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新路与来路”导写及范文展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点拨引语中有:“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很明显,第一则材料“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强调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勇闯新路,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第二则材料“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强调了前行中不能忘记初心、根本,“来时的路”可以让我们在前进中不忘为什么出发,不偏离轨道。综合起来看,就是要在勇于探索创新的同时,不忘初心与根本,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佳作展示敢闯未知挑战之前路 不忘披荆斩棘之来路“我们从伟大的艰苦中来,到光明的未来中去。”站在历史交汇处的你我应深知,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吾侪应立马昆仑,闯别人未行之路,开未来新篇;应浮舟沧海,念前辈砥砺之行,续华夏荣光。面对机遇挑战,莫等莫靠,勇敢走别人未走过的路,才能立于潮头。要深知,“往者仍可追”,不要只埋头于前路,要回看来时脚印,泥泞也好,轻松也罢,“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路的荣辱沉浮,为勇敢的后生增添无穷的底气与动力。不忘来路,不是沉溺于历史荣光,不是为求安逸的狡辩开脱,更不是偷懒懈怠于闯前路的借口。青年人,位于来路与前行路交叉口的现在, 能否保持从容 每一次历史的改写都由勇于突破而来。只有敢于走别人未走过的路,才能锻炼坚强意志,开创崭新局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焦裕禄的敢为人先,带领兰考人民改变了受苦受穷的局面;大力实践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岗村,尝试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春潮;“灾情就是命令”,在无标识无引导的情况下,勇敢前行的十五个空降兵为汶川带来生的希望;“必须实行封控管理”,武汉的封城史无前例,可却为防止疫情扩散立下了汗马功劳……遵照传统,固然规避了潜在的风险,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惊艳!历史的前进,离不开一次次勇敢的尝试;历史的华光,也只倾洒在先行者身旁。“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儿女从未忘却来路,百年耻辱,鞭策我们矢志向前。且看日本右翼势力妄图抹消二战罪行,终遭各国人民谴责;而真诚道歉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如今爱好和平的德国人民求得了原谅,获了得尊重。不忘来路,决非日本式狡辩洗白;不忘来路,一如德国的真诚与中国的坦然坚毅。青年人,当你躺平摆烂时是,否记得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安宁 当你犹豫不决定时,能否鼓励自己勇敢向“无人区”迈进 位于交汇时期的你我,能否完成承前启后的伟大使命 且当深思,且当笃行。“时代正翻动着书页,青年人珍重地写吧!请你着笔!立于红旗下,生于春风里。回头看,荣辱来路激你我向前;向前跑,精彩前路待你我去闯!不忘来路记初心 敢闯新路谋新篇“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诚哉斯言,我辈青年,立于时代潮头,须知所从来,不忘来路记初心,思所将往,敢闯新路谋新篇,当明所去,肩负起家国的未来与希望。不忘来路记初心,需要我们了解家国历史,不忘使命。石油地质学家李德生看到“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景象,坚定了自己“石油报国”的志向,正是没有忘记落后的来路,他才点起火把,努力用一生的辛勤照亮了前进之路;中国美术学院教师翁劼正是因为没有忘记中华文化熠熠生辉的来路, 他才有坚定的决心为它再添一把火, 用现代技术将传统文化制成动画,注入新活力,延续光芒。我们更应以之为榜样,不忘充满辛酸的来路,为之埋头发奋,勇闯充满光辉的新路,为之再续荣光。敢闯新路谋新篇,需要我们发扬创新精神,立科技报国之志,干顶天立地之事,攀攻关创新之峰。君可见,莲藕育种专家柯卫东带领团队在试验田里选育新品种近20个,年过六旬仍奔忙在莲藕育种科研一线,在科研之路上攻坚克难;君可闻,华为技术团队招揽人才,日夜不息,只为打破技术封锁,为中国谋求新发展。“起于规矩,跳出方圆。”我辈也应敢于创新,敢走新路。没有人创新,没有人走新路,我们怎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怎能探知世界的真相,怎样跳出思维的乌托邦 反观当下,既生繁花,亦生野稗。在大国技术封锁前,在优秀传统被淡忘时,多少青年忘记来路的艰辛,忘记了“暴霜露,斩荆棘”的先辈,忘记了“为生民立命,为家国谋发展,为民族谋繁荣昌盛”的初心使命,向拜金主义低头,沉迷于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里迷失自我。何其悲矣!此岂可为我中国少年之风貌?“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辈青年应该谨记来路艰辛,不忘强国初心,敢于创新,守住先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为中国新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带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怀本守正勿忘来路,突破创新敢拓新路民族的发展正像永不停歇的火车,穿过时间的隧道,来到一个又一个明天。个人之于民族,正像火车下的根根横木,唯有搭建一条合适的道路,才能助我中华民族行稳致远。那么,青年当以何种心态与姿态投身于中华复兴的伟大浪潮中?“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泱泱华夏屹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浪潮里岿然不动,靠得是什么?答曰:“不忘来路。”从那个变革动荡时期里发出人类文明智慧之光起,无论是“仁者爱人”还是“克己复礼”,微言大义的诸家思想就流淌在国人的心里。从屈子投江到苏武牧羊,从范文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到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从《夏历》到《大明礼》,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不忘来路,薪火相传,传承着智慧、艺术、优良品质,这才是中华儿女面对外侮、千军压境时,敢于拔剑前进、护我中华的勇气与魅力。“前人回头应笑慰,自有后辈继持旗。”青年一代应守正怀本勿忘来路,接过历史接力棒。既知来路,须拓新路,方为后人谋得出路,青年又该如何去做?答曰:“突破成见,敢于创新。”创新之路向来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好逸恶劳之辈绝非开拓与先驱者。如果前路有危险,如果前方势必会有坎坷与泥泞,青年又该如何去做?是选择“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还是拿出王安石变法之勇气与决心?君应见,袁隆平突破偏见,开创三系杂交法,绘出“禾下乘凉”的蓝图;君应见,屠呦呦汲取智慧于古籍,开创青蒿提取新法,拯救亿万计患者,彰显“医者大义”;君应见,青年科学家曹原、乔紫薇……青年一代更应抛弃成见,担负创新之重任,勇拓新路。岁月沧桑,时序流转。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时代已向青年发出呼唤。从“内卷”到“内耗”的漩涡逃出,祛除“躺平”与“摆烂”风气,青年一代当以“图四海之志”守住初心,敢于创新,擘画中华复兴蓝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