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答案)-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答案)-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

资源简介

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宇宙间________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________、行星、________、彗星、________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对应连线。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判断:
1.总星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  )
2.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
二、行星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颗行星
(2)运动特征
(3)结构特征:与其他太阳系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特别提醒] 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大部分是自西向东的,只有金星逆向自转(自东向西自转),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特殊性: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____________的星球。
(2)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________以及自身的________和质量决定了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________、________、水等条件。
3.宇宙环境保护
判断:
1.木星属于远日行星。(  )
2.只要有液态水就一定有生命存在。(  )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
[知识链接]
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彗尾朝向背离太阳方向,周期约为76年。
[学法指导]
快速记忆行星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钻木取火。
【知能提升】
一、
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观测特征
星云 气体和尘埃 质量大,云雾状 轮廓模糊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大,发光 闪烁
行星 金星 质量小,不发光 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
卫星 月球 绕行星运行,不发光 圆缺多变
流星体 尘粒、固体小块 质量小,数量多 一闪即逝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公转,云雾状 拖着长尾
星际物质 气体、尘埃 稀薄,密度小 用肉眼观察不到
1.天体的判断方法
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
二看其能否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轨道运行。
三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月球表面的岩石块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2.天体系统的判断
(1)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级别的判定
天体系统尤其是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判定的关键。
应用1:
1.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 
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 
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 
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关于b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天体是地球
B.哈雷彗星处在b系统
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
D.b系统中除c星球外还有存在生命的行星
(3)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级别最低的分别是(  )
A.a和b B.d和b
C.b和c D.(d-a)和b
二、
地球的普通性表现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主要原因在于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在运动和结构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1.运动特征
2.结构特征
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和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等方面与类地行星相似。如下图所示:
应用2:
2.读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数据为1) ,回答(1)~(2)题。
质量 体积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火星 0.11 0.15 1.90 1.00
木星 317.94 1 316.00 11.80 0.40
天王星 14.63 65.20 84.00 0.70
(1)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天王星
(2)火星与地球最相近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三、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生命存在条件问题的分析思路
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来获得分析思路,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分析如下:
应用3:
3.北京时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B.“鹊桥”中继卫星
C.“玉兔二号”探月车
D.月球
(2)“玉兔二号”探月车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巩固专练】
读“英仙座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D.太阳系外的天体
2.冲向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4.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甲与乙 B.丙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
5.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______反应。
3.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________、________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________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________、石油、太阳灶、____________、太阳能电站等。
判断:
1.太阳辐射能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2.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
3.我们用肉眼可见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面一层。(  )
4.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  )
5.地球上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辐射。(  )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
图中A层是________层,B层是色球层,C层是________ 层。
2.太阳风: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3.太阳活动概况
(1)概念:太阳________的变化。
(2)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
①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其数量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太阳耀斑:出现于色球层,其活动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③日珥:出现于色球层上,爆发时会喷射大量________。
④日冕物质抛射:破坏________的流动,是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活动周期:约为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增强―→太阳风变强劲―→扰动地球   、大气层―→产生    、极光等现象―→影响卫星导航、    、,电网、    等
判断:
1.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  )
2.太阳黑子是黑色的。(  )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
4.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
5.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  )
【知能提升】
一、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应用1:
1.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的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上海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有专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上海市两亿平方米的屋顶安装上光伏发电设备,打造屋顶太阳能发电站,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下图示意的是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1)~(2)题。
(1)从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看,下面四座城市最适合推广光伏发电的是(  )
A.广州 B.乌鲁木齐
C.成都 D.哈尔滨
(2)与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发电站”无关的是(  )
A.上海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二、
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不同的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类型不同,其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如下所示:
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
特别说明:太阳外部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大气中出现的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现象会影响太阳风的变化,从而影响地球及人类活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太阳黑子数增多时(太阳耀斑也会同步增多),说明太阳活动增强,则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从而影响地球。
(1)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离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应用2:
3.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
B.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太阳黑子发生在②层
D.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巩固专练】
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B.我国西藏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C.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D.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
2.假如你是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下列城市中最不适合进行营销的是(  )
A.北京 B.重庆
C.兰州 D.广州
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4.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
5.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6.读“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很大,请简述其原因。
