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共筑生命家园新知导入: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类福祉,珍爱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6.2 共筑生命家园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2.通过故事赏析、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等活动,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作斗争;3.通过学习,懂得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学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81—88,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阅读下列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art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月6-7日西班牙森林火灾2024年上半年全球因特大洪水、极端风暴和两次地震造成的总损失约为1200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北美地区由强雷暴引发的龙卷风和冰雹,该地区的总体损失高达600亿美元。在南美洲,巴西在4月和5月都遭受了严重洪灾,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70亿美元。今年5月,德国遭遇了严重的暴风雨及洪灾,总体损失达50亿美元。世界多国发生暴雨4月9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严重洪灾。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土水氧气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人类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解p81-82五条全球极端高温2022年7月全球极端气温肆虐已造成超过1700人死亡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重庆山火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猴痘扩散蔓延新冠疫情反复四川泸定地震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新发展理念】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中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协调创新共享开放绿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对外开放国策、倡议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富裕、打赢脱贫攻坚战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P83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理念) P84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笔记(重点)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笔记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P83 ②P84 ③P87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2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2最后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究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与思考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两条路有什么不同?第一条富起来的道路第二条富起来的道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结果:富裕带来环境的恶化,富裕不长久,发展陷入困境。结果:建设美丽山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①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余村发展经验思考: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第一次致富之路第二次致富之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余村的致富之路两条道路不同践行理念不同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 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绿色惠民、绿色富民。思考:余村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说明应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思考:海绵城市的建设启示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应该怎么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海绵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矛盾?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3)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清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③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课堂笔记走近余村的故事探究与思考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第一次富起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第二次富起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③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课堂笔记余村的前世余村的今生思考:浙江安吉余村的前世今生,说明该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理论:基本国策: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两型”社会:科学理念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在全民义务植树、重点生态工程等推动下,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材料表明(B)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的发展共识②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③增加森林覆盖率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④我国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留住乡愁的生命家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浙江余姚,志愿者通过课堂讲解、长卷绘画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在广东深圳宝安区,生态游学、“邮包伴侣”等活动精彩纷呈,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这些做法(B)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 ②能够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③表明美丽中国已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④有利于传递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B( )3.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②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主人,我们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无能为力的③人类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④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4.为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月饼和粽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将于8月15日起实施,这体现了( )A.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C.宪法的核心价值 D.文化最深层的内核5.近年来,赣州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生态经济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如脐橙、蔬菜、油茶三大主导产业优势,形成了以会昌“指尖农业”,上犹“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新模式。这表明赣州( )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③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BD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它有利于(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②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③激发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④倡导公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此类环保标语现在到处可见。这说明( )①自然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②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④要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CD8. 我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以来,城乡环境日新月异,但一些地方生活垃圾管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垃圾随处堆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对生活垃圾采取简单的“焚烧+填埋”的处理方式。(1)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办法。(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某校团委开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环保大讨论。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造成问题的原因:环保意识淡薄、法律不健全、缺乏宣传和监管等;解决办法:①: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③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等。(2)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污染黄河流域环境的违法行为;公民要坚持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9. (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烟花三月,扬州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共守美丽家园,共建美好扬州”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逐浪江豚 和谐共生】“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见此情景,研学小组兴奋不已。江中生态好不好、江水清不清,作为长江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见证者江豚最先感知。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一度濒临灭绝的“微笑天使”江豚频繁亮相扬州水域,用它们可爱的“微笑”为扬州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点赞!(1)结合材料,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知识,分析“微笑天使”为扬州点赞的原因。①扬州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使长江生态环境更加良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扬州遵循自然规律,能够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中找到动态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能够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及时作出必要的补偿。③扬州坚持建设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得长江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实现长江水域的永续发展。课堂练习下课!请休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