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临川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 ②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③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 ④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最早铁农具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相对于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兴起。由此可以推断( )
①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新农具的使用助力封建社会的萌芽和发展
③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关于“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有这样的描述: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以后,这些不幸的人在各种逼迫之下非离开家园不可,……离开他们所熟悉的唯一的家乡,却找不到安身的去处。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手段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使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④“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校学生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有( )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和无产者的阶级对立,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掌握唯物史观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③剩余价值学说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能洞见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共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下列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会很快实现的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暑假,各地游客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 )
A.北京故宫——辛亥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安徽凤阳小岗村
B.浙江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天安门
C.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
D.北京五四大街——重庆解放碑——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
8.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表现在( )
①就领导权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就革命范畴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不由国家付出大批赎金,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分得一部分红利和股息的“赎买”办法。这一办法争取到了大多数民族资本家的配合,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中国这一实践的成功说明无产阶级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这一办法为我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完成“下篇”,在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完成“上篇”,就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③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
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从195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着手制定“一五”计划(1953-1957)。1955年7月,“一五”计划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①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③推动我国成为了先进的工业国 ④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探索( )
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②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③是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的正确抉择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16.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与时代相通,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危难中奋起,根本扭转了党和国家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事业走上胜利之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首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④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②“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④“三个代表”——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一项项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铸就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下列信息匹配完全一致的是( )
①党的自身建设史: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党的为民造福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③党的理论探索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④党的不懈奋斗史: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下列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4年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后续将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我国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
A.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制度自信
B.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
C.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
D.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
22.2020年4月18日至19日,由同济大学团委、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诗传家国情词系天下心”主题诗词大会初赛举办。本次大会通过比赛答题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诗词题目聚焦爱国、团结、奋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提振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引领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意味着,进入新时代( )
①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变
②我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要为世界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③应该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推动城乡区域同步发展
④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审好题才能答好卷,行进在“赶考”路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时常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启示我们( )
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比较别人的路,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
③远眺前行的路,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坚定自己的路,从科学理论出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两大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诞生了,从此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曾经困顿无望的中国就有了方向。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面对重重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中国独有的形式,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生的社会制度激活了人民的能量,唤醒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的福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6年原油产量达到8716吨,全国农业总产值达1258亿元;南京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建成;霍乱、鼠疫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当初,李大钊振臂高呼:“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40多年来,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作出了中国贡献,深刻印证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习近平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材料二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的跨越发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缩影。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深圳人积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闯出了一条新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出口工业区等约一千个“国内第一”。一次次“深圳突破”,变成一次次“中国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深圳传遍神州。无数普通人的“深圳梦”正汇聚成为更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如今深圳改革再出发,奇迹在延续扩展。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必将迎来新的飞跃。
(1)“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9分)
(2)讶异于“深圳奇迹”,许多人不禁问“深圳为什么能”。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分析创造深圳奇迹的根本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