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知识以前,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力的感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二力平衡的知识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概念都有所接触或使用,但是很少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特别对压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体验──实验启发──科学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估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液体内部压强教师:固体只对接触底面产生压力、压强的作用。提问:液体对容器的侧壁与底部接触,液体对容器的侧壁与底部接触有压力、压强的作用吗?活动2【讲授】液体内部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一:液体对容器底部有没有压强 猜想:有?没有?收集证据:向包有橡皮膜的瓶中装水,并观察橡皮膜的变化。结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活动3【活动】液体内部压强探究二:液体对容器侧壁有没有压强 猜想:有?没有?收集证据:向包有橡皮膜的瓶子中装水并观察橡皮膜变化。结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活动4【活动】液体内部压强n探究三: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n猜想:有?没有?(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二战时,被美国军队缴获的一艘德国潜水艇被击中下沉……(播放小电影片段))活动5【讲授】液体内部压强n说一说:电影中的艇员为什么这么紧张,他们在恐惧什么?潜艇下潜的越深,受到水的压力就越大,会导致潜艇破裂。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活动6【讲授】液体内部压强教师:深度:该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通过具体练习巩固)出示压强计器材,对器材做介绍。 教师: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 学生: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由上面的实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能不能利用方案三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并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由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科学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A: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猜想B: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C: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液体种类实验次数橡皮膜方向液体深度/cm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水1朝上32朝下33朝侧面34朝下9盐水5朝下9 结论:1比较实验次数1、2、3,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实验次数2、4,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次数4、5,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和经验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控制变量思想。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完成交流合作过程。)n总结:(1)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2)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P=ρgh活动7【练习】液体内部压强当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