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25 CBBCB DDBBC ADBDD ABCBD ADBAB26.(1)③(2)火 木 小行星(3)太阳 地球 水星和金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每空2分,共16分)27.(1)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2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弱,地表水容易流失。(2分)(2)岩溶地貌区地表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且多裂隙发育,因降水较多,地表水强烈溶蚀下渗形成地下河;(4分)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4分)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模塌陷,形成天坑。(4分)(1)甲乙丙丁 地面受热不均 (4分)略(2分)甲 晴朗 甲(6分)乙(2分)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气压差更大(4分)济南一中 2024级高一地理期中限时训练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蚂蚁星云,因在地面望远镜下观测其外形酷似蚂蚁而得名,是一个位于矩尺座的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3000—6000光年。如图示意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2题。1. 蚂蚁星云直属的天体系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与地球相比,蚂蚁星云( )A. 体积、质量相对较小 B. 物质组成密度较小C. 由恒星和行星构成 D. 大气的含氧量更高2019年12月26日午后,天空上演2019最后一出天文大戏——“日偏食”。我国各地均可观测该景象。下图为青岛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图片及太阳系部分天体轨道示意图。完成3-4题。3. 本次“日偏食”现象发生时,月球可能位于 ( )A. P B. Q C. S D. R4. 当月球位于R位置时,地球上能观测“月掩行星”现象的是( )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比邻星第 1 页 共 8 页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完成5-6题。5. 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 )A. ①区 B. ②区 C. ③区 D. 全部区域6. 有关太阳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B. 太阳辐射能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C. 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重要能源D.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等。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完成7-8题。太阳辐射强度(W/m )7. 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曲线④8. 城市③在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 伏旱天气,晴天多C. 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 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第 2 页 共 8 页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和某地自然景观图,左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球内部圈层,完成9-10题。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①和②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B. ②③之间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C. 地震波在②和③层之间传播速度减慢,直至为零 D. ③层物质呈固态10.在上面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A. 瀑布 B. 岩石 C. 森林 D. 大气2024年9月18日20时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 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左图为合肥市民在手机APP上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右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12.运用手机、电视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①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 ②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③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 ④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第 3 页 共 8 页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 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在图示甲时期A.被子植物较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14. 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总体比较干冷 B.总体比较暖湿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15-16题。15. 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A. 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 B.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 纬度越低,厚度越大16. 由材料及图可得出( )A. 大气对人类的影响是相对的 B. 平流层臭氧对人类健康有害C.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臭氧 D. 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平流层第 4 页 共 8 页下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右为无锡市2019年12月8日与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18. 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减弱, ④增强B. ②减弱, ③增强C. ②增强, ③减弱D. ①增强, ④减弱下图是地冰花景观,也称“霜柱”,是当气温低于0℃时,在风小、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水汽从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凝结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19. 我国地冰花发育最为普遍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其最容易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和时间是 ( )A. 晴朗的白天B. 晴朗的夜晚C. 多云的白天D. 多云的夜晚下图为四幅常见地貌景观图,完成20-21 题。20. 上图所示的景观中,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第 5 页 共 8 页21. 与图②所示地貌景观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黄土高原的黄土 B. 桂林山水的峰林C. 长江口的三角洲 D. 新疆的风蚀城堡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完成22-23题。22.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主要原因是秸秆( )A.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 使云层释放的大气逆辐射增加C. 使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 使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弱23.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主要是因为土壤( )A. 冻结时间较迟 B. 获得光照较少 C. 水分蒸发较弱 D. 水分含量大2024年8月,小强随父母到海滨城市威海度假,发现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发生变化。 图8为“威海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 上图序号中能表示小强夜晚在海边感受的风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25. 下列现象的形成与材料中海陆间的大气运动形成原理相似的是A. 霜重见晴天 B. 城市的热岛环流 C. 瑞雪兆丰年 D. 晴天昼夜温差大第 6 页 共 8 页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6分)(1)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是 星,⑤是 星,在它们之间存在一个 带。(3)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中相邻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相邻最远的两颗行星是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km。猴子沟风景区主要景观有峡谷、沟谷、峰林、天坑、洼地等,岩溶地貌分布广,土层薄,植被稀疏,地表水缺乏。下图为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1) 分析猴子沟风景名胜区地表水缺乏的原因。(4分)(2) 据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说出天坑地貌形成的过程。(12分)第 7 页 共 8 页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图1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图1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热力环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4分)(2) 用箭头画出甲乙丙丁之间的热力环流。 (2分)(3) 若图1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一般情况下,甲地为 (晴朗/阴雨) 天气,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 。 (6分)(4) 图2中风力最大的是(甲、乙、丙、丁) ,判断理由是 。 (6分)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期中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