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周时文素材(2024.11.08——2024.11.1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周时文素材(2024.11.08——2024.11.15)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周时文素材(2024.11.08——2024.11.15)
01.李子柒“强势回归”,期待“网络顶流”牵手非遗文化
来源:南方日报 2024-11-14
此去三年“沉淀”,归来仍是“顶流”,头部视频博主李子柒这次突然回归,吸引了全网的目光。而且一更新就是“三连发”,让许多忠实观众大感过瘾的同时,也激发了不少路人网友对非遗文化的强烈兴趣。
2015年以来,李子柒开始创作田园生活风格的美食视频,在国内互联网备受认可,引发众多博主学习模仿。也有网友称她为“金牌外宣”,因为停更之前,她在海外某主流视频平台就拥有约1400万粉丝,三年过去,这个数字甚至增加到了近2000万人,评论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们将她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更加向往东方古国的神秘魅力,也期待这位“田园女孩”早日回归。
李子柒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网络世界的种种生态:许多网络平台上,博主们总是在为“粉丝量”“曝光度”焦虑,在激烈的竞争中,“停更”几乎就意味着“掉粉”,即便是李子柒也无法避免这样的“魔咒”;“流量”与“变现”高度绑定,也使得整个内容生产的风气愈发浮躁。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多网友怀念李子柒,其实是厌倦了喧闹的音乐、夸张的辞藻和奇奇怪怪的植入性广告。李子柒对乡村慢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专注有着独特的魅力,在非遗文化等方面的深耕和创新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
在流量与热度之外,是否还有另一条道路?李子柒的尝试也让许多网友看到了视频创作最本真的一面——内容为王。远离互联网的这三年里,李子柒“猫着做自己的事情”,她称自己去了20多个省份,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从学习各种非遗技艺到了解背后的故事,她既是一名体验者,也是一名参与者和支持者。在她的新视频中,除开招牌式的乡村自然风光之外,贯穿始终的是非遗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还有非遗传承人的精神面貌。通过互联网这座宽广的“桥梁”,传统文化给人的印象不再只是“高大上”,还展现出许多不为人察的烟火寻常。
正如李子柒所说,“这是一个特别适合做文化传播的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踩出一些新的脚印”。这既需要创作者自身“扎下根去”,如视频里的李子柒劈柴削竹、养蚕缫丝,过敏仍要坚持割漆,显然超越了体验的范畴,带给受众强烈的共鸣;也要用好网络这个媒介,不是被流量“带着走”,而是找到合适的赛道,非遗技艺散落在华夏大地的各处,只要用心挖掘,小众冷门也可成为“顶流”。蜀绣、蓝染、漆器、马面裙……一个个文化符号不经意间被观众们认出,引发一波波弹幕和点赞,其实也是在激励广大视频创作者——做好内容,锐意创新,相信市场和观众的审美力。
网络空间潮起潮落,即便是“顶流”也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但总有些“宝藏非遗”历久弥新。从潮汕英歌舞刷爆短视频平台,到文创冰箱贴被排队疯抢,再到如今李子柒“强势回归”,我们期待更多“网络顶流”牵起非遗的手,让文化精品以崭新的面貌被看见、被喜爱。
02.李子柒,满足了什么?
