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实验1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课标》要求学生必做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实验电 路图 注意 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导线不能交叉; (2)电压表、电流表分别调零,并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正进负出”; (3)每更换一次测量对象,在开始测量时都要进行试触电路故障分析 (1)如果实验中电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如果实验中电表指针正向偏转角度过小,说明所选电表量程偏大; (3)如果实验中电表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值,说明所选电表量程偏小操作 过程 (1)按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 (2)将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两灯泡及电源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1)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 (2)将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入干路和各支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两灯泡及电源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多次 测量 (1)方法: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目的: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数 据表格 实验 次序A处电流 IA/AB处电流 IB/AC处电流 IC/A1…………实验 次序L1两端电 压U1/VL2两端电 压U2/V电源电压 U/V1…………实验结论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A=IB=IC; (2)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1)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A+IB; (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交流与反思 在串联电路中,若测完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将电压表与A点连接的导线,接在C点处,试触后: (1)现象:电压表指针逆时针偏转; (2)原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实验改进:仅添加一个开关,不需要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的电流【例1】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甲 乙例1题图(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图乙的实物时,开关S应该处于 状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位置 A B C电流/A 0.30 0.24 0.54(4)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拓展训练】(5)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丙 丁例1题图①在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则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②小海先将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示数IA如图丁所示,为 A;再将电流表先后接在B、C两处,比较实验数据,发现 (只写表达式),初步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③小海在实验中发现两只灯泡的亮度不相同,原因是 .【例2】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甲 乙例2题图(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UAB/V UBC/V UAC/V1.4 1.4 2.8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①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4)小华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L1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互相交流,小华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的灯泡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兰州2021.22)【例3】(2021兰州B卷22题)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如图甲所示,在M、N两点之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其规格如表所示: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 0.5 0.5B 镍铬合金 1.0 0.5C 镍铬合金 0.5 1.0D 锰铜合金 0.5 0.5例3题图【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 .(2)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3)选用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4)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交流与反思】(5)实验中将金属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6)若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更换为小灯泡,通过观察 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不足之处是 .【拓展训练】(7)为了进一步探究电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按图乙接通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再用酒精灯对钨丝加热,会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8)[生活实践]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输电线换成较粗的输电线,这样输电线的电阻 ,从而可以 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建议用时:10 min)命题点1 电荷、摩擦起电(兰州5年3考)1.(2024省卷)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带了 ;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 .2.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2019兰州)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用它去接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此时验电器带电,该过程中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4.(2024兰州16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火花放电在干燥的冬季,如果一只猫在你的身上蹭来蹭去,那么在猫毛和你的身体间就会有电荷的转移,你的身上就会聚集一定数量的负电荷.这些负电荷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地面等物体慢慢导走.但是,如果你不等待,立即将手指靠近水龙头,就会出现令人难受的电火花,手指上就会有针刺般的疼痛感,这是由火花放电引起的.如果你拿着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靠近其他金属体,就会避免疼痛.如果你在干燥且黑暗的环境里抚摸猫,不但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还会看到火花.请注意,你抚摸过猫毛的手指千万不要立即靠近猫的鼻子,以免产生火花放电,让猫受到惊吓而攻击你.(1)在放电的过程中,电子是从 (选填“手指飞向水龙头”或“水龙头飞向手指”).(2)请你解释抚摸过猫毛的手指靠近猫鼻子时,容易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命题点2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兰州5年3考)5.(2020兰州17题第一空)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十G,5G芯片是由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6.(2019兰州)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如图所示,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约为0.335 nm的二维碳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二维碳膜的厚度为m,按照导电性能划分,它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第6题图命题点3 电阻 变阻器7.(2023 福建)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使用时移动滑片,改变的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A.材料 B.横截面积 C.长度 D.电流方向8.(2024兰州17题1空)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Ω.第8题图命题点4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兰州必考)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灯泡L1、L2的连接方式是 联,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A.第9题图1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 V,电压表V的示数为4.5 V,则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V,灯L2两端电压为 V.第10题图核心考点 精讲练①转移 ②吸引 ③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⑤正电荷 ⑥1×10-3⑦1×103 ⑧串 ⑨并 ⑩调零 试触 正 负 0.02 0.5 1.4 1.2 阻碍 1×103 1×103长度 横截面积 长 小 长度最大阻值 最大电流 电流 电压最大 相等 I1+I2 U1+U2 相等重点实验 攻关练例1 (1)断开 (2)如答图所示 例1题答图(3)IC=IA+IB(4)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5)①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②0.12 IA=IB=IC③两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合理即可)例2 (1)对电压表进行调零 (2)L2断路(或L1短路)(3)①等于 ②相等(4)不能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相同例3 (1)电流表的示数 转换法 (2)长度(3)横截面积 (4)A、D (5)错误 没有控制导体的长度不变 (6)小灯泡的亮度 当电路中电流变化不大时,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 (7)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丝的电阻增大 (8)减小 减小兰州真题 随堂测1.电(或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负 得到3.吸引 正 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4.(1)手指飞向水龙头 (2)带电体靠近导体时,更容易发生放电现象5.半导体 6.3.35×10-10 导体 7.C8.2 835 9.并 3 0.1 10.4.5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