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夏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大阳神鸟金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结合考古成果,了解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甲骨文、青铜器、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并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作用。
2.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甲骨文对历史研究和汉字演变的重要价值。认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3.观察、鉴赏夏商周时期典型的青铜器,概括夏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成就,认识这-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概况
2.甲骨文的发现人、出土地、用途、内容、影响
3.青铜器的特点;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之一;金文
4.三星堆遗址的地点、出土文物、意义
5.《诗经》的地位、内容、意义
6.《楚辞》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精神
7、《诗经》和《楚辞》的影响
8.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学习任务单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
时间或材料 原始社 会末期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摘自《诗经·十月之交》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概况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为从事农业生产(目的),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时间 夏朝 商朝
战国时期
概况
2.历法
可能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想一想:制定历法、测定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制定历法、分出二十四节气,有效地指导了人们的生产活动,这在古代农业社会意义尤为重大;同时,也便于人们日常生活,规律作息。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时间 传说 战国 战国
概况
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扁鹊:1.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2.“望闻问切”四诊法
《黄帝内经》:
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
3.医学
相关史事:《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地位)这本书托名“黄帝”,真实作者不详。书中基本内容约写成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一直有增补修订。《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等进行阐释,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要对症下药。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①含义:
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②发现人: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③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
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印骨上。
④用途:
龟甲
牛骨
相关史事: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官员王懿荣得了病,派人买药后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将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⑤研究:
⑥内容:
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⑦影响:
c.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b.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
——《尚书》
商朝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你能辨认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课后活动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1)概念:
由铜、锡、铅合金铸造的器具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的,但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逝和化学变化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因此被称为青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2)特点: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编钟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②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地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何尊及铭文
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历史价值:
青铜器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实物史料。
铭文是文献史料。
(3)文字:
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成为“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3.三星堆遗址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示了商周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表明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的联系。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中原夏商周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
地点:四川广汉
三、《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地位:
(2)内容: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①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诗经》关注现实,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材料研读: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说说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是秦国“尚武”精神的形象写照,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同抗敌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三、《诗经》和“楚辞”
2. “楚辞”
(1)代表人物:
(2)代表作:
(3)精神:
屈原
《离骚》
学史崇德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泰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离骚》
三、《诗经》和“楚辞”
3.影响
诗经
1.组成部分:“风”“雅”“颂”
2.地位: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3.历史价值: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楚辞
1.时期:战国
2.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3.思想: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课后活动
结合所学,说说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对后世天文、历法、医学、文学和文字等的演进与赓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世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知识拓展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整套战国时期的编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在青铜铸造、音乐艺术、礼乐制度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课堂小结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和医学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起源早。
扁鹊四诊法、针灸等;
《黄帝内经》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青铜器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多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文化灿烂辉煌
科技领先世界
1.“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这几句谚语反映了二十四节气有利于( )
A.提高文化底蕴 B.指导农业生产 C.提升音乐素养 D.开展水利建设
B
课后练习
2.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B
3.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