来源:中青评论 2024-11-16
最近,李子柒在公众面前“归来”,她自2021年7月14日发布视频作品《盐》后,时隔1217天再次更新作品。在官宣“归来”视频中,李子柒表示:这个大漆视频迟到了四年,“漆”同“柒”,我给这幅雕漆隐花的漆器作品取名“紫气东来”,麒麟回首,万事不愁,也把这份祝愿送给看到视频的每一个你,很想你们。
李子柒作为网红群体里的“顶流”,在网络舆论场上有不小的影响力。很多人还记得,2019年底,网上出现了“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这一话题。当时,不少人都关注到这位在镜头前展示田园生活的四川女孩,她的视频在海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量,甚至比一些国际知名媒体还要多。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李子柒“沉寂”了很久,甚至有人认为她已经“退网”,让不少粉丝深感遗憾。
如今,李子柒强势“归来”,引发不少媒体的关注和评论。《工人日报》在评论文章《归来仍是顶流,“站”在李子柒背后的是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指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从未停歇地在技艺上的探索和创新,以及团队永远在线的制作水平,也赢得了粉丝们的信任,让她的回归,格外耀眼。非遗古老技艺,讲述的是那历久弥新的人的故事,而这是不分国界的,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从这个层面来看,李子柒的回归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也就不足为奇。”
的确,如果说早期的李子柒能走红,是因为契合了很多城市网民与外国网友对中国乡土社会某种“田园牧歌”式的想象,现在的李子柒,则是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紧密结合,积极融入当下的文化主潮。
极目新闻则在评论文章《李子柒回归视频播放量5小时破亿,质朴与美好总会有人守候》中强调了李子柒视频的淳朴之美:“在日落月升,风轻云淡的乡野桃源,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做一扇技艺传承了八千多年的漆门,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让人透过她的镜头,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精妙绝伦,专注细致的匠心之美。”
可以看到,经过几年的沉淀与历练,李子柒的视频不仅在画质、拍摄技术层面有较大提高,还有了更扎实的非遗文化素养。对此,澎湃新闻在评论文章《出走三年,李子柒归来为何仍是顶流》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像《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里的田园,更像一种安放精神的理想乡,而非字面意义的劳动场所。李子柒的视频,其实是在短视频时代把这种文化密码具象化了。她得到了万千瞩目,也是因为触碰到了传统文化里一种独特的情结,并将之传播了出去。”
或许,真实的农村图景与李子柒呈现的田园风光,并不完全一样,现实中的农村不可能全是“岁月静好”,但也不可能都是晦暗、萧索的。作为一种文化作品,或者说是文化产品,李子柒的视频呈现出她心目中最美好的乡土生活,其实也是合理、妥当的。外界需要了解一个正在发展和变化的农村,也希望看到一种美好、恬静的乡土生活,而李子柒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这也是她能够持续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还有媒体从视频平台发展的角度来看李子柒的“归来”。比如,《新京报》的评论文章《李子柒回归,一个更纯粹的短视频赛道会到来吗》表示:“蓄力三年之后,李子柒还有大量的类似突破自我,同时也是引领拓展行业赛道的新尝试值得挑战。比如传统文化短视频与商业的融合,深度、有内涵的内容的持续输出,商业化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诗意、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与真实乡村关系的处理等,一旦在这些创作领域实现突破,整个行业前景必将获得极大拓展。”
