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辽阔的草原》——2024年人音版七年级
一、教材分析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牧歌》第3课《辽阔的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牧歌》第3课欣赏课,《辽阔的草原》是-首蒙古族长调,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自由旋律起伏悠长,音域宽广,运用蒙古族特有的“诺古拉”演唱技巧,体现了浓郁的草原风格。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青年牧民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本课旨在通过《辽阔的草原》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多元音乐文化,特别是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热爱。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注重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鼓励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聆听并识别蒙古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如长调、短调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艺术表现:通过模仿和创作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或旋律片段,学生能够初步展现对蒙古族音乐风格的理解。
创意实践:小组合作,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乐器,尝试为《辽阔的草原》主题音乐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与音乐文化的关系,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
三、教学流程与互动环节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播放一段蒙古族风光的视频,配以悠扬的蒙古族长调音乐,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中。
板书:《辽阔的草原》——走进蒙古族的音乐世界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蒙古族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及音乐特色,特别是长调与短调的区别。
板书:蒙古族音乐特色:长调(悠扬、自由)、短调(欢快、紧凑)
音乐聆听与分析(15分钟)
播放《辽阔的草原》歌曲,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场景及使用的音乐元素。
互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句歌词,分析它所描绘的画面及对应的音乐特征。
艺术表现与创作(20分钟)
舞蹈模仿: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旋律创作: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音符创作一小段体现草原风情的旋律,并分享给全班。
自制乐器伴奏:分组利用纸张、塑料瓶等材料制作简易乐器,如沙锤、竹笛等,为《辽阔的草原》伴奏。
文化拓展(10分钟)
分享蒙古族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马头琴演奏、那达慕大会等,加深对蒙古族文化的全面理解。
板书:蒙古族文化多样性:马头琴、那达慕大会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蒙古族音乐的魅力与课程重点。
板书设计
《辽阔的草原》 走进蒙古族的音乐世界
蒙古族音乐特色:
长调:悠扬、自由
短调:欢快、紧凑
蒙古族文化多样性:
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评价:
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音乐聆听、舞蹈模仿、旋律创作及自制乐器等多个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自制乐器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分享中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部分学生在旋律创作时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需要更多引导和鼓励。
文化拓展部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时间分配上略显紧张,未来可考虑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长。
未来教学建议:
加强对旋律创作技巧的提前铺垫,如提供简单的旋律创作模板或引导性问题,降低创作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引入更多蒙古族音乐的现场表演视频或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强化文化背景的深度挖掘,可以通过设计小型研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蒙古族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展示,促进深度学习。
通过上述教学反思与调整,期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艺术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