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二轮复习框架(知识体系再构建)——古今中外专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复习提纲:二轮复习框架(知识体系再构建)——古今中外专题

资源简介

二轮复习框架(知识体系再构建)——古今中外专题(修订版)
第一部分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专题一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包括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演变) 附: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备注
阶段 时期 内容
萌芽 夏 夏启(公天下禅让制——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商(内外服制,松散的联盟,间接控制);西周分封制(权力的分配,贵族等级,层层分封)和宗法制(权力的继承,血缘纽带,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礼乐制度是维护二者的工具(礼崩乐坏也意味着分封和宗法制的瓦解)。 【注】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不是“至尊”,不掌握高度集中(绝对)的权力 【小结】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③等级森严、家国一体;④神权色彩浓厚(西周向民本发展)。

西周
春秋战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制和宗法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君主专制(相权削弱与皇权增强)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确立 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注】廷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 (变化:宗法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发展 两汉 西汉武帝后:中朝(尚书、侍中,决策机构,皇帝掌控)外朝(三公九卿制,沦为执行机构)制 东汉:“尚书台”作为行政中枢(中朝尚书权力加强,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西汉:郡国并行制(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诸侯国的权力不断被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州(监察转变为行政)、郡、县制三级制 (州刺史权力愈大,东汉末年成为割据势力)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 时代特征:士族与皇权共治“王与马,共天下”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政事堂→中书门下(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影响:①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②相权一分为三,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④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后世基本沿袭。 州、县两级——道(监察转为行政)、州、县三级 (地方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强,导致藩镇割据) 【注】唐中后期产生藩镇割据,冲击中央集权。但唐朝政权能一直存在,也依托于藩镇间的制衡。
两宋 二府三司制 路、府(州军监)、县 (文官担任地方知州,且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元朝 一省制(中书省,相权加强) 行省制
强化 明朝 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秘书机构,无决策权)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明清形成省、府、县三级制 督抚制
清朝 军机处(秘书机构,无决策权)
总结 ※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重点】“内阁阁臣”和“军机大臣”以及“宦官”权力再大,也是出自于皇权的延伸。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②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③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完善。 (2)影响:①积极性: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赋役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消极性: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二、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演变) 备注
时期 民族危机 阶段特征 救亡图存 阶段特征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英),订立《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五口通商,割香港,协定关税等 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1851-1864年 战后,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订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自强”(军用,官)“求富”(民用,官督商办) 器物(技术)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订立《马关条约》 割台湾;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等,列强侵华方式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双半程度大大加深
1898年6至9月 战后,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 制度
1900-1901年 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订立(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附】东南互保(地方离心力增强)。 清政府为延续统治,实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901-1911年 及1906年后
1911-1912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
1915年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后期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
1919年 五四运动
总结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①将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从原来的“朝贡—册封”转变为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相对平等);③“不平等条约体系”唤醒了中国的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列强侵华呈现的主体趋势:①由单独侵华到联合侵华;②由直接侵略到间接控制;③由打开市场、商品输出为主到瓜分中国、资本输出为主;④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要求相适应;⑤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认识:(1)相同点:①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②主观上都是要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③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④主要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2)不同点: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新政是清政府延续统治的自救运动;②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主导,对清政府仍抱有希望;新政是由封建统治者主导,导致清政府统治加速瓦解;③戊戌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新政要维护原有封建统治。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特点:①斗争阶层多样性;②救亡道路多样性;③反侵略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由附属于政府逐步走向独立;④斗争英勇顽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⑤大多以失败告终,作用有限。
时期 国民党统治时期 时期 共产党制度探索时期 备注
南京临时政府(1912.1-3)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②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
北洋政府 (1912—1928)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1913年春“宋案”→“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正式大总统→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袁世凯称帝:1915.12→引发护国运动→1916.3取消。 (2)北洋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袁死后,军阀混战、割据,政局混乱不堪。
国民政府 (1928-1949) (1)“军政“时期(1924—1928年):指通过武装革命彻底打到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2)国民政府的“训政”(1928-1948) 实质: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3)国民政府的“宪政”(1948-1949年) 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必然失败。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意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进行了南昌起义和农民起义,但城市战均失败,转向山区和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逐渐扩大。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江西瑞金),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继承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经验。设置大行政区进行管理。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以后)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备注
时期 内容
古代 奴隶制社会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特征: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2)斯巴达:寡头政治(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国王、长老会和监察官手中(公民大会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权力中心在长老会) (3)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制 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执政官、和元老院手中(公民大会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权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注: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4)罗马帝国:帝制(元首制、君主制) 皇帝掌握罗马国家大权