荔枝新闻则在时评《李子柒回归:温暖而有力》中更加鲜明地写道:“李子柒的回归, 是一次温暖而有力的回归。她的回归,无疑将为网络内容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探寻文化传承的新机遇,引导网络文化生态趋向更加多元的方向。接下来,期待她能够继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既为文化传承献力,也为粉丝带去更多的美好与共鸣。”
或许,在李子柒等博主的积极影响下,我们的视频平台与网络空间里,能少一些粗暴、聒噪的声音,多一些深厚、美好的东西,让自媒体的视频内容更有活力,也更有文化魅力。
03.李子柒回归:温暖而有力
来源:荔枝锐评 2024.11.15
三年归来,李子柒的影响力依旧惊人,回归后的首条视频,发布5小时内播放量破亿。据悉,在停更的三年里,李子柒并没有停下脚步。在这期间,她拜访了众多非遗文化传承人,学艺、对谈、研究民俗文化。同时,她也在利用自身影响力,为他人助力,譬如曾帮内蒙古农民采买优质有机肥料;给某村子里的手工厂提建议,使古树柿饼的设计包装焕然一新,从滞销变成了脱销。这些经历可以看作她在“沉淀”,通过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为自己赋能,为回归做准备。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古老的手工艺在她的镜头下重获新生。这次回归,她带来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的视频,从漆器的选材、制作工艺的展示,到成品所蕴含的文化韵味,每一个画面都彰显出她对这一古老技艺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传统漆器在能工巧匠手中诞生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千年文化传承的厚重。她向粉丝展现出的依然是那份熟悉的 “精工细作”,那种对品质的追求。她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再次向观众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深受喜爱,源于她所创作的内容,不仅仅是提供娱乐,更是一种与观众情感的交流。乡村生活是她视频的重要呈现内容:清晨,阳光洒在古朴的小院里,在鸡鸣声中开始新的一天,生火做饭、喂鸡喂鸭;农作物随着季节变换,播种、耕耘、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她以细腻、生动的形式,将这些元素一一呈现给观众。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中,她的视频让大家感受到田园牧歌式的美好与安静,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式传统生活的意趣和内涵。
李子柒的回归不仅仅是一次个人创作的重启,更是一次对网络内容生态的积极引导。当年她的横空出世,引来了一股巨大的“李子柒模仿潮”。在她的引领下,众多主播纷纷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行列中,涌现出了一批以“做工精良、深耕传统”为特色的主播。李子柒的成功,让网友也让市场看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盲目追逐那些稍纵即逝的热点和潮流,静下心来,靠着对内容的精心制作和坚韧执着的精神,依然能够深深地打动粉丝,在网络世界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这些受到李子柒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主播们,以及他们所创作的内容,已然汇聚成一股强劲的文化风潮,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文化生态,也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李子柒的回归,是一次温暖而有力的回归。她的回归,无疑将为网络内容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探寻文化传承的新机遇,引导网络文化生态趋向更加多元的方向。接下来,期待她能够继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既为文化传承献力,也为粉丝带去更多的美好与共鸣。
关键词:“发型师晓华”
04.这样的“李晓华”,你身边一定也有!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2024年11月18日
