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小声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种不同场合(如教室、医院、图书馆、电影院、餐厅等)所需的音量标准,明确在这些场合中大声喧哗和保持安静的界限。深入理解噪音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生理(如听力受损、睡眠障碍等)和心理(如烦躁不安、焦虑等)方面的具体危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详细阐述。熟练掌握并实际运用至少五种在公共场合降低音量、保持安静的有效方法,如控制说话语速和语调、使用手势辅助交流、合理选择交流时间和地点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情景图片、深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显著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音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模拟场景体验活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探究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灵活应对不同场合音量要求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迅速调整自身行为。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声音提示标志,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视觉形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增强学生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尊重他人权利和感受的强烈意识,将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内化为个人素养,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积极主动地为营造和谐、有序、文明的公共环境贡献力量。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认识到在不同场合保持适当音量对于维护良好秩序、保障他人权益和促进有效沟通的关键重要性,通过具体事例和亲身感受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公共场合控制音量、避免噪音产生的多样化具体方法,包括语言表达技巧、行为举止规范以及环境适应策略等。(二)教学难点巧妙引导学生将小声说话的意识成功转化为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习惯,尤其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容易被忽视或难以控制的复杂场合,如课间休息、集体活动等,实现长期稳定的行为改变。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噪音对他人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机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而是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避免制造噪音的主动意愿和道德责任感,形成积极的行为驱动力。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动情景图片、精心收集的相关视频资料以及现场模拟的真实场景,创设丰富多样、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不同音量环境带来的截然不同影响,如模拟医院的安静病房、图书馆的静谧阅读区、电影院的观影环境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量控制的理解。讨论教学法:精心组织学生围绕噪音的危害表现、不同场合的音量细致要求、日常生活中的音量控制难题以及如何巧妙做到小声说话等一系列话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个人经历、独特见解和创新想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实践教学法:扎实开展模拟场景体验活动,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反复练习控制音量的技巧;精心安排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感受音量对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的影响;认真指导学生设计声音提示标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意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频,引发思考:播放一段嘈杂混乱的课间教室音频(包含桌椅挪动声、同学们大声喧哗声、追逐打闹声等)和一段宁静祥和的图书馆音频(仅有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聆听。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两段音频给你们带来了怎样不同的感受呢?你们更喜欢在哪种环境中学习、休息或者活动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好呢?”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思考环境音量对个人的影响。联系生活,引出课题: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吵闹或安静的场景经历,如在电影院观看精彩电影时,突然有人大声接听电话,破坏了观影氛围;在安静的自习室里,个别同学大声交谈,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思路等。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同学们,从大家分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不同场合对音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合适的场合保持恰当的音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文明素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不同场合做到‘我们小声点’。”(二)探究新知1. 教室噪音大揭秘观察教材图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教材中关于教室吵闹的情景图片,如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喊叫、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奔跑嬉戏发出巨大声响、桌椅被随意挪动碰撞等。观察结束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里,大家都看到了哪些具体的吵闹行为呢?这些行为给我们的教室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呢?对我们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心情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干扰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4-5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学习效率、同学关系、课堂秩序等。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详细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达成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其他小组可以在代表汇报结束后进行补充发言或提出不同意见,展开全班范围的深入交流。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说:“教室太吵会让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总是被周围的声音打断思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小组可能会补充:“而且大声喧哗还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引导:“大家说得非常好,教室是我们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如果噪音过大,不仅会严重干扰我们自己的学习进程,还会对其他同学的权益造成侵犯。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教室中的噪音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间休息时轻声慢步、文明游戏;摆放桌椅时轻拿轻放;与同学交流时控制音量等。教师补充,深入讲解: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进一步补充讲解噪音对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从生理角度,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示或案例,向学生介绍噪音如何损害听力系统,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失聪;从心理角度,讲解噪音会引发烦躁不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影响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同时,引用相关科学研究数据或调查结果,增强说服力,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噪音危害的严重性。2. 