中古时期 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及特征:①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②经济上:庄园与农奴制度;③思想上:基督教神学的控制。 【注】王权和基督教会二元共存,相互合作也相互斗争 (1)法国:等级君主制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2)英国:议会君主制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1215年,强迫国王签署《大宪章》。限制了王权,保障的封建主特权,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 议会的召开: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1343年)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小结】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原因和作用: (1)原因:①工商业发展; ②强化王权的需要; ③自治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2)作用:①推动工商业发展;②利于强化王权;③推动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近现代 资本主义 (1)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掌握政府权力→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完善。 (2)美国:(联邦)共和制 1775年,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建立→制定1787年宪法。 原则:①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②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3)法国:议会共和制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漫长的百年曲折斗争;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宪法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共和国确立。 (4)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统治) (5)日本:君主立宪制 ※近代民主政治呈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特点:①继承古代政治的优良传统;②实行分权制衡原则;③代议制;④完善法律,强调法治;⑤民主范围逐渐扩大,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发展趋势:①从人治走向法治;②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的合法地位;③发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①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②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③思想原因:思想解放(启蒙思想的影响)。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1)进步性: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是一种剥削制度,压榨和掠夺了亚非拉广大地区。
附: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可联系比较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史苏联对于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或者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等,略)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详细分析】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法家思想的推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内容:实行俸禄、均田、三长制等;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意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质:汉化政策既是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北宋“王安石变法” 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1)富国: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市易法、均输法,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物价,增加政府税收)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除此外,还有募役法(交钱免役,官府雇人承担,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增加政府税收);(2)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保甲法),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除此外,还有将兵法(改变了北宋初更戍法导致的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结果: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效果不明显。新法实行五六年后,变法措施被废止 明代“张居正改革” 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内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结果:张居正去世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总结】分析改革成败的五大角度:①看改革是否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②看当时力量对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③看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专题二 古今中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核心:选贤任能,维护皇权、中央统治) 备注
时期 选官制度 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西周 世官制(标准:血缘)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标准:军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 (1)考核:上计制; (2)监察: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地方监察制度(刺史)
汉 察举制(标准:道德品行)、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标准:家世门第) 制定了相应考核法规,但多流于形成
隋唐 科举制(标准:学识才能) (1)考核:吏部考核(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2)监察:御史台监察;十道监察区
宋 (1)考核: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2)监察:御史台;地方设路;台谏合一
元 监察: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1)考核:考满与考察;考课制度(京察和大计) (2)监察:“科道”(都察院和六科)
总结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①选官标准:家世门第——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世袭、地方评议推荐——公开考试;③选官权力:地方——中央;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⑤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和客观原则。 ※附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原因):①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条件);②宋太祖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崇文抑武);③科举制度发展,削弱了门第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入仕的机会;④宋代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③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④推动世界文明发展;(2)消极思想:①重才轻品;②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家正统地位,禁锢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①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③以轻制重,以小驭大;④严格监察官的选任(例如要有地方官的经验); 【注1】中央派下监察地方的御史,其监察权扩大(膨胀),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备注
时期 内容 现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①不搞“政治中立”。 ②坚持党管干部。 ③不搞“两官分途”。 ④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戊戌变法(1898) ①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废八股文,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③戊戌政变后,悉照旧制。
清末新政(1901--1912) ①1901年新政,通令书院改学堂;②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南京临时政府(1912.1-3) ①出台官员选拨的法规草案;②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未实施),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北洋政府(1912.3--1927) ①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②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女子不得参加)标志文官考试制度建立。
国民政府(1927-1949) ①1929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和1933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②1929公布《考试法》(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主张以法律形式确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以考试和甄别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新中国 (1)干部制度(党管干部的原则下);(2)公务员制度(1993年建立,2005年法律确定形成)
三、西方的选官制度演变(文官制度) 备注
时期 内容 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异同: 不同点: (1)产生时期:(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科)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 (2)权力情况:(文)不受政治的影响;(科)受政治变化的影响。 (3)思想来源:(文)受启蒙思想影响;(科)受儒家思想影响。 (4)考试内容:(文)综合多样;(科)趋于单一。 相同点: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②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③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中古时期 “恩赐官爵制” 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13-15世纪),需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17~18世纪 (1)“个人赡shàn 徇制”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2)“政党分肥制”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政党分肥制”下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瓜分国家权力,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19世纪 文官制度 19世纪初两官分途(政务官和事务官,事务官即文官,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1855年,书面考试制度→1870年最终确立 文官制度的扩展: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文官制度;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总结 ※西欧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①历史因素:传统官制的弊端;②经济因素(根源):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工业革命使得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③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④思想教育: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⑤外来文化: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以及本质 (1)特点: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③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2)影响:积极影响: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⑤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⑥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消极影响: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而非为人民服务)
