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秋学期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D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A D A D C B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A D C
24.(1)扇顶颗粒物较大,扇缘颗粒物较小(2 分);扇顶流速较快,流水的搬运作用较强,颗
粒物较大,扇缘流速较慢,流水搬运作用较小,颗粒物较小(4 分)。
(2) 冲积扇扇顶物质粒径大,下渗水量大(2 分);冲积扇海拔较高,流水难以切穿(2 分)。(3)
导致湿地萎缩,湖区生态环境退化(2 分);蓄水量减少,裸地露出,增加当地风沙危害(2
分);水体矿化度上升,影响甚至威胁现有水生生物生存(2 分);水面减少,对当地局部气
候的调节功能减小(2 分)。
25. (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2 分);圣克鲁斯
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2 分);
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2 分);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
成层,不易扩散(2 分)。
(2)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2
分);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
(2 分);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
减少(2 分)。
(3)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2 分);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
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2 分)。
26. (1)夏季风强劲,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2 分);台风(热带气旋)登陆频繁,带来水汽
多(2 分);受西部、北部山地抬升,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2 分)。
(2)大清河上游地区处于太行暴雨中心,降水量大;多条河流在涿州汇合,带来的洪水量
大;上游地区缺乏大型水利枢纽调节洪水;上游多山地,流速快,汇水速度快,涿州地段地
势平坦,流速慢,泄洪速度慢。(任写三点得 6 分)
(3)滑坡,泥石流(2 分)。理由:此次暴雨中心位于山地地形区,地表起伏大,河谷多;
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地表多碎屑物质;人类活动多,对地表的破坏严重。(任写两点
得 4 分)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2024 年秋学期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 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
3.本试卷满分为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2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东南方向,有“南国蓬莱”之称。国内一
摄影师常到此地拍摄风景,左图为湄洲岛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右图为该摄影师历时数月于 2024 年 7
月 22 日(农历六月十七)拍摄的月亮在妈祖庙后方升起时刻的唯美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摄影师拍摄月升美图的这一天,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
A. B.
C. D.
2.摄影师拍摄右图照片时,摄像机位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
A.甲方向 B.乙方向 C.丙方向 D.丁方向
1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2024 年 6 月 9-15 日,形成于西北的气团持续向东移动,并受强大稳定的大陆暖高压脊控制,
以冀、鲁、豫为中心的高温地区迅速发展并波及京、津等地。下图示意此次高温天气主要影响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5°
太原 天津
石家庄
济南
35°
郑州
3.此时,造成石家庄和太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貌
4.图示高温地区气团性质及风力( )
A.暖湿 强 B.暖湿 弱 C.暖干 强 D.暖干 弱
5.该轮高温天气( )
A.导致低洼地区淋盐明显 B.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
C.利于华北地区小麦收获 D.增加沙尘暴发生频率
甲湖泊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湖泊,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区域位于伊朗北
部,年均降水量超过 1000 毫米。据预测,21 世纪 60 年代甲湖泊区域将全部变为沼泽。下图示意甲
湖泊流域位置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湖泊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蒸发 D.地表径流
2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7.到 21 世纪 60 年代,甲区域将全部变成沼泽,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暖湿化 ②人口增加 ③过度放牧 ④降水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推测与目前相比,21 世纪 60 年代的甲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更多 B.蒸发量更大
C.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D.补给地下水更多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洋山河大峡谷的溶洞内,有一枚“荷包蛋”石笋(图)。黄澄澄的“蛋黄”
为水中的硫化物沉淀,由中心向周围颜色越来越浅,与外围的碳酸钙“蛋清”融为一体。经专家考
察发现,这枚“荷包蛋”是被流水侵蚀后留下的石笋根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独特的洞穴地质
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蛋黄”颜色由中心向周围的变化说明( )
A.洞顶滴落的水从周围向中心流,含硫化物逐渐增多
B.洞顶滴落的水从中心向周围流,含硫化物逐渐减少
C.洞底渗出的水从中心向周围流,含碳酸钙逐渐增多
D.洞底渗出的水从周围向中心流,含碳酸钙逐渐减少
10.形成这枚“荷包蛋”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A.流水侵蚀石笋变矮→流水沉积形成石笋→硫化物沉淀形成蛋黄
B.流水沉积形成石笋→流水侵蚀石笋变矮→硫化物沉淀形成蛋黄
C.流水沉积形成石笋→硫化物沉淀形成蛋黄→流水侵蚀石笋变矮
D.硫化物沉淀形成蛋黄→流水沉积形成石笋→流水侵蚀石笋变矮
11.“荷包蛋”石笋的形成说明( )
A.地下水酸碱性发生变化 B.气候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C.可溶性岩石较为单一 D.溶洞内水汽较为充足