不同场合的音量要求场景展示,判断音量:利用多媒体设备,依次展示不同场合的高清图片或生动视频片段,包括教室上课场景(老师讲课、学生回答问题)、医院就诊场景(病人在病房休息、医生与病人轻声交流)、图书馆阅读场景(读者安静阅读、工作人员整理书架)、电影院观影场景(观众观看电影、电影播放声音)、公交车乘坐场景(乘客交谈、车辆行驶声音)、餐厅用餐场景(食客交谈、餐具碰撞声音)等。在展示每个场景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场景,想一想在这个场合中,人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音量进行交流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音量不合适,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引导学生根据场景特点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准确判断并阐述不同场合的音量要求及其原因。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在学生对各个场景的音量要求进行判断和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组织学生思考:“这些不同场合有哪些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呢?为什么它们对音量的要求会有所差异呢?”通过对比医院和餐厅,让学生明白医院需要安静是为了让病人更好地休息和康复,而餐厅相对可以有一定的交谈声音,但也不宜过大影响他人用餐;对比教室上课和课间休息,让学生理解上课发言需要响亮清晰以便传达知识和参与课堂互动,课间休息则应保持轻声以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等。在学生充分讨论和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出不同场合音量要求的规律: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隐私或保持安静氛围的场合,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应尽量保持轻声细语甚至无声;在需要积极交流沟通、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集体活动的场合,如教室上课、小组讨论、体育比赛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音量,但始终要避免过大声音造成噪音干扰。角色扮演,体验感受: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合(如医院、图书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病人、医生、护士、读者、图书管理员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按照该场合的音量要求进行对话和行动,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角色扮演过程中的音量情况。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首先采访扮演角色的学生,询问他们在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如扮演病人的学生可能会说:“在医院里,周围很安静,我能感受到安静环境对病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会尽量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然后邀请观众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会,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同学轻声询问病人病情时,感觉很温馨,也很专业。”通过角色扮演和分享感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同场合音量要求的理解和体验。(三)实践活动模拟场景体验:精心布置教室,划分出不同的模拟区域,分别模拟教室、医院、图书馆等场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进入不同模拟场景进行深度体验。在模拟教室场景中,学生模拟上课、课间休息、小组讨论等活动;在模拟医院场景中,学生模拟病人就诊、家属陪护、医生查房等情节;在模拟图书馆场景中,学生模拟查找书籍、安静阅读、办理借阅手续等过程。在每个场景体验过程中,教师在旁边密切观察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提醒学生注意轻声说话、轻拿轻放物品、控制电子设备音量等细节。体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分享在不同场景中的真实感受、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在模拟图书馆场景中,我一开始很难控制自己的音量,总是不自觉地说话声音变大,但当我看到旁边的同学都很安静时,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小声点,慢慢地就养成了小声说话的习惯。”通过这样的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的能力。设计声音提示标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简洁明了的标志来有效提醒人们在不同场合保持安静或注意音量。向学生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如简洁性、醒目性、易懂性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之前学习的不同场合音量要求,设计至少两种不同场合(如教室、图书馆、医院、电影院等)的声音提示标志。标志的设计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图案设计、文字创意、色彩搭配等元素,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设计完成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并详细介绍设计的思路、寓意以及所运用的设计元素。展示结束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投票评选,选出最具创意、最实用、最能准确传达音量提示信息的优秀标志设计。最后,将评选出的优秀标志设计制作成实物,张贴在教室或学校的相应位置(如教室墙壁、图书馆入口、医院候诊区等),作为长期提醒大家保持小声的有效警示,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四)课堂总结回顾重点,强化意识:与学生一起系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噪音的危害表现(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详细阐述)、不同场合的音量要求(列举常见场合并说明其特点和音量标准)以及在公共场合保持小声的具体方法(总结学生提出和教师补充的多种方法)和重要意义(从个人素养、他人权益、社会和谐等角度分析)。通过提问的方式,如“哪位同学能详细说一说在医院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哪些具体危害呢?”等,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强化学生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意识,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牢固掌握。鼓励行动,培养习惯:充满激情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个人在公共场合保持小声的经验和小故事,激励学生积极效仿。同时,强调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告诉学生:“同学们,每一次在公共场合控制音量的小小举动,都是我们文明素养的体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时刻提醒自己要根据场合调整音量,用实际行动为营造一个和谐、安静、文明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得越来越好!”五、板书设计《我们小声点》一、教室噪音危害1. 学习干扰注意力分散思路打断学习效率降低2. 人际关系影响引发矛盾冲突破坏班级和谐3. 身心健康损害听力受损(长期)心理烦躁、焦虑二、不同场合音量要求1. 教室上课:响亮清晰,积极参与课间:轻声细语,文明活动2. 医院就诊区、病房:安静无声,利于康复交流时:轻声温和,尊重病人3. 图书馆阅读区:寂静无声,专注阅读服务台:轻声询问,礼貌交流4. 电影院观影时:保持安静,享受影片紧急情况:冷静低声处理5. 公交车、餐厅等正常交谈:控制音量,不扰他人三、保持小声的方法1. 语言技巧降低语速平稳语调简短话语2. 行为举止轻拿轻放物品减少不必要动作3. 辅助手段使用手势、表情交流合理选择交流地点(安静角落)4. 电子设备管理调小音量静音模式(必要时)四、声音提示标志设计1. 优秀设计展示图案、文字、色彩分析寓意解读2. 应用场景展示张贴位置示意提醒作用强化六、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开展一次“家庭音量自查”活动,仔细观察并记录家庭生活中不同时间段和活动场景(如吃饭时、看电视时、家人休息时、学习时等)的音量情况,分析哪些时候需要小声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详细的家庭小声公约,内容包括具体的音量控制要求、行为规范以及违反公约的相应小惩罚措施等,并将公约工整地写在一张彩色纸上,装饰后张贴在家庭显眼位置。下节课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家庭制定公约的过程和内容,互相学习和借鉴家庭音量管理的经验。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认真记录自己在不同场合(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是否做到了小声说话,详细记录遇到的困难(如在嘈杂环境中难以控制自己的音量、忘记小声说话等)以及采取的解决办法(如自我提醒、寻求他人监督等)。同时,记录自己因为保持小声而获得的积极反馈(如他人的赞扬、更好的环境氛围等)。一周结束后,将记录整理成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下节课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鼓励和促进彼此养成在公共场合小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