专题三 古今中外的法律与教化以及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以及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备注
时期 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 阶段 古代中国基层治理 古代中国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户籍制度 趋势 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 趋势
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儒)与法治(法)之争。儒家思想虽有积极意义,但法家思想更符合当时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儒法 之争 开始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户籍制度逐渐与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分离,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渐减弱。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国家对乡村治理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渐减弱。 实施社会救济的原因: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抵抗差,人民生活缺少保障;②受儒家仁政、佛教慈悲观念、宗族观念的影响。 实施社会救济的作用: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实施社会救济的特点:①救济的主体是政府, 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②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③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④保障对象多样,范围广;⑥手段、方式多样;(出台法律;设置相关机构如福田院、养济院等;建立官方常平仓和民间义仓为代表的仓储制度;赈济钱粮、减免赋税、以工代赈;鼓励商人到灾区运粮或发售以平抑物价等);⑦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⑧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秦汉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以礼 入法, 礼法 合一。 分类登记;“编户齐民”
魏晋 南北朝 律令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巩固封建统治。 黄籍:土著居民,征发赋役;白籍:北方侨民,不征赋役; “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
唐代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同时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隋“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乡里坊村制; 邻保制度;
宋 宋朝法律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 教化:(1)理学思想的渗透(理学世俗化,如家庭读本等);(2)乡约的约束。 礼法 融合 户籍分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客降主升。 都保制; 保甲制;
元 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诸色户计、户籍相袭。
明 《大明律》,特别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职业定籍、户籍“黄册”以里甲为基础 里甲制;十家牌法
清 《大清律例》,乡约延续明朝的模式,改为宣讲“圣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沿袭明制,相对松弛,乾隆年永停编审 保甲制
总结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点:①皇权至上;②重刑轻民、德主刑辅;③礼法结合;④司法从属于行政;⑤影响日本等周边国家。 ※附: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与方法:①强调示范,树立榜样;②依靠族规、乡约来教化民众;③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 ※乡约教化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2)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②有利于发展生产;③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户籍制度的功能:①征发赋役;②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 户籍制度的特点:①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②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社会治理相结合(综合性);③等级特权浓厚(等级性);④控制职业,固定身份(世袭性);⑤对人口流动控制比较严格;⑥带有一定的地域性。 户籍制度的影响(1)积极:①便于国家控制人口、征发赋役、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②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加深了小农经济社会的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基层组织的作用: ①征发赋役;②户籍管理;③教化民众,维护社会稳定。
二、近现代中国的法制与教化(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备注
时期 当代中国的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阶段特征
建国初(20C50S)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制定了《婚姻法》《土改法》《54宪法》等 法制初创时期
文革时期(66-76) ——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80年代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通过1982年宪法,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等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90年代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020年通过《民法典》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总结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②法治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③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
三、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备注
时期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基层治理 社会保障 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不同之处:(1)在法律基础上:(近代西欧)强调法律至上;(古代中国)强调为君主统治服务(2)在司法实践上:(近代西欧)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古代中国)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 原因:(1)经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2)政治:(近代西欧)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西方农业社会的社会救济的异同: 不同点:(1)实施主体:(古中)政府、宗教、民间士绅;(古欧)教会、行会;(2)指导思想:(古中)儒家的仁爱思想;(古欧)基督教的“博爱”价值观 相同点:免除生存危机,缓和阶级矛盾
奴隶制社会时期 渊源——罗马法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目的是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前27年开始,罗马由共和国开始成为帝国,随着不断扩张,随着统治疆域和人口的激增,法律的适用范围也从公民扩展为帝国范围内的自由民。 (3)体系完备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 小国寡民的城邦,在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自治。
发展——中古时期 (1)日耳曼法;(2)教会法;(3)罗马法的传播: 【注】11世纪罗马法传播的原因:当时欧洲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但法律制度仍然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罗马法适应 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封建庄园救助等。
19世纪 在罗马法的影响下,形成了两大体系: (1)英美法系(吸收的是罗马法的精神;判例法(依照先例,没有先例可以法官造法,地位突出) (2)大陆法系(对罗马法很大一部分继承;成文法,遵循宪法,法官地位不突出) 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重点)开始形成 具体措施: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背景: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逐渐显露;②旧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表现:①社会救济: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②社会保险: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③社会保障: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现代 二战后 (1)二战后:社区自治的发展 二战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功能增多 表现:①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中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②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意义: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1)完善阶段: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 背景:①物质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体制保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历史教训:吸取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和受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力图避免因贫困引发社会危机;④外部压力: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和借鉴。 特点:①由立法与制度保障;②福利种类多,覆盖面广。 (2)调整:20世纪70年代 出现“滞胀”,难以维持福利制度。
总结 ※近代西方法律的特征和评价: 特征:①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②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③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和无罪推定(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 评价:(1)性质: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2)进步性:①政治:稳定资产阶级统治,调节缓和社会矛盾;②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对外: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3)局限性:①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②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西方基层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自主权逐渐扩大;②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③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④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2)作用:①在提供就业、缓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②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养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③既节省了政府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 ※福利制度评价:①积极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②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③实质:维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专题四 古今中外的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备注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内容略,只说整体变化)
