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上政治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1-5 CDABB 6-10 BCACD 11-15 AABDC 16-20 DDCBA
21.
情境一:
(1)立即阻止。(1分)
(2)散播网络病毒是违法行为;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使用互联网;等等。(2分)
情境二:
(1)上前阻止。(1分)
(2)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文明有礼;等等。(2分)
情境三:
(1)诚信考试,不作弊,不偷看。(1分)
(2)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1分)
22.(1)①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青少年的选择,耗费时间;③碎片化信息影响青少年思考的深度;④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荒废学业,甚至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
(2) 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6分)
23.(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1分)
判断依据: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3分)
(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坚定维护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④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4分)
(3)预防违法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等。(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2024.11
第Ⅰ卷 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分,共 20分)
1.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告诉我们
A.亲近社会是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B.人在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努力
2.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说明
A.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
C.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3.参观植物园、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环保宣传、社会调查……对于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下列网友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皮皮蜘蛛侠:体验社会生活 ②旺旺小草: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菲菲: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④枫:消除成长中的所有困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意味着我们应该
①积极融入社会,汲取精神滋养 ②增强自护意识,谨慎接触社会
③合理利用条件,发展成就自己 ④放弃学校生活,投身社会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右图漫画启示我们应该
①辨析网络信息 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增强抗诱惑能力 ④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一些网游公司为追求经济效益,绕过实名制这一要求,让未成年人以游客模式充值消费。面对商家的套路,未成年人应该
A.远离网络生活 B.抵制不良诱惑 C.加强网络管理 D.完善网络立法
7.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许多普通人也通过网络为“两会”建言献策。这说明
A.互联网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 B.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问题
C.网络成为汇民智、促发展的重要渠道 D.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8.一个人准备出国游,紧急联系人写了母亲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对此,你认为
A.要积极改进规则 B.要自觉遵守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 D.要参与制定规则
9.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向往。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自由
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享受自由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
③突破规则是享受自由的前提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下图所表示一致的是
A.①道德 ②规则 B.①刑罚 ②罚款
C.①犯罪 ②违法 D.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11.宁波动物园一游客为逃票翻过了两道三米多高的围墙、一道铁丝网和栅栏,进入园内。又无视围墙外的警告,爬进了老虎散放区,被老虎拖咬身亡。这启示我们
A.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B.要尊重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
C.要珍爱生命,自觉远离野生动物 D.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争取赔偿
12.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骑走一辆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 B.各项社会规则的遵守依靠自律就可以
C.单车管理公司不需要实施有效的管理 D.市民要严厉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
13.中学生马强做事我行我素,他的口头禅是“自由万岁”。在马路上,他横冲直撞,还闯了红灯,被警察严肃地批评了一顿。自习课上他高声谈笑,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和指责。篮球场上,他屡屡犯规,被裁判罚下了场。他遗憾地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追求自由是权利,因此可无视规则 B.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敬畏规则
C.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 D.自由为社会规则划定了界限
14.对以下古文的理解对应合理的是
①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胡某在观看比赛时因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李某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胡某、李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16.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①上网抄袭他人学术论文 ②利用抖音售卖“三无产品”
③朋友圈转发“孝心少年”故事 ④通过短视频分享学到的知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有人说:“失去金钱,我们不过略有所失;失去美貌,我们不过小有损失;失去诚信,我们会变得一贫如洗。”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金钱、美貌对人来说都不重要 B.诚信、金钱、美貌三者缺一不可
C.诚信不如金钱、美貌等东西重要 D.诚信无价,一个人不诚信会处处碰壁
18.图中是某市公共场所中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调查结果这 提醒人们要
A.警惕身边犯罪行为 B.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C.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D.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19.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案例:张某与谢某是好朋友,张某多次向谢某借钱,共计10多万元。谢某索要时张某一再拖延拒不还钱。同学们就此案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华:谢某应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小琴:谢某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财产纠纷
③小刚: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
④小烈:张某借钱不还的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这句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友 B.经常犯错的人必然会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D.社会是复杂的,要谨慎交
第II卷(共30分)
二、简析题(要求对问题做简要的分析与说明。共2题,共16分)
21.下面是初中生强强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帮他探究回答。
情境一 皖皖偷偷告诉强强、他准备和同学们开玩笑,将网络病毒链接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只要同学们点开该链接,手机就会瘫痪……
(1)强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理由:① ② 。(2分)
情境二 放学路上,同学们遇到一名腿脚十分不便的老年人。强强跟在老人后面学他走路的样子,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
(1)强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理由:① ② 。(2分)
情境三 期中考试时,强强因为没有好好复习很多题都不会做。这时,前排同学的试卷刚好可以被看得很清楚。
(1)强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理由: 。(1分)
22. 一位家长感慨:“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学生,还有我们自己的孩子,有许多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为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为什么家长会有如此的感慨?(2分)
依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6分)
三、实践探究题(紧密联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共14分)
23.某校八年级(2)班在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决定开展一次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A组同学通过走访了解到以下事例:
15岁的赵某无心学习,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在外游荡。为满足住宿、吃饭等消费需求,他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拦路抢劫、贩毒,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6万元。
(1)赵某抢劫、贩毒等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1分)请你写出判断的依据。(3分)
赵某对当地法院判决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B组同学咨询相关法律专家,了解到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请你谈谈应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4分)
C组同学对当地普法机构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 法律知识欠缺,脑中“无法” 结交社会青年,养成不良嗜好 无视校规校纪,存在旷课、打架等行为 沉迷网络世界, 受游戏“暴力” 影响 其他 情况
比例% 23% 11% 26% 28% 12%
(3)阅读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请你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提供几种方法。(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