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时政播报1
10月14日,浙江绍兴一女子做饭时突发煤气爆炸,孩子被冲击力抛飞,女子手脚及脸部全身烧伤60%,忍痛爬过去将孩子抱到安全区域。
时政播报2
10月21日,西安市鄠邑(hù yì)区应急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接群众报警求助,有4人被困秦岭冰晶顶。经全力搜救,其中2名被困人员安全下山,另2名被困人员被发现时因失温已无生命体征。
9.2 提高防护能力
授课者:×××老师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1.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2.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掌握基本的应对灾害和保护生命安全的技能。
3.责任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重点问题
1.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2.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2024天有不测风云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3人遇难、5人受伤。
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
造成30人遇难、35人失踪
2024年5月1日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陷。
造成54人死亡,30人受伤。
2024年7月19日陕西柞水县一高速公路桥被洪水冲垮,11人遇难。
2024年7月20日四川新华村发生暴雨泥石流,造成30余人失联、10人遇难。
2024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有:洪涝、地质灾害、干旱、风雹、雪灾、地震、台风、沙尘暴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
我们应怎样面对各种自然灾害?
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2024年1月20日江苏常州一工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8人死亡、8人轻伤。
2024年4月13日彭州市丽春镇一养猪场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7人遇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西班牙从10月29日开始的强降雨引发严重洪灾。至11月1日中午,遇难人数已升至205人。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近4万人失踪,近4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惨剧。其中,近7000所学校被毁,近10000名师生遇难或失踪。但在此次地震重灾区的桑枣中学,全校2000多名师生仅用了96秒,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安全地撤到操场,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被称为“最牛校长”--叶志平。因为他对学校安全的重视和投入,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仅加固了教学楼,还从2005年起每个学期都举行一场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叶志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拯救了2290个生命,拯救了无数个家庭。
②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
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P70)
①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②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笔记区
认识自然灾害前兆:
▲泥石流前兆:河水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增大,并夹杂柴草树木,沟谷深处变昏暗,并传来轰鸣声,或感受到了地表的轻微震动等。
▲地震前兆:生物异常: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
▲大雨前兆: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鸡不进窝、鱼儿跃出水面:鱼儿跃出水面是为了呼吸,因为下雨前气压变化导致水中缺氧。
2022年10月29日,韩国首尔梨泰院地区发生踩踏事故。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30日下午,据韩国消防救援部门消息,前一日在韩国首尔梨泰院发生的踩踏事故已导致153人死亡,另有超过100人不同程度受伤。
韩联社称,发生踩踏事故的小巷连通梨泰院和外面的主路,长约40米,宽只有约4米,通常情况下,6名成年人并排走只能勉强通过。而且,这条小巷是一个坡道。然而事故发生时,这段小巷突然挤入了成百上千人,中间的人们被挤得动弹不得,接着有人摔倒,引发踩踏。
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交通事故:驾驶员行为异常是交通事故的前兆。驾驶员应该注意疲劳驾驶、不酒驾、不服用药物、控制情绪波动、遵守气规定,及时维护车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踩踏: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遇节假日、演唱会、体育赛事或学校大型活动,踩踏风险显著增加。触发情况有:摔倒引发连锁反应、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 。
▲煤气泄漏:嗅到类似臭鸡蛋的味道,迅速判断附近可能有煤气泄漏的危险。这时,迅速关闭阀门,打开窗户通风,不要使用明火、开关灯、打电话。
预测人为事故: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与“死神”赛跑:2024年6月16日,广东平远县一位奶奶边跑边喊“快出来!快走了!出!出!出!”就在奶奶领着孙子孙女跑出来的瞬间,屋子后面的山体滑坡,屋子左右两侧的房子瞬间被夷为平地。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A.原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B.做法: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探究三:提高防护我有法
武陟县兴华中学事件:2023年11月13日,武陟县兴华中学初一初二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受伤,涉及的学生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其中,1名学生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1名受伤较重学生正在全力救治,4名受轻微伤学生住院观察治疗。
惨痛教训:
思考:怎样才能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或减小踩踏造成的伤害?
P72方法与技能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思考:材料中的意外是怎样发生的?是否可以避免?
学生应该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不拥堵,不追逐逆行。
可以避免。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P72
拓展——我是逃生小能手
每当出现以下意外,请你做出相关自救自护反应。
地震
火灾
溺水
踩踏
拓展——安全小常识
每当出现以下意外,请你做出相关自救自护措施。
蜜蜂蜇伤
异物卡喉
他人晕倒
流鼻血
异物卡喉
他人晕倒
拓展——我是逃生小能手
每当出现以下意外,请你做出相关自救自护反应。
地震
火灾
溺水
踩踏
具体做法:a.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b.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
c.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P72
傍晚的公园内,一男子突发疾病猝然倒地,很快没了知觉,一时间,呼救声、呐喊声击碎了往常的宁静。关键时刻,两道矫健的身影先后冲了过来,双膝跪地、徒手按压、人工呼吸……今年9月19日,在仪征市白沙公园内,上演了这样既惊险又感人的一幕。最终,因两位热心市民及时采取的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救治措施,以及120、医院无缝衔接的专业抢救,男子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新闻速递:
思考:从这一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修炼高阶技能——练“救”真本领
视频感悟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知识总结
3.如何提高防护能力?P70总+71-72①②③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P71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P72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P72
总: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P70
提高防护能力
课堂小结:
为什么要提
高防护能力?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随堂练习
1、下面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 )。
A.各类踩踏事件,发生在所难免
B.完善法律法规,根除安全隐患
C.远离公共场所,确保生命安全
D.学习自护方法,避免人身伤害
D
随堂练习
2、中学生小海和小伙伴打篮球时,小伙伴突然摔倒,失去了意识。小海用在学校学过的急救知识给他实施了心肺复苏。几分钟后,小伙伴睁开了眼睛。这件事告诉我们( )
A.重视理论知识,确保救护成功
B.平时多掌握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C.不学会急救技能就不能打篮球
D.能帮助别人,学习才会有意义
B
随堂练习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据此,下列情形中做法正确的有( )
A.我的游泳技术很好,可以到小河里游泳
B.在实验室做实验前,认真阅读安全须知
C.放学时遇到雷雨天气,决定去大树下暂避
D.看电影时间不长,不必查看安全疏散通道
B
随堂练习
4、2024年5月,南宁市、玉林等地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此后,许多学校组织师生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意义在于( )
①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②降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
③丰富学校教师业余生活
④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