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五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五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AC 6-10 CDCAB 11-15 ACACB 16-20 DCDBD
二、非选择题
21.
(1)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
(2)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3)漫长的海岸线;宽广的大陆架,众多的岛屿;丰富的海洋资源;
(4)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海岸线漫长,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等。
22.
(1)唐古拉;东;宜昌;
(2)上;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3)B;有较多的支流加入;
(4)黄金水道。
23.
(1)热;琼州;
(2)工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资源或新能源;发展多样化经济;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服务业;
(3)地势平坦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水源充足,满足农作物生长;
(4)国家政策支持;南繁育制种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利于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输出等。
24.
(1)东部沿海;土地;多;
(2)温带大陆性;太阳能;
(3)南方地区;A。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据此完成1﹣1题。
1.海陆兼备的大国特点使我国(  )
①对外交通和贸易便捷
②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
③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④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较为齐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读图,下列各组搭配正确的是(  )
A.①—黔—贵阳 B.②—粤—拉萨
C.③—云—广州 D.④—黑—哈尔滨
318国道被誉为中国地理景观大道。如图为318国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3题。
3.在318国道沿途中,最有可能体验到的民族风俗是(  )
A.观泼水节 B.住蒙古包 C.跳锅庄舞 D.过三月三
4.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5.读建国以来我国已完成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减少速度加快
B.人口数量总数保持不变
C.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趋缓
D.人口的空间分布均衡
6.如图漫画中,能反映我国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是(  )
A. B.
C. D.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完成7﹣7题。
7.红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该地所在地形区特点是(  )
A.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B.地形崎岖,森林茂密
C.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为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五莲县举行山地自行车比赛,如图是某运动员利用定位系统在某赛段每隔30秒记录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8﹣8题。
8.该段自行车赛道中属于上坡路段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如图为我国某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9﹣9小题。
9.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D.青藏高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如图是中国天气网推出的2021年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图。读图,完成10﹣10题。
10.影响我国树叶变绿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地形
红嘴鸥是我国常见候鸟,湿地是其觅食、栖息和繁衍的主要场所,每年约有4万只红嘴鸥飞往昆明越冬。以保护红嘴鸥为主题的“海鸥文化节”已在昆明连续举办了十五年。如图为红嘴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1-11题。
11.红嘴鸥选择在昆明越冬,主要因为当地(  )
A.冬季温暖 B.森林广布 C.人口稀少 D.湖泊稀少
读滇西北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12题。
12.玉龙雪山最高峰位于虎跳峡镇的(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如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3题。
13.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的确定最有可能依据(  )
A.1月平均气温 B.1月最低气温
C.冬季降水总量 D.冬季白昼时长
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半年之久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为中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了圆满句号。结合图完成14﹣14题。
14.神舟十三号飞船选择东风着陆场(如图所示)降落,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烟稀少
②内蒙古高原海拔高,与飞船距离近,容易着陆
③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或营救
④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被蚊虫“叮咬”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读全国各地集中购买驱蚊产品的大致时间图,完成15﹣15题。
15.影响我国青藏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驱蚊产品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地球自转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6﹣16题。
16.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陡坡地建梯田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植树种草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对沿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7-17题。
17.关于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游存在土地荒漠化现象
②中游凌汛严重
③中游流经地区能源矿产丰富
④中游主要为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
⑤下游江阔水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回答18﹣18题.
18.近几年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峡 D.小浪底
2021年7月,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郑州创下了一小时200毫米的强降水记录。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9﹣19小题。
19.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频度低 B.东部比西部频度高
C.青藏高原频度高 D.平原比山区频度低
2023年“七下八上”主汛期,我国京津冀和东北等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读中国暴雨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20﹣20题。
20.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常识。当洪涝灾害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若时间充足,要有序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②若无法撤离,应尽量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狭小地带
③若无法转移,应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
④若长时间洪水浸泡造成皮肤红肿、损伤者应及时就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21.(7分)[辽阔疆域]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2023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图示意中国濒临的海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识别海洋
(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我国濒临海洋的名称。
(2)分别说出我国第一大岛和第二大岛的名称。
探究二:分析条件
2022年4月6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显示,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
(3)说明我国发展海洋产业的主要自然条件。
探究三:总结意义
(4)简述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22.(8分)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其上游与中游的划分地点是    。
(2)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填“上”“中”或“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    。
(3)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有“   ”的美誉。
23.(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材料二:东北地区示意图(图甲)和海南岛示意图(图乙)。
(1)海南省是我国唯一全部处于    带的省份,北以    海峡与祖国大陆相连。
(2)请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述在海南省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4.(7分)2023年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施“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图一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及8个算力枢纽分布,图二为贵州省地形及贵阳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资料一:“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资料二:大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大,机房的服务器运行需散热,耗能较高,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电老虎”,我国将实施东数西算战略,即充分发挥西部的气候、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等优势,将东部数据转移到西部计算。
(1)从海陆位置看,京津唐、长三角和粤港澳算力枢纽均分布在    ,其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的限制条件是能源和    不足。但人口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需求强,对于数据的时效性及稳定性要求高,可重点发展对网络要求比较高的业务。
(2)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所处地区属于    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   (清洁能源)、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可重点发展对网络要求不高、耗能高的业务。
(3)贵州枢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下列①②③④中,可能是其发展成为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气候凉爽,节省设备冷却的成本 ②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③能源充足,用电成本低 ④距离大城市近,用户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