先秦 春秋时期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秦 管理机构:典客、典属国; 北逐匈奴,南抚夷越;
汉 北方匈奴:汉初和亲,武帝攻打。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屯戍政策,在西域设田官; 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魏晋南北朝 (1)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2)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实质:少数民族封建化
隋唐 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羁縻政策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海路并进。
宋 宋和辽、西夏、金等政权在政权并立、局部争战的状态下,各民族的交融并未中断。 从以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南宋造船业发展,重视海外贸易(泉州重要贸易港口)。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1)政治: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路受阻;②政府重视;(2)经济: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发展;②海外贸易税是政府税收重要来源;(3)科技: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
元 元朝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前身);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明清 (略) 因地制宜,因俗制宜,多元管理;改土归流。 从开放逐渐走向封闭(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总结 ※古代民族友好交往的方式及表现:①和亲;②会盟,议和;③经济文化交流;④册封;⑤设置管辖机构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总体特征:①由华夷之辨逐步发展为华夷一体,华夏认同;②民族关系多样,和平交融、共同发展是历史主流; ※民族交往的影响:①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有利于边远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开发了边疆;③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④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 ※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对我们的启示:①政策要具有延续性。注重对之前边疆政策的借鉴与继承;②政策要具有创新性。针对不同情况,创立新的制度;③方式要具有多样性。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治理手段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1)条件: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国力强盛,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开明的外交政策;⑤科技发展;⑥杰出人物的作用。 (2)途径: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对外贸易)的特点:①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②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④以和平交往为主;⑤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⑥朝贡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附:中国古代的朝贡体制 原因:(1)经济: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②中国本身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制度优势;(3)文化:①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②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对具有强大辐射力; 特点:①和平性;②互利性(厚往薄来);③不平等性(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宗藩关系) 影响:①和平友好处理对外关系,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②(天朝上国的态度)妨碍中国对外界的认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对外交流的意义:(1)对世界: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对中国:①传播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明世界影响力;②加强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3)对西方:推动西方社会进步(如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二、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关系 备注
民族关系 外交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②1954年宪法,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③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总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建立初期) 背景:①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美国敌视、孤立中国;②苏联支持新中国;③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大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 成就:①中苏建交,并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②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④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拉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①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关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①根本原因:世界局势变化,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②具体原因:一方面,中国实力增强、中苏关系恶化,为改善国际环境,解决台湾问题;另一方面,美国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的竞争;经济发展趋缓;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③重要认识(核心):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4)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 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中英就香港问题谈判等;②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③进入21世纪: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如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5)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倡导和平发展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启示):①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②外交是内政的延续;③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④国家利益至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民族国家 国际法
16世纪 专制王权国家 (1)背景: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②政治: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各国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代表:①英国: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③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3)特征:①国王即国家;②版图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16-19世纪 民族国家 (1)背景: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②政治:①西欧各国王权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推动民族国家产生;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思想: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民族意识的觉醒(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 (2)表现: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由对个人的认同变成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②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③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 (3)特征:①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②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4)影响:①思想:国家在人民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②政治: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了创造了条件,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国际关系: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1)奠定基础: 原因:①地理大发现使得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增加;②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③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④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奠定标志:荷兰人格劳秀斯1625年出版《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 (2)国家法形成: 原因:“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各国展开激烈的争斗。 形成标志: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等) (3)国际法的扩大: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代表:维也纳体系(1815年) 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影响: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0世纪以来 国际法的继续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破坏) (1)一战后 ①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全体一致”原则,被英法控制);③1928年8月《非战公约》 (2)二战后 ①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②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国际司法制度发展。