店里大排长龙,门口人头攒动,直播万人观看,同行“逐帧学艺”,顾客慕名“打卡”……近段时间,湖南怀化的理发师李晓华走红网络、热度居高不下。一位普普通通的理发师缘何汇集大流量,背后折射了大众怎样的期待?今天,我们“从头讲起”。
一直以来,大众苦“套路理发”久矣——
似乎很难享受清爽的理发过程:不少理发师“各显神通”,以点评发质打开话匣子,以推荐染烫护理巧作铺垫,以建议充值办卡华丽收尾;
似乎很难收获自己属意的发型:有的理发师自说自话地推行“当季流行”,千篇一律地“设计发型”,大刀阔斧地为顾客“改头换面”;
似乎很难拥有超值的理发体验:一进门“总监”起步,一看价有点犯怵,结果往往是“每一次理发都是一场豪赌,结局十赌九输”……
钻研营销的风气甚嚣尘上,手头功夫却分了神、走了样。浮躁之中,理发师李晓华的耐心倾听、货真价实成了一股清流。发丝虽细,门道不少。无论是“打薄一点”“刘海在眼睛上面一点”的具体要求,还是“希望自己改变大一些”的抽象描述,抑或是“剪短一点”和“稍微修一点”的微妙差异,李晓华“听得懂话”、拿捏得当,观感平平无奇,总能化朽为奇。这样的李晓华,不禁让我想起儿时常遇到的街边理发师。他们一剪、一梳、一推,最受周边社区老人们的欢迎。那双穿过白发的、粗糙的手,有岁月的痕迹;那句“精气神全在头上”,是从业的尊严。
“听得懂”,是听得进、剪得出,是理解力、执行力,更是定力。有网友翻出一张2016年晓华理发店的照片,8年过去,周边门店换了又换,只有这间理发店坚持至今。“会慢慢调整、慢慢学”“等热度过去只想老实剪发”“自己几斤几两心中有数”,身处流量中心的李晓华并不认为自己的剪发技艺超越其他理发师,更不希望被捧得太高。潜心练技、用心待客,一把剪刀,剪出了名声,也修出了经营之道。世界熙熙攘攘、圈圈套套,难得的是始终清醒自持,可贵的是永远以诚待人。
留心观察,哪个城市没有这样的“李晓华”?哪个行业没有这样的“李晓华”?长沙豆豉园巷,手艺人坚守三十年,一针一线将初心缝进岁月;宁波迎凤街,小小早餐店几十年不倒,定格几代人的“舌尖记忆”……在小巷深处,在不起眼的角落,许多人深耕老手艺、守护老口味,用真诚和匠心赢得信赖。我们总说小店是最有烟火气、最有人情味的,大概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很多细微的、琐碎的日常所需,又何尝不是因为一个又一个这样亲切而又认真的普通人。
并非所有酒香都要走出巷子,不过,在喧嚣的网络时代、嘈杂的流量世界,店面简洁、穿着朴素、收费亲民的李晓华能被大众看见,出乎寻常,也更值得格外珍视。因为这其中,有对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朴素赞许,寄托着大众对“认真的人不会被辜负”的美好愿景,也投射着人们对理想服务模式的期许。大家期待着,服务业再朴实些、再纯粹些,多些研究精细活儿的“李晓华”,少点一心赚快钱的“剪刀手”。而一个个流量中的“李晓华”,也将带给更多人鼓舞:人生轨道上,做好一件事,并乐于此道,何尝不是成就?何愁没有拥趸?
这正是:
做细微事,向远处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链接阅读:
05.定价30元被怼,理发师晓华咋就拉低行业档次了?
来源:新京报评论 2024-11-10
因为“听得懂话”,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近日爆火出圈。各地网友纷至沓来,期盼她能为自己剪出心仪的发型。但她“男士剪发30元、女士剪发45元”的定价,也引来一些同行的争议。
据红星新闻报道,有理发师就称,晓华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档次,让整个行业直接倒退了10年不止,“干了十几年二十年剪发还是30元,是对职业的不尊重”。
对此,晓华表示,30元的价格并不低,“首先你要相信我定这个价,说明我理发只值这个价,当然技术以后长进了可以涨价。大家喜欢就来捧场,不喜欢的也不要诋毁”。
其实,与其说晓华的定价“让行业倒退”,倒不如说她才是“行业清醒”。她对于30元定价有着很清楚的评估,对自己的手艺既自信也自谦。相信她对平价定位的坚持,也会为她赢得更多的好感。
就像怼晓华的那位同行所说,今天的美容美发越来越像一种高消费。贵州日报曾援引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美容美发门店平均客单价分别达到了263.1元/位和260元/位,三位数定价几成常态。这已经远远高出了晓华的定价。
除了价格,部分美发店还藏有乱收费的坑,有些甚至酿成了公共事件。比如,此前,某地一名16岁少年在理发店剪头烫发被要求支付4000元;同月,也出现一男子购买398元烫发套餐、结账成2477元的事件,这些都令人瞠目结舌。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晓华“让行业倒退”,倒毋宁说她“戳破了行业泡沫”,展现了行业返璞归真的样子。
