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政治试题2024.11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父耕原上田,子断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选自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田家》,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①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③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主要目的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显著的停滞与动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严重的资本过剩问题,经济增长率连年下降,再也没有回到过二战后二十年“黄金年代”的水平。各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频繁爆发,而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手段又难以长期缓和矛盾,只能将更严重的矛盾和危机延迟到未来。这些迹象均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已经严重激化,再也无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增长体制”。这意味着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③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④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为革命作了准备的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即空想社会主义者),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做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B.永恒理性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C.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无法通过理性手段解决D.无产阶级反对用理性的方式解决当今社会基本矛盾高一政治试题第1页共8页4.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由此得出①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③改革开放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守正创新自信自立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温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中国化”。对上述讲话内容,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要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③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三大改造”的成功莫定了坚实的基础④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工业化的共性与我国工业化个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贡献有①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步走”发展战略②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④总结“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方面伟大成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国际权威民调机构数据显示,与西方一些国家人民对政府超低满意度不同,中国民高一政治试题第2页共8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政治试题答案1-5 B C A B C6-10 C B D B A11-15 D C A A B16.(1)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分)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2分)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分)(2)①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2分)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分)③这一新变化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和现实意义。(2分)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坚持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17、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用以指导实践牢记初心使命。(3分)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使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3分)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以自我革命锻造领导核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或“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3分)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分)18、(1)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3分)②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分)③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3分)(2)①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提振企业市场信心。(2分)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助力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能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2分)③政府要通过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强化对市场主体全过程公正监管,规范平台企业合法经营。(2分)④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营造健康的市场体系。(2分)⑤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1分)19、示例;我们正处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 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政治答案 2024.11.docx (教研室提供)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