3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其气象和环境深受山谷风和城市风影响。下图示意太原
市气象站点及海拔分布,其中尖草坪、小店气象站分别位于主城区的西北部和南部。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2.太原市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
A.尖草坪东部有一凹陷洼地 B.区域内高差超过 900m
C. 地形三面环山,呈簸箕形 D.西坡较东坡坡度略小
13.太原市山谷风主要风向是( )
A.白天偏北风,夜间偏南风 B. 白天偏东风,夜间偏西风
C.白天偏西风,夜间偏东风 D.白天偏南风,夜间偏北风
14.受山谷风和城市风叠加效应影响,早晨、傍晚山谷风转换时间明显延后的站点分别是( )
A.a、b B.b、a C.a、c D.c、b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 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
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称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 年 3 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处洼
地内发现了高达 72.4 米的望天树,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我国同纬度多数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从洼地内发育雨林主要得益于( )
A.夏季降水较多 B.夏季气温较高 C.冬季降水较多 D.冬季气温较高
4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16.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 )
A.土层薄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土壤黏重
17.图中所示“最高树”出现的必备条件是该峰丛洼地( )
①生物多样性高 ②地形相对封闭 ③太阳辐射强 ④相对高差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湘西处于我国地貌二、三级阶梯转折线南段,是云贵高原边缘低山与中山结合带。该区域构造
运动和流水侵蚀等作用复杂,在高原边缘广泛形成具有多种切割形态的古夷平面,表现为台地与峡
谷地貌的紧密交互。图为“湘西洛塔-召市地区地质概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洛塔台地属于(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19. 洛塔台地东西两侧地层宽窄差异较大,主要是( )
A.侵蚀力不匀 B.挤压力不均 C.升降度不一 D.风化度不齐
20. 洛塔台地经历多期构造作用,具体表现为( )
A.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流水侵蚀→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1949 至 2023 年,共有 127 个台风曾从不同方位登陆台湾。2024 年第 3 号台风“格美”7 月
25 日 0 时前后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登陆前走出逆时针转圈的轨迹。台风移动路径一般受剔热带
高压带位置、地形、洋面温度、台风结构等因素影响。图左示意台风“格美”经过台湾的移动路径。
图右示意“格美”卫星云图。完成下面小题。
5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21.台风登陆台湾岛频次最多的方位是(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22.台风“格美”登陆台湾岛前,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的原因可能是( )
A.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西引导加强: B.台风结构松散缺少漩涡风雨区
C.洋面温度较高增强大气对流运动 D.中央山脉南北延伸阻挡其北移
23.绘制台风“格美”移动路径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共 3 大题,满分 54 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8 分)
蒙古奥罗格湖地处奥罗格盆地腹地,湖盆宽且浅。戈壁阿尔泰山北麓诸多山地河流向北流入
奥罗格盆地,在出山口发育一系列冲积扇。在地质历史时期,奥罗格盆地气候反复变化,奥罗格湖
面积变化幅度极大,冲积扇剖面呈现水力沉积和风力沉积交替的形势。气候变化以及冲积扇的发育
最终导致大约 1.5 万年前戈壁阿尔泰山诸河无法汇入奥罗格湖,散流在扇面上逐渐消失。近些年来,
奥罗格盆地气候呈暖干化,奥罗格湖水位有所下降。如图示意奥罗格盆地的位置和地形。
(1)描述戈壁阿尔泰山北麓冲积扇群的形态特征,并简述其特征的成因。(6 分)
(2)冲积扇的发育对戈壁阿尔泰山诸河无法汇入奥罗格湖起到重要作用,试分析原因。(4 分)
(3)简述近些年来奥罗格湖水位下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8 分)
6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 1000 千米的赤道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
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
季(1-5 月)和凉季(6-12 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 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
的东南坡海拔 400 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
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
成了不同的威胁。左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右图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8 分)
(2)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6 分)
(3)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植被的威胁。(4 分)
7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2023年 7月 29日 8时至 8月 1日 7时,京津冀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70多个小时的“狂
倾倒”,局地累计降水量达 650毫米至 1003毫米,给北方地区带来严重的损失。
材料二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暴雨形成示意图,海河水系图及涿州水系图。
(1)从降水形成的条件分析此次暴雨形成的原因。(6 分)
(2)在此次强降水中,河北涿州遭受重大洪涝灾害,请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在发生暴雨洪涝的同时,京津冀地区还要注意防范哪些次生灾害?并说明理由。(6分)
8 / 8
{#{QQABbYqAogCIAAIAAQgCEQVgCEEQkhECAYgGhAAAIAAAyA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