晓华的出现,如同对美发行业的一剂针砭:原来美发行业并不是只有花里胡哨的包装、令人咋舌的价格、推销办卡的套路,简简单单、价格亲民,同样可以让人发型一变、自信满满。
晓华的自我定位——“我手艺只值这个价”,其实也更符合人们朴素的市场认知:作为靠手艺吃饭的行业,不就应当以质量和服务水平来收费吗?这不才是对职业最大的“尊重”吗?这样的行业,也才是有“档次”的。
当然,理发店的收费定价是复杂因素决定的,地段、租金、人工、装潢、项目内容等,都会有影响。据业内预估,到2025年,我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459亿元。如此规模的市场,出现层次不同、定价各异的理发店,也属正常。
因此,也没必要把晓华的“30元”视为一种标准定价来要求其他理发店。否则,这未免也是方枘圆凿了。
正如怀化市美发协会表示,“她(晓华)的剪发价格会对一部分人有冲击,但是要看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晓华不会影响任何人”。确实,美容美发这个市场够大也足够开放,各个商家都应当找准定位,去找到自己的目标受众。
但晓华的存在终究是一个提醒:大大小小的理发店,无论如何定价和定位,是平价理发还是美发沙龙,是个体商户还是地域连锁,货真价实、真诚用心才是第一位的。努力让消费者都能“笑着走出理发店”,应当成为整个行业的共同追求。
06.不妨借发型师晓华的火,“整顿”理发行业的乱象
来源:红星评论 2024-11-10
近日,湖南怀化一位网名为“发型师晓华”的发型师在网络上爆火。视频中,女发型师穿着朴素,会仔细聆听顾客的要求,并且完全按照顾客的要求去剪,不擅自发挥……被网友高度评价。
据报道,随着热度上升,她的账号7天涨粉超170万,甚至理发直播时的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细心的网友发现,在晓华的直播间,全国各地的“Tony”在组团观看直播“偷师”,甚至有同一个理发店组团来学习,评论区还有很多tony老师在“交作业”。
在一位同行爆火后争相效仿,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能让一些发型师看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但也要明白,那些挤在晓华直播间或理发店门口的同行,有的为学艺而来,但也不乏前来蹭热度的。不管怎样,只要是为了寻找晓华被大众喜爱的诀窍,对我们这些潜在顾客都是有利的。
那么晓华爆火的诀窍到底是啥?有人将其归结为“听得懂话”,指向的其实是足够尊重顾客。毕竟,“听得懂话”的发型师不算少,但能在“听得懂”的基础上“做得到”的却似乎并不多。所以说,晓华的爆火,个人的技艺和行事风格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她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理发喜好,揭开了人们内心的隐痛,于是想通过支持晓华,对那些不尊重顾客的理发师进行侧面“反击”。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过不少有关理发行业的奇葩新闻。几天前,“小伙想花30元理发,结果花了2万多”事件就引发热议;更早一点的,还有“发际线男孩”小吴在理发店被“推荐”各种免费项目,结果被店家索要上万元。日常一点的,则是身边人的各种真实遭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要的和发型师给的始终无法匹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理发的投诉就高达9762条。数据背后的个案,其实是大家相似的经历和心声。而当我们遇到一位满意的发型师时,自然要珍惜,甚至对晓华发出“全国巡剪”的邀请。
梳理理发行业相关乱象,指向的其实是行业供给侧——需要发型师们作出改进了。而向晓华学习,也可以视为走出改进的第一步。因而有必要提醒的是,各地发型师在“围观”晓华时,不能只想着学习晓华的技艺,甚至是蹭一波热度。毕竟,在技艺上,晓华没有专门学过理发,只是“老公给顾客理发时,她就站在一旁仔细观摩,默默学习”。所以,如果仅满足于学习晓华的技艺,一是可能学不到什么,二也学错了方向,本末倒置的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
其实,相关同行不妨看看晓华发短视频时带的那句话——让你笑着走出理发店。正是坚持这个初衷,才让她有了爆红的机会。那么,在读懂网友的期待和晓华的走红逻辑后,就应该不再局限于个人,而应该推及至整个行业。希望发型师晓华的这一把“火”,能照亮顾客的真正需求,烧掉行业的不良习气,给理发行业来一次深刻的理念整顿。
关键词:“流浪汉”读者
07图书馆不拒绝“流浪汉”读者,为何令人动容?
