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南一中 2022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 15 题 , 45 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 2800 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11:00 至 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 天敌数量 C. 太阳辐射 D. 食物数量2. 北京时间 15:00 左右,非测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6 月 22 日 6:06 12月 23日 7:573.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12 小时和 8 小时 B.13 小时和 11 小时C.14 小时和 10 小时 D.16 小时和 8 小时4.推测该山可能是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 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 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8.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9.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3 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2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11.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3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A.I >Ⅱ >Ⅲ B.Ⅱ >I>ⅢC.Ⅲ >Ⅱ >I D.Ⅱ > Ⅲ >I15.相较于 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4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 17 分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6 分)(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6 分)(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 分)【答案】(1)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2 分);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2 分);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2 分)。(2)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2 分);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2 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2 分);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2 分)。(4 选 3 得 6 分)(3)可能减小(1 分):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2 分);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2 分)。(得出观点并写出理由。观点得 1 分,理由得 4 分)可能增大(1 分):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2 分);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2 分)。(得出观点并写出理由。观点得 1 分,理由得 4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 12 分)5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 93km,平均宽度 32km,湖水面积2339k ㎡。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 25 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4分)(2)说明呼伦湖 4 月下旬成为淡水湖的原因。(8 分)(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2 分);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2 分)。(2)4 月下旬(春季)开始,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2分);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2 分);呼伦湖水位上升(2 分),成为外流湖(排水湖)(2 分),呼伦湖湖水盐度降低,成为淡水湖。6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6 分)图 a 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 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 100 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原因。(8 分)(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8 分)【答案】(1)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2 分);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下沉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加速(2 分);地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与风向平行,具有狭管效应(2 分);湖面摩擦力小,风速大(2 分)。(2)气压北高南低,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下沉增温,高空气团性质温暖,冷空气因密度大,堆积在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谷底,下部气团性质较冷,上下气团形成逆温(2 分);莱芒湖水的蒸发为下部气团提供水汽(2 分);大气稳定,晴天多,(夜晚)辐射散热强,降温明显,使水汽易冷却凝结成云(2 分);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难以对流,云系难以向上发展,形成层状展开(2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0 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 9.图 10 分别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7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 11 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1)据图描述图中水系演变的过程。(8 分)(2)与水系演变前相比,指出水系演变后安昌河河床的变化。(2 分)(1)构造运动引起古安昌河断层线以下河段地壳隆升(2 分);(断层以下河段)古白草河的地势低,溯源侵蚀强(2 分),断层发育处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古白草河袭夺了古安昌河上游河段,古安昌河上游河段流入古白草河,白草河流程变长(2 分);安昌河流程变短(形成断头河)(2 分)。(2)(因地面隆升、流水下蚀)加剧使河床加深,坡度(比降、坡降)增大。(2 选 1 得 2 分)8济南一中 2022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 15 题 , 45 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 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 °33`S,29 °14`E)海拔 2800 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 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11:00 至 13:00 ,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 天敌数量 C. 太阳辐射 D. 食物数量2. 北京时间 15:00 左右,非测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6月22日6:06) (12月23日7:57)3 .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 .12 小时和 8 小时 B .13 小时和 11 小时C .14 小时和 10 小时 D .16 小时和 8 小时4 .推测该山可能是A .山东泰山 B .海南五指山 C .安徽黄山 D .四川峨眉山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 F 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6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 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 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 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 以 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A . 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 . 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C .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 .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8 .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 .常受干热风影响 B .土壤养分流失C . 曾被沉积物掩埋 D .遭受低温冻害9 .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 .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 .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 .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 .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3 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2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 .大气受热上升强 B .位于高压脊附近 C .位于气旋中心 D .位于锋线前方11 .未来两日, 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 .东北→西南 B .东北→ 西北 C .西南→ 东南 D .东南→西北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 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 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3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 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 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 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 Ⅰ 、 Ⅱ 、Ⅲ区年均降水量A .I > Ⅱ >Ⅲ B . Ⅱ >I>ⅢC . Ⅲ > Ⅱ >I D . Ⅱ > Ⅲ >I15 .相较于 I 、 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4A .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C .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B .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D .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 17 分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 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 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6 分)(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 据 。(6 分)(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 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 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 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 12 分)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 93km,平均宽度 32km,湖水面积2339k ㎡ 。达兰 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 25 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 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下旬,呼伦 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5(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4 分)(2)说明呼伦湖 4 月下旬成为淡水湖的原因。(8 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6 分)图 a 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 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 100 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 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 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 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6(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原因。(8 分)(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8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 10 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 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 9.图 10 分别为重组前 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 11 为重组前 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7(1)据图描述图中水系演变的过程。(8 分)(2)与水系演变前相比,指出水系演变后安昌河河床的变化。(2 分)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版).pdf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