(3)请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________年。
2.认识途径:研究________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
(1)含义:具有________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
(3)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________、越________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特别提醒] 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是寒武纪的开始,代表着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因此寒武纪为显生宙的开始。
判断:
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 (  )
2.各类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________亿年,包含冥古宙、________宙、________宙,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________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________亿年~________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________剧烈,形成________。
②生物演化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________动物 ________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________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________期。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三叠纪、________纪和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________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②生物演化
③地质矿产:是主要的________期。
4.新生代
(1)时间:距今______________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形成现代________格局;________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________期。
[特别提醒] 
(1)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2)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运动剧烈。
判断:
1.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出现与生物发展密切相关。 (  )
2.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中生代。 (  )
3.煤炭中有时候会发现含有被子植物的化石。(  )
4.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
5.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运动剧烈。(  )
【知能提升】
一、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
应用1:
1.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岩层中,最晚形成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2)下列岩层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二、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如下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宙 代 纪 距今时间(百万年) 主要生物进化
动物 植物 其他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2.6 人类出现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人类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新近纪 23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古近纪 66
显生宙 中生代 白垩纪 145 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盛行;中后期爬行动物进化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末期,物种大灭绝
侏罗纪 201
三叠纪 252
[技巧点拨] 巧推地层年代的方法:生物的进化由低级到高级,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根据这些化石的判断分析可以推断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4.主要成矿期
(1)前寒武纪,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期。
(2)晚古生代,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期。
应用2:
2.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1)~(2)题。
(1)白垩纪属于(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2)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巩固专练】
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食肉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读“科学家依据化石复原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2.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龙 B.爬行类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自3 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
4.关于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 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清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
5.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层的次序,如图所示,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化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________,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________。
(3)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主要差异。
(4)在Ⅱ层里能否找到物种B的化石?为什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S表示________,P表示________。
(2)特性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分界面——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________。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________界面和________界面。
界面 深度 波速变化 分界意义
C______ 地面下平均______千米处 P波和S波的速度都突然________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D______ 地面下________千米处 P波速度突然______,S波完全______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________,G为________,H为地壳。
①地壳:由固体________组成,位于莫霍界面以外;________地壳薄,________地壳厚。
②地幔:从莫霍界面到________界面之间,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________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上地幔顶部与________合称岩石圈。
岩石圈的结构如图:
岩石圈位于________以上,包括M________、N________顶部,主要由________组成。
③地核:由________、________等金属组成。外核呈________状态,其运动形成了地球的________;内核是密度极大的________金属球,压力极大。
判断:
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外部圈层组成:A大气圈,B水圈,C________。
2.各圈层的组成和作用
圈层 组成 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________ 调节地球的温度,提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_______,形成复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水圈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主体是________,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参与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判断:
1.生物圈就是地表生物的总称。 (  )
2.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  )
3.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  )
【知能提升】
一、
1.地球内部圈层具体划分及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应用1:
1.2月2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 D.内外核之间
【巩固专练】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
A.①的顶部 B.②的顶部
C.①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4~5题。
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B.水圈
C.①圈层 D.②圈层
5.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6.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__。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9月8日,墨西哥瓦哈卡州沿岸近海海域地震发生在_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_圈传播。
参考答案:
第1节
【基础知识梳理】
一.
1.
(1)物质
(2)恒星 卫星 流星
(3)
2.
(1)吸引 绕转
(2)可观测宇宙
判断:××√
二.
1.
(1)金星 火星 土星 天王
(2)自西向东 近圆 共面
2.
(1)高级智慧生命
(2)位置 体积 温度 大气
3.探索 航天 垃圾
判断:××√
【知能提升】
应用1:
1.CBB
应用2:
2.AC
应用3:
3.CC
【巩固专练】
1-2BC
3-5BAD
6.
(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第2节
【基础知识梳理】
一、
1.气体 氢和氦 6000
2.
(1)电磁波
(2)核聚变
3.
(1)光 热
(2)大气运动
(3)煤 太阳能热水器
判断:√××××
二、
1.日冕 光球
3.
(1)大气
(2)带电粒子 太阳风 规模 程度
4.磁场 磁暴 空间通信 航空航天
判断:√×√√√
【知能提升】
应用1:
1.DB
2.BB
应用2:
3.AA
【巩固专练】
1-2AB
3-5AAD
6.
(1)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总辐射量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少,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灶、温室大棚等。(任答两点即可)
第3节
【基础知识梳理】
一、
1.46亿
2.地层
3.
(1)时间顺序
(3)低级 简单
4.
判断:××
二、
1.
(1)5.41 太古 元古
(2)真核 多细胞 成矿
2.
(1)5.41 2.52
(2)地壳运动 联合古陆 无脊椎 脊椎 蕨类 成煤
3.
(1)侏罗
(2)板块 爬行 哺乳 裸子 成煤
4.
(1)6600万年
(2)海陆分布 地壳 被子 哺乳 人类 温暖
判断:√××√√
【知能提升】
应用1:
1.DB
应用2:
2.DC
【巩固专练】
1-2BD
3-4DC
5.
(1)遗体 遗迹
(2)越简单 越复杂
(3)物种A比物种B出现的时间晚,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物种A比物种B高等。
(4)有可能。有可能物种B一直适应环境,直到物种A的出现,仍有生存的竞争力。第4节
【基础知识梳理】
一、
1.
(1)横波 纵波
(2)固体 固体、液体和气体
判断:×√√√
二、
1.生物圈
2.
判断:×√×
【知能提升】
应用1:
1.DD
2.DC
【巩固专练】
1-3CCC
4-5AB
6.
(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