来源:光明日报 2024-11-13
近日,有福建厦门网友反映,近一年多来,前埔图书馆长期有流浪汉出现,气味刺鼻,卫生情况堪忧。就此,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答复称,经核实,这位“流浪汉”也是一位读者,经常在固定时间来到前埔分馆,有轻度智力障碍,不擅与人交流,形象稍显邋遢,但没有影响其他读者阅读的行为。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表示,每一位公民都有进图书馆阅读的权利,我们不能拒绝他入馆。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虽然也没人能说清图书馆的模样该符合何种标准,但博尔赫斯这句名言道出了人们心中对图书馆样貌的诸多浪漫想象,或干净素雅,或端庄严肃,是享受阅读的场所,更是诗意的栖息地。大体来说,是一个与流浪汉不修边幅的外在形象不太相符的空间。
为何“流浪汉”读者出入图书馆会令留言网友感到不适和担忧,由此也能推测一二。具体来看,网友一是反映流浪汉存在个人卫生问题,二是觉得他白天在图书馆、晚上在垃圾堆旁边出入,“有点吓人”。在跟工作人员反映过但没法处理的情况下,希望相关部门帮忙查清楚。
其实,从公共卫生和个人安全角度出发,网友提出这样的诉求也并非不能理解。对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流浪汉”读者的仪容仪表、举止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劝说,该读者之后再次进馆时,已经更换了衣服,理了头发。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也表示会对该读者个人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持续关注和提醒。
相关部门在保障“流浪汉”读者入馆权利的同时,也处理了留言网友的诉求,这一答复让不少网友觉得“处理得当”。的确,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不同身份的读者的阅读需求,都应该被正视和尊重。在公共权利的行使和保障上,理应被同等对待。
图书馆不拒绝每一位读者,是公共设施尽可能悦纳和服务更多人的应有之义。但正因为图书馆承载了人们心中对理想和文明的浪漫想象,它们对公众和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又不止于公共场所,更是人们开放的精神空间。它的“不拒绝”,不只是不拒绝每个踏入的脚步,更是尊重和熨帖每颗对知识的向往之心。
也正因此,无论是之前农民工给东莞图书馆留言“余生永不忘你”,还是多省市图书馆对流浪、拾荒者开放,总能拨动人们心底柔软的那根弦。因为这种时刻对文明的理解,不局限在“看上去”是得体的,更是思想上的包容与共鸣。
这也能对个人权利和公共空间带来一些思考。公众期待的公共服务的呈现是有序的、体面的,但因为人与人本就各不相同,实际可能是多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很多时候需要个人权利的让渡和理解。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细化,当开放与包容的程度提高,管理自然也需要一直跟上。
链接阅读:
08.公共图书馆,应该容得下“流浪汉”读者
来源:红星评论2024-11-12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有福建厦门网友反映,其是思明区前埔社区的住户,近一年多来,前埔图书馆长期有流浪汉出现,气味刺鼻,卫生情况堪忧。对此,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答复称,这位“流浪汉”也是一位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已就其仪表问题进行劝说,而该读者再次进馆时,已经更换了衣服,理了头发。
“流浪汉”也爱读书,没有放弃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机会,本是彰显社会正能量的好事,理应鼓励,为何此事还会引人关注并引发争议?
