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课题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汉族民歌》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参与、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民歌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的民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 本课着重学习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号子、山歌、小调,重点聆听劳动号子,感受其在方言、旋律、节奏、歌词、唱腔等音乐要素方面的特点,从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音乐要素对于音乐情绪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基于先前的学习经验,学生在学习本课汉族民歌时,会懂得应着重聆听歌曲的个别音乐要素,如:方言、旋律、节奏、歌词、唱腔等,从而判断汉族民歌三大体裁各自的特点,并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会汉族民歌的部分唱段。 但我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欠佳,从小并未接受过完整的、系统性的音乐学科的学习,多数人无法做到视谱演唱,因此音准较差,难以准确的表达一首歌曲,且羞于表达、难以调动使之参与到歌曲的表现表演当中。 基于以上学情,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设计的活动用到的歌曲都是易于表达、便于演唱的歌曲,以便学生更好的参与体验,且以感受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弱化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学习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重点聆听劳动号子,感受其在方言、旋律、节奏、歌词、唱腔等音乐要素方面的特点,从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的目标。 (二)、艺术表现: 通过对作品音乐情绪的感受体验、对主题的演唱、对方言腔调的模仿,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会汉族民歌的部分片段。 (三)、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和了解民歌,理解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进而对民歌肩负起传承保护、继承发扬的文化重任。重难点 通过重点聆听劳动号子,感受其在方言、旋律、节奏、歌词、唱腔等音乐要素方面的特点, 从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的目标。评价任务 通过聆听川江船夫号子,总结劳动号子的概念,并演唱《打夯歌》感受号子在方言、旋律、节奏、歌词、唱腔等音乐要素方面的特点,以及聆听山歌和小调从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的目标。(目标一) 创编《抬桌子号子》、模唱《槐花几时开》、《墙头记》的部分唱段,通过对主题的演唱、对方言腔调的模仿,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会汉族民歌的部分片段。(目标二) 通过教师对三首歌曲的讲解与范唱,学生可以理解到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进而对民歌肩负起传承保护、继承发扬的文化重任(目标三)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歌唱导入,通过演唱一首“劳动号子”并设问:“本课要重点聆听哪一种体裁的汉族民歌?”导入本课主题。 学生活动 判断教师演唱的是汉族民歌三大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当中的哪一种?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和教师范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其视听,使之快速进入融洽愉悦的学习状态。环节二:新授教师活动 一、明确单元及本课学习目标 讲解大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劳动号子(号子)【重点环节】 (一)新授 1. 和学生一起观看生活中真实场景下的“劳动号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劳动号子的概念。 2. 欣赏非遗传承人杨兴勇演唱的“川江船夫号子”,并讲解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3. 教师讲解劳动号子的种类,并与学生一起欣赏工程号子当中的《打夯歌》。 4. 讲解《打夯歌》,并范唱、教唱。 (目标三) (二)讨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探讨如何重新填词,编创一首《抬桌子号子》。 (三)编创【难点】 引导学生,创编出有“巩义”本地方言特色的歌词,突出“方言/歌词”这一音乐要素对于音乐情绪情感表达的重要性。(目标一) 表演 【难点】 四人为一组,任选一组边抬桌子边演唱《抬桌子号子》,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劳动号子的“功能性”、“协调性”等特点。 纠正改良再次呈现,并突出“全员参与”的活动性。(目标二) 山歌 1. 聆听《槐花几时开》判断其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2. 讲解“山歌”的特点。 3. 用四川话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目标一) 4.讲解歌曲《槐花几时开》。 (目标三) 5. 教唱母女对话的乐句。(目标二) 6. 以该曲为例,讲解“民歌”的即兴性等特点。 四、小调 1. 观看一首河南的民间小调《墙头记》。(目标一) 2. 总结小调的特点。 3. 聆听小调“雅”的歌曲《姑苏风光》 五、总结 思考:当代音乐应该如何发展创新,才能经久不衰?(目标三) 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学习传统音乐,因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是当代音乐发展创新的源泉,离开传统音乐的沃土,那发展创新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作为00后的你们,就更应该肩负起传承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为民歌栽种半亩花田,让它藏于世俗人间。”学生活动 一、明确单元及本课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明确本单元课题的地位与作用。 齐读学习目标,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劳动号子(号子) (一)学习 【重点环节】 观看川江边拉纤的船夫,并与教师一起总结劳动号子的概念。 观看非遗传承人杨兴勇现场演唱的“艺术化”的“川江船夫号子”,并在教师的讲解中明白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学唱《打夯歌》。 (二)讨论 探讨如何重新填词,编创一首《抬桌子号子》。 (三)编创 【难点】 重新填词,创编出有“巩义”方言特色的歌词。 (四)表演 【难点】 1. 四人为一组,边抬桌子边演唱《抬桌子号子》。 2. 根据教师的建议并融入个人的想法呈现二度创作后的《抬桌子号子》。 山歌 1. 思考《槐花几时开》这首歌曲,是“山歌”还是“小调”? 2. 用四川话朗读歌词。 3. 学唱母女对话的乐句。 【难点】4. 两人一组,左手边的学生扮演母亲,右手边的学生扮演女儿,对唱两句乐句。 四、小调 1. 观看河南民间小调《墙头记》。 2. 总结小调的特点。 总结 思考:当代音乐应该如何发展创新,才能经久不衰? 设计意图课程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编创与表演中内化理论的学习。活动突出全体性,有小组的展示,同时也兼顾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板书设计 《汉族民歌》 一、劳动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工程号子 二、山歌 三、小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搜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代表性的歌曲,并总结该民族民歌的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