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雪孩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雪孩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1、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添、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8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添、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生字“赶、谁、旁”3个字。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3.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开始新课学习
1.出示谜语:
一个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声,
不怕冻来不怕冷,只怕红红太阳升。(打一物)
板书课题,出示雪孩子图片,贴在黑板上。齐读课题
3.谈话引入:这节课就让这个可爱的雪孩子陪伴我们一同走进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挑战赛”,分为“挑战生字”“挑战词语”“挑战句子”三个难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能力,选取相应难度进行学习。
(1)挑战生字。
①出示“烧、烫、灭”,引导观察:这三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火)。引导:你想到了什么 (字义与“火”有关)
②出示小儿歌:柴火烧,烧得旺;烫人的火上加个盖,大火被熄灭。引导学生理解,儿歌中“上面加盖”表示“灭”字上面的“一”。
(2)挑战词语。
①出示“添柴、渐渐、终于、浑身、水淋淋、激动”,布置任务:和你的同桌比赛“词语登山”,如果你都读对了就能登上山顶,可爱的雪孩子正等着和你做游戏呢!同桌互读词语。
②借助近义词,理解词义。出示词语“添柴”,提问:你能找到和它意思一样的好朋友吗 (加柴)
③继续给词语找意思相近的好朋友。教师出示“渐渐”“浑身”,学生给词语找朋友:“渐渐—逐渐”“浑身—全身”。
(3)挑战句子。
①出示第一组带有多音字“呀”的句子: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指导朗读两个多音字“呀、着”。提示:多音字“呀”,当表示惊异时要读第一声,当表示感叹、疑问语气时要读轻声,这时一般用在句末。
出示句子: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用在重复的表示动作的词语之后,表示过程很长的意思时,也要读轻声,如课文最后段中的语句。
出示句子:飞呀,飞呀,飞上天空。
②出示句子: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提示:这句话中,出现了多个生字(课件中标红),看看同学们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
三、学习默读,整体感知
1.点拨:这个故事比较长,读这样的长故事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它比朗读的速度要快,有助于我们边阅读边思考。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默读方法:听老师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同学们用眼睛看着文字,来体验一下不出声地读是什么感觉。
3.明确默读要求:这里有一首小儿歌,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默读的要领:
手拿书本立桌面,
眼离书本一尺远,
转动眼睛看字词,
小嘴闭上不出声。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组织交流:从儿歌中你知道默读时要注意什么
4.初次尝试,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
(1)教师反馈评价,及时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2)组织交流:通过默读,你读懂了什么 及时表扬既能学着默读课文,又能做到一边读一边想的学生。
5.再次尝试,学生默读第九至十四自然段。
学生自我评价,如果能做到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就在书上画★;如果还能想一想,读了这几个自然段读懂了什么,就在书上画★★。
6.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写了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发生的什么事,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根据学生情况可以进行填空引导:
课文讲述的是(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四、朗读想象,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创设情境:兔妈妈走了,小白兔有了雪孩子这个新伙伴,不再寂寞了。你们看——(出示句子: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小白兔高兴的心情。
2.想象画面语言实践。启发想象:如果你就是小白兔,你还会和雪孩子玩什么呢 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
小白兔 给雪孩子 。
3.随文识字识记“累”。
出示句子: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累”。引导学生读字卡时,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读出累的感觉。
4.铺垫:小白兔太累了,一会儿就睡着了。他的好朋友雪孩子就站在雪地里等着他。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
五、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出示“赶”字。
(1)学生观察字形,说结构,析笔画。
(2)教师范写,重点强调:走字底的字先写“走”,“干”的第二横要与“走”的二三横穿插。
(3)学生描红一个,再写两个。
2.出示“旁”字
(1)学生观察字形,说结构,析笔画。
(2)教师范写,重点强调:秃宝盖宽在横中线上部,盖住下面。“方”的第一笔要写在田字格的中心点。
(3)学生描红一个,再写两个。
3.出示“谁”字。
(1)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左窄右宽。组织交流:这个字有一些关键笔画要写在横中线或竖中线上,请同学们来找一找。预设:中间“亻”要写在竖中线上。“隹”第二个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着重强调:“隹”起笔于竖中线上端右侧,撇
尖伸向“亻”,四横之间疏密匀称,第四横较前三横略长。
(3)学生描红一个,再写两个。
4.全班展示交流,进行评议。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课文。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2.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3.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4.学写“唱、旺”等5个左右结构的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朗读,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1.过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雪孩子和小白兔一起做游戏时的快乐,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对好朋友。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读书方式,大家还记得吗 默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2.学生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雪孩子勇救小白兔”的内容。教师及时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3.引导学生交流: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雪孩子
4.设置情境:在读故事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这样读起故事来,感受就更加丰富了。现在,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勇敢善良的雪孩子,老师扮演你们的好朋友小白兔。我们来打个招呼吧!
