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种群及其动态(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种群及其动态(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种群及其动态
二轮复习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五年考情 2024·全国卷Ⅰ(6)、2024·全国卷Ⅲ(31)、
2023·全国卷Ⅰ(5)、2023·全国卷Ⅰ(5)、
2022·全国卷Ⅱ(31)、2022·全国卷Ⅲ(5)
二、高考题研究
1、五年考情
二、高考题研究
2、命题规律
1
2
3
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以图表、曲线为载体,设置具体情境考查学生解读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及其运用的能力,以及K值得实际应用
以课外的新概念、新方法为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建立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观点
科学思维 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
实验探究 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社会责任 归纳总结种群数量变化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知识网络
1
2
3
种群的数量特征
四个考点
种群密度的调查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4
K值的应用
数量特征 概 念 意 义
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迁入率、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1、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相关概念及意义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2022全国甲卷T31)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
幼年个体数较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较少
1、种群的数量特征
②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种群密度
化学信息
性别比例
课本P4
“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即产量恒定法则;同时,随着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同种植物或动物,因种群密度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其大小由 (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
(2)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其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某年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作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
(4)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____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____________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
种群密度 
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 
种群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自疏现象 
资源和空间 
种内斗争 
重量的减小 
课本P9
2、种群密度的调查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程序
课本P5
课本P6
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
(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 (2)(S×n)/m
(3)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
(2024·山东高考)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
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B
(2024全国Ⅲ卷T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B
黑光灯诱捕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
3、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项目 “J”型增长 “S”型增长
曲线模型
前提条件 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增长率和 增长速率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2024·四川模拟)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是典型的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威胁着本土植物的生存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它们能够成功入侵,与其生物学特征和化感作用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成功入侵后,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呈“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模型构建
看“条件”
析“曲线”
判“增长”
1
2
3
若种群处于“理想”“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或“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无天敌”等条件下,则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若种群处于“有环境阻力”“自然或资源和空间有限”等条件下,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若题干未给出上述条件,则需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来具体分析;
若曲线没有K值,切种数量呈指数增长,则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若曲线有K值,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若增长速率持续增长,则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逐渐减小为0,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3、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024.河北邢台模拟)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λ=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B.乙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C.乙种群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C
影响因素
3、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024.浙江统考)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A
4、K值的应用
K值的应用
环境容纳量: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
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S
a/2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图中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1
2
3
种群的数量特征
四个考点
种群密度的调查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4
K值的应用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