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湿度和降水的含义;(2)了解气温、湿度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3)了解气温、湿度以及降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过程,培养探究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来研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过程的参与,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2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气温、湿度和降水的含义难点:气温、湿度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气温、湿度、降水(一)、新课的导入多媒体播放当天的天气预报。提问:在天气预报中提到那些天气状况?答:气温、降水、湿度、风力,风向等天气状况。提问:这些天气是如何收集的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气温问:(1)气温是指什么的冷热程度?空气(2)测定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3)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0C(4)怎样观测气温?百叶箱1、了解百叶箱的工作原理:两只温度计放于百叶箱中,叶箱四壁、箱顶均采用双层百叶,以利于通风,箱内外以及支架均涂白色,反射太阳、地面和建筑物的辐射热。(温度计高1.5米)思考:(1).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2).为什么要漆成白色?(3).离地面为什么要1.5米高左右?(4).为什么百叶箱的门要朝北开?2、百叶箱的好处:(⒈)能防止日晒雨淋,又能通风。(⒉)投射到百叶箱上的阳光被白色表面反射回去,箱内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这样测出的温度更准确。(⒊)1.5米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4).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思考:(1)、根据平时的观察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答: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值在日出前后。(2)、日平均气温:通常将一天内2时、8时、14时和20时四次气温计数的平均值。观察并回答问题:气温变化有何特点?气温最高值?气温最低值?温差是多少?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3、日平均气温4次观测中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是多少度?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下面是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单位:℃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5.5 -3.5 5.3 13.5 19.7 25 28.6 25.5 16.4 11.3 3.6 -2.5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约6℃。5、气温对生物的影响:(1)许多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例如气温升高,狗的呼吸频率会加快。(2)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讨论:a、夏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冬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答:如采用洒水、晚上开窗通风、白天关窗,使用空调等方法来抗高温。如采用多穿衣服、使用暖气等方法来御寒。b、高温和严寒有哪些危害?可以采取什么防范措施?危害有:低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影响航运等。在冬季,可以采用在树干上绑草绳、给农作物盖上塑料薄膜等方法来抵抗严寒。活动:在干燥的烧杯中装一些冰块,观察烧杯外壁的情况是怎么样?现象: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提问:下雨前的地板砖上是否会出现以上类似的现象呢?为什么平时却没有呢?答:是的。平时空气中水汽含量比较少。“干燥”与“潮湿”指的是空气中水气的多少,水气的多少是用湿度来表示的。<二>、空气湿度1、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2、测量工具:干湿球温度表3、空气湿度受海洋,河湖等蒸发的影响,因地因时而宜。4、空气湿度影响大气中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变化。湿度的变化是预测未来天气晴雨的重要依据。5、活动:“观测空气湿度”(1)了解干湿球温度表的工作原理(2)自制干湿球湿度计测空气湿度每组学生测出空气的温度,再用另一支包上温棉花的温度计测出空气的温度,比较两温度计之差。思考下列问题:(1)、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越大时,湿度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因为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两温度计的差值越大。6、湿度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1)、湿度过大:霉菌大量繁殖,使食品、衣服腐烂,引发动植物的病虫害,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棉纱断头(2)、湿度过小:皮肤容易干裂,农作物容易枯萎,还容易发生火灾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是否一定会降水吗?<三>降水1、从云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Flash播放雨雪的形成过程(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水滴→水滴增大→降水思考:空气中有水蒸气就一定会成云致雨吗 原因分析: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从而发生了水汽凝结.2.降水的条件:⑴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⑵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3、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一般在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4、降水的分级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的对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级别 24小时降水量(mm)小雨 <10.0中雨 10.0-24.9大雨 25.0-49.9暴雨 50-99.9大暴雨 100.0-249.9特大暴雨 >250.05、降水对生活的影响6、降水与民居<四>、课后观察1、宁波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月多,哪个月少?2、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五、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