5.指导朗读,启发想象:哎呀!你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出示句子: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
(1)指导观察:这两句话中,哪个标点出现得最多 (感叹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雪孩子着急的心情)
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声音可以急促一些,就能读好雪孩子着急的心情了。
(2)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点拨:第二句话是雪孩子在大火中呼唤小白兔,声音应略大一些,尾音可以拖长一些,这样才能叫醒熟睡中的小白兔。
(3)男女生分别朗读两句话。
7.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雪孩子,你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救小白兔,真是太勇敢了!雪孩子,你是怎么救小白兔的 默读第八自然段,把描写你救人动作的句子画出来。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
8.出示词语卡片“冒出黑烟”,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读“冒”,联系“帽”识记“冒”。
教师讲解:“冒”在古时候指的是帽子。(出示“冒”的金文)金文中“冒”是这样写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帽子的象形,下半部分是一只眼睛,表示帽子覆盖在头部,只露出眼睛。(出示“冒”的小篆)到了小篆,字形一脉相承,只是上半部分的帽形两边拉长。后来字形又渐渐演变写作现在的“冒”字。并且,人们后来用“帽”这个字来代替“冒”表示帽子的含义。
“冒”字现在的含义也和它的本意有关系。它可以表示从顶部升腾,课文中说“从窗户里冒出黑烟”,就是这个意思。它还表示顶着,承担着,就像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雪孩子火中救人,顶着浓烟,多冒险啊!
指导学生朗读: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1)引导交流:要读好哪些词语,才能把你们在火中坚持找小白兔的感觉读出来 (“找哇找哇、终于”)指导学生用焦急的语气朗读雪孩子的语言。
(2)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境模拟动作,读出现场冒出黑烟、蹿出火星的危急情景;抓住“找哇找哇、终于、连忙、抱、跑”这些词语,读出雪孩子一心想救小白兔,不顾自己安危的急切心情。
二、学习第九至十四自然段,了解科学现象
1.引入情境:小白兔得救了,他多想当面谢谢这位勇敢救人的英雄啊,可是雪孩子去哪里了呢
2.学生默读第九至十四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雪孩子变化的语句。
3.课件出示
雪孩子—( )—( )—( )
(1)学生先在小组内朗读圈画出来的语句,再填写课件里的括号,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点拨:救出小兔子时,雪孩子还没有消失,但他的身上已经是水淋淋的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赶来扑灭了火,兔妈妈也回来了,这时候雪孩子变成了什么呢 (化成了水)后来雪孩子又变成了什么 (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最后,雪孩子变成了什么 (白云,美丽的白云)。
4.引导交流: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谁知道其中的道理能给大家讲一讲。
5.结合课件讲解:虽然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但是里面还藏着科学知识。雪遇热在一定温度下就会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许多的水蒸气在空中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云。雪孩子没有走,他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三、想象情境,续编故事
1.男生朗读第十三自然段,女生朗读第十四自然段。
2.结合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小白兔久久地站立在那里,他仰望天空,看到了一朵美丽的白云,那朵白云也微笑地看着他, 那不就是雪孩子吗 如果你是小白兔,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话想对好朋友说呢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给故事续编结尾,如:又下了一场大雪,小兔子会怎么做呢
四、比较朗读,抄写句子
1.出示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2.出示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3.指导朗读:如果你被雪孩子救了,可当你想要向雪孩子说声“谢谢”的时候,他却变成了水汽,变成了云。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朗读这两组句子呢 (不舍,难过)
4.同桌分别读两组句子,说说自己更喜欢每组中哪个句子,第二个句子好在哪里。
5.引导学生齐读每组第二个句子,提示:能把你对雪孩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6.抄写句子。
(1)引导体会: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他美好的心灵就像那洁白的云朵,那么纯洁,那么美丽。让我们拿起笔,工工整整地抄写每组的第二个句子,让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2)指导抄写:抄句子时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可以看个词或几个词,然后再抄写。
(3)指导检查:抄写完之后,细心的孩子还要再读一遍,检查抄写时有没有漏字、写错字的现象。
五、练写“唱、旺、浑、轻、汽”
出示“唱、旺、浑、轻、汽”5个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轻”字。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同桌说一说写好这个字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预设:车字旁最后一笔是提。第二笔的折笔要写在横中线上。右半部分横撇的撇尖和点的收笔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用红笔评改学生写的字。
4.学生独立书写“浑、汽”。
(1)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回忆书写“氵”时要注意什么。(三笔成弧线)
(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浑、汽”,比较左右两部分的高低是否相同。(“浑”左略高,右略低;“汽”左略低,右略高)
点拨:虽然都是带有“氵”,但是右半部分的高低也是略有不同的,要想写好字,首先要细心观察。
(3)学生描红一个,练写一个,同桌互评,然后再练写一个。
5.学生迁移练写“唱、旺”。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左边的偏旁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口字旁略小,日字旁略长。)
(2)学生自主练写,全班展示评议。
6.小组内进行星级评价:★书写正确;★结构端正;★整洁美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