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谷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八年级地理(满分 50 分 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含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2024 年 1 月 24 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经发射在轨整整 1000 天了。下图示意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境内的运行轨迹,据此完成 1-3 题。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带范围广,热量充足 B.东西跨度小,时差小C.南北跨度大,气候单一 D.海陆兼备,交通便利2.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A.酒泉位于季风区,气候干旱 B.西昌所在地区,有肥沃的黑土地C.文昌位于热带,濒临南海 D.太原位于高纬度,地表千沟万壑3.“天和”核心舱过境轨迹中位于沿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省 B.山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2021 年 5 月 11 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下图示意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数据(未包括港澳台数据),据此完成 4-6 题。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数据(未包括港澳台数据)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数量(亿人) 年增长率(%) 0-14 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城市 乡村第六次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49.68 50.32第七次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63.89 36.114.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我国( )A.总人口数量减少 B.少儿人口比重下降C.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D.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均衡5.我国 2016年“二孩”、2021年“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B.优化人口年龄结构C.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D.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6.据此推测我国即将崛起的行业有( )A.养老保健 B.户外探险 C.婴幼保育 D.汽车制造2024 年 11 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三亚举办。据此完成 7-8 题。7.擅长传统体育项目摔跤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8.下面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朝鲜族同胞说:“我们在那达慕大会上表演赛马。”B.壮族同胞说:“月色下,草原上,我们跳起了孔雀舞。”C.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D.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诗仙”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示意李白行走足迹,据此完成 9-10 题。9.李白的足迹大多在我国的( )A.秦岭淮河以北 B.地势第一级阶梯C.东部季风区 D.少数民族聚集区10.图中①、②两座山分别是( )A.祁连山、大兴安岭 B.秦岭、巫山C.横断山脉、太行山 D.阴山、南岭冬半年全国多个省市常常遭遇寒潮速冻。下图示意某年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 0℃线)进程,据此完成 11-12题。11.影响此次我国冰冻线推进过程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因素 D.冬季风12.下列应对寒潮的措施合理的是( )A.做好保暖用品储备 B.无防护下木炭取暖C.上山游览美丽雪景 D.冰面骑行、公园溜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黄河保护法。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及“黄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 13-15 题。13.黄河(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B.自西向东注入渤海C.中游流经内蒙古高原 D.下游河段支流众多14.“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 C.流速慢 D.有凌汛15.下列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河流断流—限制排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3 个小题,共 35 分。)16.(11分)【探究发现】探究名称:中国景观大道—318 国道探究资料:资料一 318 国道东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则的樟木镇,全程 5476 千米。该国道经过上海、江苏、四川、西藏等八个省份,沿途自然风景绮丽壮观,人文景观丰富多样,被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资料二 318 国道路线示意图。探究思考:(1)说出 318国道起点城市的简称及终点省区聚居的主要少数民族。(2分)(2)在 318景观大道沿途可观赏到“鱼米之乡稻花香”、“紫色土壤天府国”、“日照雪峰金灿灿”的不同景观,请依次指出各类景观所在地形区的名称。(3分)(3)沿 318国道从东到西,气候从高温到高寒、从湿润到干旱的变化,指出从东到西沿线的气候类型。(2分)(4)318国道沿线人口密度变化大,说出人口地理界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并简析原因。(4分)17.(12分)【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探秘长江课题资料:资料一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资料二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年发电量可达 800 至 1000 亿度;2023 年累计拦洪总量超过 2000 亿立方米,扭转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三峡显著改善了长江上游航道条件,还具有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资料三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料四 长江水系图、长江流域气候资料图。课题思考:(1)从地形地势方面简析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说出三峡两方面的综合效益。(3分)(2)结合长江流域气候资料,从流量、结冰期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4分)(3)长江中游河段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同学们在分析其原因时,采取了知识结构图的办法。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选项将结构图补充完整。(3分)A.降水集中 B.围湖造田 C.河道弯曲(4)针对长江流域的问题,请你提出一条治理的合理化建议(2分)18.(12分)【地理研学】研学主题: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研学背景:我国疆域辽阔,山河壮丽,地形多样,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海某中学设计图中 abc 三条路线,利用暑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研学资料:研学活动路线示意图(图 1)和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图 2)。图 1 图 2研学思考:(1)指出 a、b、c三条路线中,穿过三级阶梯的路线;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方面的影响。(4分)(2)沿着 b线路,同学们可以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据此推断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唐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指出诗中“春风”代表的含义。(2分)(3)如果夏季想去避暑,指出①②③④中应该选择的地点;并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的原因。(2分)(4)指出暑期研学期间,①②两地的温差与冬季相比,温差的大小差异;说出此时①②③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