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测试卷一、单选题1.图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和⑤构成生物膜系统B.③④膜的组成成分相近C.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水的产生D.分泌蛋白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②→③→④→⑤2.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核酸、抗体与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一般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C.有的细胞可以同时合成酶、激素和神经递质D.叶绿体、线粒体都能合成ATP,但需要的条件不同3.某同学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切取约1cm2的叶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盖上盖玻片B.取带叶肉的下表皮作为材料观察叶绿体,临时装片不需要进行染色C.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D.换上高倍镜后,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来调节视野的亮度4.科学家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多个磷脂分子在水中形成的结构最可能是( )A. B.C. D.5.下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6.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B.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C.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下一个空洞D.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7.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8.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动物细胞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蛋白质 磷脂 核酸细胞器X + + +细胞器Y + + -细胞器Z + - +A.细胞器X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Y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C.细胞器Z一定附着在细胞器Y上 D.细胞器乙一定存在于所有生物中9.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和淀粉是植物的常见的储能物质B.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C.图示为光面内质网,还可合成磷脂分子D.油脂可与苏丹III染液反应显色为红色10.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B.酵母菌含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绿色植物细胞壁的不同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被称为最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11.下列关于细胞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B.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糖C.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D.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12.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①线粒体膜 ②囊泡 ③细胞壁 ④溶酶体膜 ⑤核糖体 ⑥核膜A.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⑥二、多选题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不含叶绿体D.肺炎链球菌和新冠病毒都不具有核膜,但肺炎链球菌具有生物膜系统14.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C.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15.研究表明,将细胞加热到43℃,荧光素酶会错误折叠并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暂时储存,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条件适宜时,这些蛋白质被重新折叠并从核仁中释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后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伴侣蛋白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C.核仁能够将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重新合成和加工D.核仁既能参与形成核糖体,又能参与修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16.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必有结构a、b、c、d,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b能作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因染色质的存在C.g、h都可以发生能量转换,所有植物细胞都有这两个结构D.细胞的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以及质壁分离现象均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三、非选择题17.显微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许多生物实验中都要用到显微镜.据图回答有关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实验。(1)为了比较颤藻和水绵细胞结构的不同,此实验中需要对所观察生物进行染色,所用的染色液是 .染色时,在装片的盖玻片一侧滴加染液,在对侧用吸水纸 。(2)实验过程中,小李同学在低倍镜下找到了一段位于视野左上方的形状如图A的藻丝体,为了进一步在高倍镜下放大观察其形态结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低倍镜观察; ②调节粗调节器; ③转动转换器使得高倍镜到位;④调节细调节器;⑤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①⑤③④B.①⑤③②C.①③④⑤D.①③②⑤(3)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图 细胞内有染色较深形状固定的结构,说明它是 (原核/真核)生物.(4)图A生物的色素分布在 ,图B生物的色素分布在 .A、B两种生物都有的细胞器是 。18.为探究温度对植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某同学将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进行下列实验。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然后取出。b.再分别放在相同温度的清水中浸泡1h,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相对值,获得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请你对上述实验中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 。(2)由题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有人认为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与花青素运输有关的蛋白质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并进行编号,一组加入物质A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 。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相同的适宜温度的等量清水中浸泡1h,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③ 。结果与结论:① ,说明上述观点不正确;② ,说明上述观点正确19.下图是某同学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和黑藻叶绿体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颗粒时,用 染色后,吸去染液,再用 (填溶液)洗去浮色。观察到的脂肪颗粒呈 色。(2)观察叶绿体时,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后,转动转换器,再调节 使视野清晰。视野中,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胞质流动对于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20.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伞藻由“帽”、柄、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中。科学家用伞形帽的伞藻(甲)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乙)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上述实验的大体过程是:Ⅰ.将甲伞藻的帽切除,继续培养。Ⅱ.将乙伞藻的帽切除,继续培养。Ⅲ.将甲伞藻的假根切下,将乙伞藻的柄切下,然后将乙伞藻的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继续培养。①实验结果是:Ⅰ ,Ⅱ ,Ⅲ 。②实验结果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2)科研人员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该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21.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后,利用课外时间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制作计算机三维动画模型,该小组前期准备工作是需要配备一台计算机,该计算机在满足正常的操作使用外,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2)尝试制作了三维动画模型后,该小组又尝试制作实物模型。在设计制作模型时, 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实物模型中的细胞核必需要体现 等结构。(3)模型制作完成后,老师(或他组同学)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 ,该实践活动才算完整。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C D D A A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AC ABD ABD AC17.(革兰氏)碘液 引流 A B 真核 细胞质(基质) (螺旋形带状)叶绿体 核糖体18.(1)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然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相同温度的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 h,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2)处理温度超过50℃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3)不进行任何处理 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相对值并进行比较 如果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相对值相同或相近 如果实验组的花青素吸光度相对值大于对照组的19.(1)苏丹Ⅲ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橘黄色(2)细准焦螺旋 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保障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0.(1)长出伞形帽 长出菊花形帽 长出伞形帽 细胞核(2)生命活动需要细胞具有完整结构21.(1)预先安装了制作三维动画的软件(2)科学性 核膜、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等(3)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