总结 评价国际法:①积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②消极:一些大国为了一已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专题五 古今中外的货币与赋税制度
一、古代及近代中国货币及赋税制度的发展 备注
时期 货币 赋税制度
赋役制度 关税制度(个人所得税略)
制度 征收标准 征收形式 征收种类与时间 人身依附关系
夏商 西周 (夏)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商)开始出现铜铸币; 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存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
春秋战国 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 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沿用 赋役繁重 人丁、土地 多种劳役 和实物 繁杂; 不定时 人身控制强
汉 汉初田赋轻,人头税、徭役、财产税重
隋 租调制; 人丁 实物地租
初唐 租庸调制 人丁 实物地租
中唐 两税法 土地、财产 实物+货币地租 简化; 固定时间 有所松弛
宋 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铜钱兼行。 交子出现的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货币;②铜钱、铁钱本身价值低下,携带不便,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 两税法 土地 实物地租、 纳钱代役。
元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租庸调与两税法南北分行;科差 土地、人丁 ——
明 恢复铜钞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货币化发展 一条鞭法 土地 白银 进一步松弛
清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摊丁入亩
总结 明清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传统货币存在缺陷;②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③政府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大;⑤新航路开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2)影响:①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了通货膨胀;③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④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①自然货币——人工货币;②杂乱形状——统一形状;③地方铸币——中央铸币;④文书重量——通宝、元宝;⑤金属货币——纸币; ※中国赋税制度演变: ①总体趋势是朝着税制的公平、简化方向进行;②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③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④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人丁—土地 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繁杂—简化; 不定时—定时;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②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南京国民政府 (1)背景: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③巩固统治,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2)内容:①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②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③放弃银本位,采用外汇本位制(与英镑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3)影响:积极:①改变中国币制混乱的局面;遏制了白银外流;②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消极:①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②法币无限制印发造成法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混乱;③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华北人民政府 1948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 人民币成为中国的法定货币; 中国真正收回关税主权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备注
时间 货币体系 内容
19世纪 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1)背景: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②国际贸易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③工业革命开展,英国国力强大。 (2)特点: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②各国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不易贬值。 (3)意义: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巩固了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20世纪上半叶 金本位制崩溃 (1)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存款人大量挤兑,黄金储备锐减; (2)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②英、法、美分别构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严重威胁了世界经济发展。
20C下半叶到70S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和二战使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遭受重创;②二战严重消弱了英国等西欧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③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需要。 (2)内容:①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②两挂钩一固定(美元和黄金保持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3)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4)影响: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②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20世纪7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原因:①布雷顿森里体系自身存在弊端;②日本、欧洲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③越南战争;“滞胀”危机等使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70年代以来 牙买加体系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2)内容: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3)结果: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第二部分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专题六 古今中外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重点:经济中心南移;小农经济主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备注
时期 农业生产 手工业 商业(货币发展已在上述第一部分,略) 【注】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见第一部分)
古代 文明的产生与农业发展(生产力进步)有关,其他文明略,主要介绍古代中国:①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出现并发展;②商周: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③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并形成了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④秦汉制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⑤宋元:稻麦复种制推广,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发展;⑥明清: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农业产生的意义: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②增加人类食物供应,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③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⑤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农业劳作方式:①农业家庭式劳作;②农业庄园式劳作;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内容略) 手工业劳作方式: (1)手工业家庭式劳作(小农经济); (2)手工业作坊式(官营/民营)劳作。 ①商周:商业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工商食官“;出现借贷和契约。②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突破;私商发展。实物借贷普遍,出现货币信贷。③秦汉:商业有发展但限制大,盐铁官营、重农抑商。④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商业发展。坊市制度。信贷出现柜坊、“飞钱”(类似汇票);⑤两宋:坊市制度瓦解,时间和空间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商业进一步繁荣。⑥元明清: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发展,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工商业市镇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信贷上,明朝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小结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①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使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②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③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④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⑤地域分布: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 ※中国古代封建田庄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②采取田庄经营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受到庄园主的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2)影响:(1)对维持局部地区的生产起了积极作用。(2)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及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3)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大地主田庄逐渐成为封建割据势力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影响和启示: (1)原因:①社会环境: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②经济因素: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③政策因素: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④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北方土地有限,兼并严重,资源破坏严重) (2)过程:①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得到开发;②自唐朝中叶以来(安史之乱后):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③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南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影响:①城市发展;②人口分布;③商业贸易(海上贸易);④人才教育 (4)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③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④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市场形式多样;②城市商业经济发达;③对外贸易发达;④货币种类丰富;⑤商人群体活跃;⑥商人地位低下;⑦商业信贷发展;⑧商业契约发展。
