民谣主要反映的是( C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2.【答案】C
【详解】大包干一般指包干到户,是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这首民谣赞美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B )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答案】B
【详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④正确。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1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D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4.【答案】D
【详解】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错误,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D正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5.某高一同学在预习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目后,归纳整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作用,其中错误的有( C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③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5.【答案】C
【详解】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②④错误,符合题意。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是符合我国国情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是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答案】A
【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①③正确。②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学习“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一内容时,甲、乙两位同学展开讨论。
甲同学: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人类理想的社会。
乙同学:在奴隶社会,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9分)
17.①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这是由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给1分),甲同学没有看到当时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劣,产品严重匮乏,因此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3分)
②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3分)乙同学虽然看到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但没有看到奴隶社会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社会历史的进步。(3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学社会主义从《乌托邦》《自然法典》《论实业制度》等理论书籍中吸收过营养。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唯物史观,虽然剩余价值学说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已初步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走向联合的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二: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阁三层,收藏着来自全球各语种共计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1)结合材料一,概括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意义。(8分)
18.(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每点2分)
(2)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每点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经过艰辛探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2分)
19.①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各种政治力量的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每点3分)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从1979年到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提升至16.9%;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神州大地迸发勃勃生机,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材料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
(1)结合材料一,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必要性。(8分)
(3)例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4分)
2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分)
(2)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要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每点2分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等。(每点2分)高一上期中考试政治双向细目表
小题号 分值 知识点 预估难度
1 3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中
2 3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 易
3 3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易
4 3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中
5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易
6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中
7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
8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中
9 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较难
10 3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意义 中
11 3 党的八大会议的贡献 较难
12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较难
1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中
14 3 改革开放的意义 易
15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易
16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易
17 9 奴隶社会的进步性 较难
18(1) 6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易
18(2) 8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中
19 1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较难
20(1) 5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易
20(2) 8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启示 易
20(3) 4 改革开放的进程 易2024-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一期中联考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当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人们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2.纪录片《中华文明》第二集《青铜时代》讲述了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历史,包括青铜治炼、青铜器的出现以及商代甲骨文的发现等重要事件,展示了古代中国在物质文化和文明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这一时期( )
①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私有制的确立
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
③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耕作技术有显著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歌剧《白毛女》中恶霸地主黄世仁与管家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除夕夜,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喜儿被抢入黄家不堪折磨,逃进深山,青丝变为白发。对其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被强迫用来缴纳地租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由此可推出,在资本主义社会( )
①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②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工人受剥削的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不可避免,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是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④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对欧文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他是以极宽容的态度对待资产阶级,也正因为“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欧文倡导的合作运动的失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欧文失败的原因在于( )
①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②没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①革命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
②革命的形式是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
③革命的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D.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1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思想和设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其重大贡献是( )
A.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B.对当时的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正确分析
C.提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
12.“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首民谣主要反映的是(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3.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5.某高一同学在预习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目后,归纳整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作用,其中错误的有(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③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是符合我国国情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是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学习“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一内容时,甲、乙两位同学展开讨论。
甲同学: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人类理想的社会。
乙同学:在奴隶社会,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学社会主义从《乌托邦》《自然法典》《论实业制度》等理论书籍中吸收过营养。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唯物史观,虽然剩余价值学说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已初步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走向联合的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二: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阁三层,收藏着来自全球各语种共计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1)结合材料一,概括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经过艰辛探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从1979年到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提升至16.9%;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神州大地迸发勃勃生机,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材料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
(1)结合材料一,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必要性。(8分)
(3)例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