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二框
8.敬畏生命
敬畏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
“畏”指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谨慎 对待生命。
道德修养:通过案例分析感受生命的坚强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学会善待身边的人,珍爱他人的生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意识:通过认识到生命最宝贵,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悟生命之珍贵
01
巴勒斯坦代表安理会发言,你们已经习惯我们的死亡吗?
2024年10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公开会。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在会上向安理会成员发问:“难道我们的鲜血低贱吗?我们的平民不值得保护吗?我们的生命不神圣吗?你们已经习惯于我们的死亡了吗?你们已经习惯于以色列总理无视、侮辱整个世界却还期待获得支持了吗?”
最新数据显示,本轮冲突夺去了4万多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其中1.6万多名是儿童;超过1.7万名儿童至少失去父母中的一方;3500名儿童因营养不良和缺乏食物而面临死亡风险。加沙9.8万余名伤者中,儿童占据了很大比例。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无辜的生命。
思考: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以色列的封锁和包围给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境,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品、水和医疗援助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然而,逆境并未摧毁他们的毅力,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无比的韧性,通过各种方式抵抗这种封锁和包围,尽力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一些人开始自给自足,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他们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从废墟中挖掘出生命的希望。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他们利用废墟和残骸,建立起了临时住所和避难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此外,他们还利用各种方式与外界联系,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困境。通过社交媒体和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这场人道主义危机的严重性。他们的声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激发了全球公众的支持和同情。在这个困境中,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寻找生存的可能。
坚韧不拔!巴勒斯坦人在逆境中抗争,在封锁包围中求得生存!
巴勒斯坦人民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何种特性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践生命之智慧
01
“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稻盛和夫
“每个人哭着来到世界,最后又哭着离开世界。”
——林清玄
思考:有没有人能一直长生不死,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如何看待生与死?
“人固有一死。”——司马迁
看名言,悟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中国捐款100万美元,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食品援助
2024年4月17日,联合国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发出总额为28.22亿美元的紧急募捐呼吁,筹得的资金将用于解决加沙地带和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300多万人的最紧迫需求
自2024年5月初以来,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向加沙逾59.5万人提供了粮食;
2024年6月1日,大量中国网友纷纷向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转账捐款,希望能为远在加沙的儿童们送去一份温暖;
10月14日,欧盟宣布将对加沙的人道援助提高到7500万欧元(约7880万美元),并将与联合国机构等合作确保援助物资到达有需求的人。
10月16日,英国将提供1000万英镑(约1218万美元)援助资金支持巴勒斯坦人民。
10月16日,沙特宣布将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捐资200万美元,支持其应对巴勒斯坦难民发展和人道主义需求。
10月16日,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表示,中方正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分别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解决加沙地带食品、医疗、居住等紧急需求。
10月20日,德国宣布为加沙平民提供5000万欧元(约5296万美元)援助,用于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德国外交部还表示准备派遣医疗队进入加沙地带。
爱心接力
思考:以上世界各国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什么体现?
小组讨论:
1.分享你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对他人生命关怀的事例。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经历战争的加沙难民做些什么?
讨论要求:
1、每4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出一位记录员,记录本组同学的意见。
2、在小组代表分享结束后,其他组员可以再补充。
3、讨论时间限时3分钟。
我们在行动——关爱、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心捐款
为灾区祈福
参加志愿活动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成语解释:“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样。
2012年,中国政府向巴勒斯坦提供100万美元援助。
2016年,习近平主席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人民币(约759万美元)援助。
2018年,中国向巴勒斯坦提供1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同年,习近平主席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1亿元人民币(约1500万美元)援助。
2019年,中国向巴勒斯坦政府提供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2020年,中国向巴勒斯坦捐赠两批抗疫医疗物资,并向巴勒斯坦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
2021年,中国向巴勒斯坦援助10万剂新冠疫苗,
2022年,中国联合埃及向加沙地带援助50万剂新冠疫苗,并派遣医疗专家组。
思考:中国政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救助巴勒斯坦人民,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中国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生命
金钱
等身外之物
辨析:生命和金钱,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
VS
每个人的生命者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健康是1,其他所有东西,譬如名誉、金钱、友情、地位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才越多越好。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东西再多也是0 。
1
000000000···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思考:有何感想?这对我们敬畏生命有何启示?
2024年7月26日以来,受台风“格美”影响,湖南郴(chēn)州多地遭受暴雨。尤其是资兴市,雨量之多、强度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历史罕见,全市13个乡镇均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最大降雨673.9毫米,突破了历史极值,是湖南首次记录的24小时600毫米以上极端暴雨。 受其影响,地处大山深处的八面山乡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断,八面山乡10个村子中有8个村子失联。
7月29日早上,消防、武警和蓝天救援队组成十个救援小组,徒步向八面山乡各村挺进,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也在加紧抢通道路。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敬畏生命
悟生命之珍贵
(为什么)
践生命之智慧
(怎么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关爱他人的生命
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1.(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2023年12月甘肃省积石山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入震区营救被困群众。此举传递出的生命观是( )
①珍视生命
②敬畏生命
③轻视生命
④守护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2024:云南.中考真题)
2024年5月,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发生后,有人不惧危险成功拦截多辆行驶中的车辆,有人奋不顾身救起多名伤员……他们的行为( )
①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②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
③体现了见义勇为的责任担当
④自觉履行了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
小杰在学校午休期间,趁同学思思起身之时,偷偷将其椅子向后拉离,导致思思坐空,与座椅发生碰撞,致使其视神经挫伤。法院判决小杰及其父母向思思赔偿各种费用10万余元。这一案例告诫我们要( )
①学会包容他人 ②敬畏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③树立法治观念 ④以礼待人,消除矛盾隔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2023年9月13日,一名小孩头部被防盗网卡住,身体悬在半空。危急关头,市民黄志春爬上二楼防盗网,头顶小孩双脚,为成功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黄志春被授予“广东好人”称号。他的行为体现了( )
A.爱岗敬业的品质
B.敬畏生命的态度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惩恶扬善的追求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