二、近现代世界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时期 农业生产 手工业 商业
近代 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①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之间;②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③交流物种较少,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物种交流的条件:①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②世界市场的出现及扩展;③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美洲物种的外传 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略)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小麦(北美主要粮食作物)和水稻(第二大粮食作物)以及动物类牛、驴、骡等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①内容具有丰富性;②范围具有全球性;③时间具有长期性;④方向的双向互补性;⑤结果的双重性。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积极:①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③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2)消极: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例如: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或者马牛羊繁殖数量远超土地承载能力) 影响当今农作物物种传播的因素:①区域之间的交流;②政府的重视和推广;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④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背景:①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②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奴隶贸易、圈地运动;③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农村→城市);④技术条件:自然科学发展(牛顿力学 1687 年)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技术、经验积累);⑤市场条件(直接、主要原因):国内外市场扩大,手工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1765年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19 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完成标志);工业革命从英国(中心)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背景:①政治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②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9 世纪上半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提供了大量资本;③劳动力条件:劳动力增加,工人素质提高;④技术条件: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⑤市场条件: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中心是美、德。 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的兴起;通近代电讯事业兴起。 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③美德成就最为突出;俄日德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以重化工业为主。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 (2)社会生活变化(积极/消极):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②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③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④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⑤人们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兴起,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人口增加明显;⑥也给民众带来消极影响(环境恶劣、各种疾病、加剧贫富分化); (3)阶级结构分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比重增加。(第一次轻纺织工业,第二次重化工业) (5)世界影响: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 (1)初步形成(萌芽)15-18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及殖民掠夺 (2)拓展扩大(初步形成)1765-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①整体性;②扩张性;③不平等性;④进步性;⑤以英国为中心(“世界工厂”) 影响:①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贫困、屈辱;另一方面瓦解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③对世界: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贸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贸易中心的转移:从地中海转移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3)商品种类的增多:烟草、咖啡、可可、茶叶、香料等进入欧洲市场;三角贸易兴起,奴隶成为贸易商品;18世纪后期,英美等向中国走私鸦片。 (4)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殖民实力变化):16世纪初,西、葡成为世界殖民霸主;17世纪,荷兰垄断了海上贸易,荷兰商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现代 粮食安全问题(原因):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解决粮食安全的举措:①制定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②依靠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 食品安全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等 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措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发源于美国,尔后迅速扩展到西欧、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现代科技进步的评价: (1)对生产力: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对经济:①经济增长模式: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利润增长依赖技术革新;②企业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③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 (3)对人类生活:生活质量水平提升,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4)负面影响:①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②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一战。 (2)一战后:①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3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而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②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与发展(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政策—斯大林模式)。③其他亚非拉国家经济:一定程度发展(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3)二战后: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经济,50年代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70年代“滞胀“,减少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恢复。90年代,经济获得新的腾飞);②社会主义经济:苏联缓慢发展,陷入困境;中国快速发展(斯大林模式难突破,矛盾激化,和平演变,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其他亚非拉国家经济:向经济独立努力(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仍然充满挑战。) 【小结】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组成:①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世界银行(WB),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发展中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两挂钩一固定,70年代瓦解);②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中国2001年加入。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影响: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际金融,促进了国际贸易,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③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④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4)21世纪以来: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②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中国应对经济挑战的措施: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专题七 古今中外的村镇城市、交通和医疗
时期 一、村落(略)、集镇和城市 二、交通 三、医疗 备注
