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教学目标1.通过“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进一步练习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4. 通过电磁铁的应用介绍,向学生渗透STS的思想2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电流的磁效应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通电线圈磁性强弱的因素;并介绍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电生磁”现象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较抽象,所以要掌握好本节内容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同时本节内容中的实验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电磁铁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重点难点1.通电线圈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意识和方法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二节 电流的磁效应(第2课时)引言:将两块电磁铁接在7.5V的电路上,相互吸在一起,分别让几个学生上来拉(其中最后一位学生拉时切断电路),看谁的力气大。21教育网问:为什么前两位同学拉不开,而最后一位同学能拉开呢?新授:一.提出问题;:问: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动手做一个具有磁性的线圈呢?如果有大家根据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四人小组,提供器材:干电池、匝数不同的线圈2个、开关、导线若干、大头针若干)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提出几个有阶梯的问题:①你是怎么知道你们做的线圈有磁性?②你做的线圈能吸引几枚大头针?③通电线圈吸引大头针数目不一样,说明了什么?④影响通电线圈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猜测:通过各组实验中通电线圈吸引大头针数目不同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学生讨论并回答:可能有:是否带铁芯、电流的大小、螺线管长度、导线的粗细、线圈的匝数…………老师归纳:是否带铁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其余的猜测可让学生课外去完成)三.设计方案:针对三个猜测进行探究。探究1:磁性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设计简单记录表格;小组代表发言,其它组的学生同学作评价;老师小结归纳,并选出最佳方案。①设计电路:②记录表格:铁芯(有、无)吸引大头针数目(枚)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四.实验:根据选用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五.结论:由探究1得出:插入铁芯,线圈的磁性大大增强探究2: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方法同上)有了第一次的探究,后面两个探究方案、实验过程、结论的得出就轻车熟路了。设计的电路、表格和结论如下:记录表格:电流(大、小)吸引大头针数目(枚)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由探究2得出: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强,线圈磁性越强探究3:磁性与线圈匝数多少的关系:设计电路:记录表格:匝数(多、少)吸引大头针数目(枚)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由探究3得出:电磁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磁性越强六.总结:由探究1、2、3得出结论:通电线圈的磁性强弱与线圈中是否有铁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因素有关。七.电磁铁:一个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通过看录像引出:与永磁铁比较,电磁铁的优点:电 磁 铁 的 优 点磁性的有无通断电磁性的大小改变电流大小磁极的极性改变电流方向七.拓展与应用:1.电磁起重机2.电磁式门铃:演示电磁式门铃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门铃结构图片介绍门铃原理。练习:如下图,当滑片在变阻器中间的某一位置时,比较A、B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当滑片向右滑动时,A电磁铁的磁性与原来相比如何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小结:你在这节课中有何收获?作业:课后巩固:作业本 电流的磁效应(二)课外查阅:磁悬浮列车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