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考情回溯 —— 命题趋势前瞻时间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必考知识点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题型 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选考知识点 燃料 安全图标、灭火方法 新能源、燃烧与安全 新能源 火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题号 第6题 第2题、第11题 第9题B 第11题 第15题命题趋向 1.理解燃烧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2.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理解生活、生产中灭火的方法。 3.了解常见发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知道化学变化中会发生能量变化。 4.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了解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了解氢能源开发与使用,了解常见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5.了解相关的安全常识以及掌握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的自救措施真题精粹——江西5年真题精选及拓展考向1 燃烧和灭火1.(2024·江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火历史。(1)火的利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下列有关火的利用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是 (填字母)。A.驱赶野兽,开拓家园B.火攻水淹,夺城掠地C.取暖照明,改善生活D.冶炼金属,发展生产(2)《庄子·杂篇·外物》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从燃烧条件分析“木与木相摩”的取火原理是 。(3)《天工开物》记载有关炼铁过程:“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煤炭,或用木炭”。该过程中炭的作用是 ,炼出的铁可锻打成薄片是利用了铁的 性。(4)火的利用促进了燃料的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部分地区对家用燃料进行了“气代煤”改造,用天然气代替煤的意义是 (任写一条)。2.(2023·江西节选)对比步骤Ⅰ和Ⅱ的木炭燃烧情况,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2022·江西节选)“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验中也常被使用。(2)如图所示,蘸有酒精的棉花能燃烧,而蘸有水的棉花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2021·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灭B.酒精灯失火——用嘴吹灭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 灭火的原理4.1 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考向2 燃烧条件的探究5.(2020·江西)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C.玻璃 D.泥沙考向3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6.(2021·江西)高铁是中国的一张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7.(2020·江西)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考向4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8.(2023·江西)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C.风能 D.氢能9.(2022·江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炭C.汽油 D.一氧化碳10.(2021·江西节选)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 (任写一种)。11.(2020·江西)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热值高,推力大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O2HOC.绿色无污染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1.1 “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1)天然气、煤、 被称为三大化石能源,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的优点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调 (选填“小”或“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3)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 效应增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请你提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议: 。回归教材 —— 江西中考核心考点梳理【单元构建】【知识清单】考点1 燃烧和灭火 (5年5考)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条件三者缺一不可二、灭火1.原理及方法三者必具其一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常用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a.二氧化碳灭火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品的失火;b.水基型灭火器: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c.干粉灭火器:一般火灾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3.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对比项目 概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 严禁烟火缓慢 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②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 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 ,以防止发生爆炸。③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 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④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 。考点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年2考)1.热量的变化2.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燃料燃烧做饭、取暖等。考点3 化石能源(混合物) (5年2考)化石 能源 状态 是否可 再生 所含元素 综合利用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原理 产物煤 否 C H、N、S、O等 煤的干馏( 变化) 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石油 液态 C、H O、N、S等 石油的分馏( 变化) 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天然气 气态 否 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4 燃料充分与不充分燃烧 (5年2考)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有足够的 ;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等;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如工业燃煤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2.使用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对环境的影响a.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 ;b.含碳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等有毒气体;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考点5 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5年2考)1.乙醇的化学式为 ,俗称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污染小,属于可再生能源;常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可制作乙醇汽油,也可用于消毒等。2.氢气的化学式为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热值大,燃烧后的产物是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可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作为化学电池用于汽车的驱动,可用于冶炼金属、合成氨、盐酸等。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作为燃料和化学电池暂时还未能?泛应用。 3.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属于混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目前已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成功。4.其他新能源: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核心突破】重难点、燃烧和灭火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思维破冰] “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面粉厂、加油站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的粉尘或气体,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要严禁烟火。只有认识燃烧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掌握灭火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B.家用电器着火,可用水灭火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1.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气、着火点,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在灭火时,只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探究 —— 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围绕课标】必做实验4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用品 烧杯、坩埚钳、酒精灯、薄铜片、小蜡烛、棉花、95%酒精、蒸馏水、红磷、白磷等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有水的棉花不燃烧 燃烧需要 若加热蘸有水的棉花的时间较长,棉花会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 ①该实验主要利用铜片具有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 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起来 燃烧需要 没被罩住的蜡烛正常燃烧,被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 燃烧需要 尽量使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实验分析与评价】1.结合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可总结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为 。2.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可总结出灭火的原理为 。【实验拓展】一、下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二、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烧起来。(1)火柴燃烧了,水蒸气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2)放置在空气中的火柴没有燃烧,接触了水蒸气的火柴能够燃烧,说明 。(3)火柴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说明 。(4)此实验的优点为 。答案真题精粹1.(1)B (2)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作燃料(或提供热量,或提供还原剂等) 延展 (4)更环保(或污染更小等)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步骤Ⅰ中木炭直接放在空气中不会燃烧,步骤Ⅱ中木炭在酒精灯上引燃可以燃烧,对比木炭燃烧情况,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2)需要可燃物 棉花燃烧【解析】蘸有酒精的棉花能燃烧,而蘸有水的棉花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水分蒸发,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棉花燃烧。4.A 用锅盖盖灭【解析】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这样既可以灭火,又不会损坏图书、资料档案,正确;B.实验时,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灭火,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发生火灾,错误;C.电器着火时不可用水浇灭,以免造成触电,错误;D.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方法。4.1 C 【解析】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正确;B.温度升高,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玻璃球胀破,正确;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带走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错误;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防止玻璃球胀破,造成损失,正确。5.B6.B 【解析】A.表示当心易燃物,不符合题意;B.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C.表示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D.表示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7.D8.C 9.A10.(2)太阳能(或潮汐能,或地热能,或水能,或风能等)【解析】“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11.D11.1 (1)石油 污染少(2)甲烷(CH4) 大(3)温室 少开私家车出行(合理即可)【解析】(1)天然气、煤、石油被称为三大化石能源,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或产生较少,优点是污染少。(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可以增加氧气量使燃料充分燃烧,此时可调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3)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少开私家车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回归教材知识清单考点1一、1.氧气 发光2.氧气 最低温度 着火点二、1.可燃物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以下特别提醒 ②明火 检验纯度 ③“严禁烟火” ④剧烈考点21.氧化钙 碳与二氧化碳考点3固态 化学 否 物理 CH4+2O2CO2+2H2O考点41.①空气 ②接触面积2.酸雨 CO考点51.C2H5OH 酒精 C2H5OH+3O22CO2+3H2O2.H2 Zn+H2SO4ZnSO4+H2↑ 水特别提醒 太阳能核心突破例题 B变式训练B【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正确;B.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能浇水,否则会引起触电,错误;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是因为烛芯是可燃物,剪断后没有了可燃物则燃烧停止,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正确;D.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正确。实验探究必做实验4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过程】可燃物 变黑或燃烧起来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导热 CuO 隔绝氧气(或空气) 升高温度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实验分析与评价】 1.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实验拓展】一、(1)增大面粉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 (2)机械能 (3)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二、(1)可燃物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