古代 集镇的出现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③防御(安全)需要;④政治和军事因素;⑤地理位置影响(如交通便利)。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唐——宋):①城市功能:政治中心或军事重地——经济功能增强;②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逐渐放宽;③数量规模:增多;④地区分布: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⑤城市地位: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影响世界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经济水平;③文化习俗;④宗教信仰;⑤历史传统;⑥国家制度和政策等。 【重点!!!】不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交通的一部分,其开通的作用主要是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分析: 秦与罗马全国道路网的共同作用:(1)积极作用: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③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消极作用: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大运河开凿: (1)客观条件:①隋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③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2)主观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③加强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 (3)作用:①巩固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局面;②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区域沿岸经济发展; 疫病的种类(略) 疫病的影响:(1)消极:①健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②经济、政治:导致经济政治变动;③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④军事: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疫病传播范围;⑤社会:社会秩序混乱。(2)积极:①思想:新思想孕育和传播,如人文主义思想;②医学:客观上促进了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疫病防治措施:①重视公共卫生;②探索防治疫病的方法;③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中西医发展(中医西传/西学东渐) 西医传入中国及发展:①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②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希望全方位学习西方文明):西式医院和院校建立,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 中西医态度:①不同文化各有特色,不应存在优劣之分;②交流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③不同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科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等。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①改变人们生活方式;②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新中国是怎样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 ①机构建设;②人才培养;③制度保障。 ※中西方古代城市的异同: 同:都有城墙,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功能; 不同:①经济基础:(中)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西)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②功能上:(中)政治军事功能突出;(西)经济功能更突出。③规模上:(中)城市规模大、人口多;(西)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④布局思想:(中)布局整齐对称,体现王权、礼制、等级;(西)布局较为随意,体现自由平等和民主。⑤管理上:(中)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西)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 ※城市化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策略:①国家立法,加强规范监管;②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③依法治污,培养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调整能源结构,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⑤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智慧新城)。
近现代 城市化的原因:①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③制度变迁和政府政策,促进或阻碍城市化的进行;等 城市化的影响:①经济: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②政治:集中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③文化: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④生活:使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⑤问题:城市化也带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中国近代城市化: (1)原因: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②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③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政府的推动;⑤近代化思想和理念的影响。 (2)特点:①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大;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③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色彩;④城市分布和发展不平衡;⑤近代化趋势日益显著;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 ①政治原因:列强的侵略目的;②科技原因:科技革命的影响(从西方传入近代交通工具);③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④主观原因: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努力。 现代交通发展表现(略)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也是城市化的影响之一) ①使人流(人际交往)和物流时间的缩短;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交通拥堵等现象);④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第三部分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专题八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时期 阶段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西学东渐 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备注
原始社会 起源 历史悠久,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古代西亚文化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特点:①宣扬君权神授;②保护私有财产;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④保留有原始习惯的残余。) 古代埃及文化 象形文字;金字塔;法老专制统治;太阳历,等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例如,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等等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①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促进文艺复兴运动;②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③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古希腊文化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关注人本身,肯定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崇尚理性和知识,反对迷信和权威,体现了人文精神,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开始,有利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提供精神武器。《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古希腊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推动了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经济的繁荣;②比较民主的城邦制度,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③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④执政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⑤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传播。 古罗马文化 主要是罗马法(略,具体见第一部分法律与教化);史学上,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古罗马文化产生条件:①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②奴隶制经济的繁荣;③对外扩张。 中古西欧文化 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教权大于王权)。表现在文化上,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并存。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例如,《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等 中古西欧文化的评价:①(消极)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②(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 拜占庭文化 特点:①多元文化交汇(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②融汇东西方文化(东西汇流);③包容性、开放性;④与宗教联系密切;⑤文化成就高;⑥影响广泛而深远(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帝国保存的古希腊著作被带到了意大利,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拜占庭文化融汇东西方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印度文化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特点:①等级森严;②贵贱分明(宗教、法律地位不平等);③职业世袭)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代东亚(朝鲜和日本)文化 略,都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选择性、主体性、创新性。 美洲印第安文化 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内容略。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区别: 东学西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中华文化的吸引,传播是以和平方式展开; 西学东渐是近代西方文明与科技文化的传播;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 二者都是双向交流。实质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冲突与交融。 ※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专制统治的需要;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④中国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具有借鉴价值。
先秦 奠基 ①华夏认同;②春秋时期,孔子(儒家,略)和老子(道家,略);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秦汉 形成 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 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魏晋南北朝 形成 魏晋玄学盛行 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主张无为,任其自然;崇尚清谈。 特点:儒、道结合
隋唐 ①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到三教合一。
