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书卷气与烟火气” 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书卷气与烟火气” 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书卷气与烟火气” 导写及范文展示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有两种气质:一种是书卷气,另一种是烟火气。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1)本题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以“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的两种气质:“烟火气”“书卷气”,引导学生思考提升自身素养和才华应该具备的两种基本素养。
这是一道生活哲理类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2)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非常简洁,只有一句话。前半句“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有两种气质”,提示我们写作时,一定要兼顾两种气质,不能只写一种,而且这两种气质要统一于行家里手身上。引出后半句关键词“书卷气”“烟火气”,理解两个概念是审题立意的重点。
“书卷气”是学识涵养、理论功底的外显。是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做有理论高度有思维深度的研究者。是耐得住寂寞的沉着,是潜心钻研求索的执着。“书卷气”赋予我们智慧与勇气,教会我们理性的看待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思考如何拥有“书卷气”,“书卷气”的意义是什么。
“烟火气”是生活气息,是柴米油盐、人情世俗,贴近生活,感悟民生;体察人性的温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也是脚踏实地,投身生活,将理论付诸实践。
思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富有书卷气,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推动改革创新;拥有烟火气,擅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以烟火气托举书卷气,有助于避免书生气、消除凌空蹈虚的空洞感。以书卷气滋养烟火气,可以克制孤陋寡闻的粗俗气,解决胸无点墨的无力感。
3、以理论修养之“书卷气”指导生活的“烟火气”,才能行稳致远。体悟过生活的“烟火气 ”,才能在认识的“书卷气”中走向高远,卓有建树。
除了材料语,还有写作提示语和要求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特别要注意从整个材料出发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文体不限,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范文展示
携书卷清芬,历人间烟火
直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既少不了书卷气,也离不开烟火气。唯有携书卷清芬,历人间烟火,在漫漫征途中且行且思,方能让人生之旅行稳致远。
所谓“书卷气”,不是只讲理论,死守学说而是让脑中所学得以灵动,让心中诗意能够生发;所谓“烟火气”,也不是乌烟瘴气而是切实的实践与生活,是万象与人间。烟火气为书卷气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书卷气让烟火气变得更抚凡人之心。
烟火气乃是书卷气之源,无论是生活的智慧、科学的理论,还是灵动的诗意、瑰丽的文学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都是从生活中取得的。君可见,陶行知深谙“行是知之始”的道理,于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学理论;君可知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不是来自书斋高阁,而是源自田间地头的调查研究;君可闻路遥之大作《平凡的世界》,不是幻想出来的作品,而是路遥真实走访陕北农村的结果……烟火气是书卷气的根本,有了牢固的根基,书卷气才得以香远益清。
书卷气要用于指引烟火气,理论若无法指导实践,那便只能将其束于高阁。文化与诗意,若于现实生活无益,那便缺乏存在的价值。孔子用一生所学,杏坛教书,周游列国,为千代万世的华夏儿女提供了精神指引,让我们在人生中向好向善。大学生村官不怕山高水长,只愿家乡更好,把先进的治理理念,高新的农业科技送入乡下用于实践,为祖国的共同富裕和粮食安全增砖添瓦。书卷气可以更好的指导烟火气,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
行于世间,你我身上就要有烟火气,要有书卷气。要学大国工匠在生产劳动之中不断思索,理论和技术层面双双实现突破。且携书卷气,历经世间烟火,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且行且思,充盈自己的精神的藏书阁。
然反观当下,有自称行家专家者,大肆空谈理论,讲述的真理与生活相去甚远,令人大跌眼镜。也有市井逐利之人,只顾向前,却失去了理论,不知所往。作为有为青年,你我怎能如此?你我当携书卷清芬,既要融入烟火,也要于其中不改清香。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吾辈青年,且携书卷,且历烟火,人生之路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