宋元 ①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理是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心学:南宋陆九渊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清 传承与转折 ①明朝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③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化) (1)背景:伴随西方的入侵而引发,具有被动性。 (2)目的:以救亡图存为宗旨,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历程(内容):①从“器物”(技术)—“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④学习阶级广泛,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⑤西学的传播渠道广泛:新式学堂;传教士传教;留学生宣传等。 (4)影响:①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丰富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②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促进了中国的改革、革命运动。 (5)结果: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两次西学东渐(明清和近代)的差异: ①传播途径:(明清)主要是传教士;(近代)传播途径广泛;②参与阶层:(明清)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近代)参与阶层广泛,社会影响大;③传播内容:(明清)内容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近代)科技(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④影响:(明清)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近代)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⑤态度(方式):(明清)和平平等交流;(近代)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
近代以来 冲击与复兴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②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结 ※儒家思想成为古代正统文化的原因: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②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③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④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佛教文化传入反映出的中华文化的特点:①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②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③注重将外来文化本土化(本土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 :①(伦理观)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到政治伦理上(政治观)就是民本思想;②(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③(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④(价值观)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⑤(人生观)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⑥(处世观)主张和而不同(并不否定个性,而是强调多元并存、和谐共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①本土性;②多样性;③包容性(兼容性、多元性);④凝聚性;⑤连续性(延续性);此外还有:统一性、流动性、伦理性、人文性、曲折性、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对中国):①历史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②当代价值:维护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的紧密团结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上说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②辐射众多国家,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③助力当代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专题九 文化交流的方式(人口迁徙、商路贸易和战争)
一、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 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战争与文化 备注
古代 游牧民族迁徙原因一般有,农业文明优越的自然资源对游牧民族具有吸引力;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 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他们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具体介绍,略)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迁徙影响:(1)政治格局: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例如欧洲,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8世纪中期, 阿拉伯人在扩张下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区域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内迁,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拓展】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表现与影响(例举):①生存型移民(战争影响);②以行政手段或军事手段推行的强制性移民(政府移民实边);②少数民族内迁;③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的迁移(向海外谋生) 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陆为主,略) 汉代丝绸之路形成原因:①政治:西汉国力强大,政局稳定;②经济:汉代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军事: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保障了商路的安全;④思想:中国友好往来和平交往的愿景。 两个阶段:唐中期之前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流中的作用显著;唐中期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变化原因:①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③经济重心南移) 三大交流:物质、技术、文化交流(具体内容略) 古代中国商路(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①覆盖范围广;②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时进行;④注重平等贸易、和平相处、睦邻友好;⑤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朝贡贸易体制逐渐形成。 古今中外的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1)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2)蒙古西征使中西文化交流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使先进的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当时科技成果的精品,得以西传到穆斯林世界,再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同时,先进的阿拉伯文明中的精品也传入中国,甚至欧洲基督教文化也经由阿拉伯世界,直接流入中国。 (3)近代的殖民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殖民者把西方文化带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了当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另一方面,殖民者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虽然其目的是要淡化被侵略地区的民族意识,但是在客观上,却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4)两次世界大战都非常的残酷,但是它给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契机。在这一过程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为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努力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
近代 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人口;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美洲的人口结构变化:从印第安人为主人到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形成了新的族群。 变化的原因:①殖民扩张和掠夺;②黑奴贸易;③欧洲移民。 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①独立发展的原住民文化被中断;②带来了文化重构,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拓展】英美等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有哪些: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美等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对外侵略的方式;②黑人奴隶不断起义,打击了黑人奴隶制度;③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废奴运动兴起;④英美等国一些政治家的长期努力。 【附】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1)西方: ①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②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2)中国: ①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②百姓迫于生计或被诱骗、绑架;③历史上移民海外传统的影响。 华工对美洲、大洋洲的影响:①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开采金矿、修建铁路、种植园等)、文化的发展;②在各地形成了诸多“唐人街”,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略,见第二部分经济)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商品流动伴随着文化的传播) 国际贸易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特点:①国际化;②民族化(中国茶、西方咖啡);③渐进性(中国服饰的影响);④包容性(唐朝乐舞、近现代西方女装);⑤创新性、本土化(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中国钟表);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配合(从上层社会流行到后来逐渐大众化、平民化)。 文化对经济也有反作用——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现代 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劳动力全球化 (1)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 【趋势一】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2)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 表现:①劳工迁移(体力劳动为主);②“知识精英”迁移(跨国公司) 【趋势二】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附: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传承和传播——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略)
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学和私学:官学(汉时设立,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存在)与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书院制度建立。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官学和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古代典籍传承的依托。科举考试的推行,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意义)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遗产和保护(略)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