从网友反映此事的诉求看,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人卫生问题,认为有“流浪汉”出现,图书馆卫生堪忧;二是安全问题,认为白天在图书馆、晚上在垃圾堆出入的“流浪汉”,“有点吓人”。
有这样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地方,它是服务读者的公共场所,也是代表某种文明的开放场所。于读者而言,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有平等进入图书馆阅读的权利,不能因经济条件差或身份地位低而被歧视。于图书馆而言,保障每一位读者在公共空间阅读的权利,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位。正因这个共识,该图书馆没有拒绝这位“流浪汉”入馆读书,也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叫好和点赞。
事实上,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核实到,这位“流浪汉”读者,经常在固定时间来到前埔分馆,有轻度智力障碍,不擅与人交流,形象稍显邋遢,但没有影响其他读者阅读的行为。图书馆的态度也很明确,“每一位公民都有进图书馆阅读的权利,我们不能拒绝他入馆”。
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考公”“考研”类“表演性学习者”不同,这位“流浪汉”在固定时间去图书馆读书,且不影响其他读者阅读,爱阅读,不因处境而放弃。了解了实情,或许更让人心有戚戚:这样的“流浪汉”,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歧视他呢?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此事的网友在网上遭到一些批评,比如涉嫌身份歧视,缺乏包容心等。其实,这样的质疑大可不必。从关切和维护图书馆的公共卫生环境来说,该网友的反映也是正当之举。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读书,尤其是在公共环境里读书,就应正衣冠讲卫生,这也是对书籍的尊重。
目前,思明区图书馆已联系了社区、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随时准备为该“流浪汉”读者提供帮助。对于该读者个人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会持续关注和提醒。而面对工作人员就个人仪容仪表、举止行为等方面的劝说,该“流浪汉”不仅表示接受,而且在再次进馆时,就已更换了衣服,理了头发。
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打消个别网友的担忧了,这位“流浪汉”读者爱读书,也并非毫无素质。这也像是某种隐喻:流连于图书馆这样场所的读者,其内心多少是与素养、文明等贴近的,而非仅仅是以貌所示的那般邋遢,甚至危险。
说到底,保障每一位市民读者在公共空间的阅读权利,一视同仁,是必要的价值取向,也是该有的服务态度。但在尊重个体权利的同时,又该如何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和卫生?这也值得所有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网络社交
09.网络社交越多,人就越孤独?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2024年11月12日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的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看似是玩笑,却也反映出当代人社交中的无奈。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男女相亲,对面的人低头刷手机,注意力从现实中游离,难免让对方感到冒犯。然而,这样的情况却不在少数。一项调查显示,89.2%的受访者感叹经常不由自主地看手机;56.7%的受访者发现,经常刷手机导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欲望降低了。刷手机,何以成了线下社交的一大阻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儿。
数字时代,社交、购物、娱乐等生活日常,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手机。一天下来,很可能我们打的字,比说的话还多;刷的博主,比见的人还多。手机里丰富的信息,给人们探索广阔世界的无限可能,但也自然引起了错失信息的焦虑;这种焦虑又促使人们不停地刷手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想一想,你和别人聊天聚会的时候,是不是忍不住“见到红点就点进去看”?再想一想,若是手机没电了,你是不是一下就慌了神,得赶紧出门找充电宝?重度依赖手机,自然造成了注意力资源的“分流”:下意识刷手机,就很难静下来和家人谈心;习惯了查消息,老友见面就可能相顾无言。
换个角度看,线下社交质量低的问题,也不能全归因于“手机成瘾”。有则新闻,提到某地相亲会上,一些青年男女低头看手机;被问及原因,他们说“没人合眼缘”“不合适的人也没什么好聊”……可见有些时候,掏出手机不是因为忍不住,而是为了传递拒绝交流的信号。最近,有不少人自嘲为“双面”青年,指的是他们在线上能自信放光芒,快速与陌生人打成一片,线下却是“社恐”一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这是因为,相比于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沟通不受时空限制,只需轻触屏幕,关注点、价值观相似的好友就可一键添加。此外,线上社交以文字、图片输出为主导,少了点临场应变的压力,多了点思考措辞的余地。对很多i人而言,与其纠结怎么接住眼前人抛来的“烂梗”,还不如举起手机、一刷了之。
问题在于,虚拟社交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却也限制了交流的深度。有人说,数字时代人们面临“群体性孤独”:貌似沟通更便利,但心与心的距离却更远了。多年不见的同学、一面之缘的同行、代购问询的微商……大多数人的社交软件通讯录里,“好友”都只是一个称谓。如果不及时加上备注,几天之后甚至都想不起来头像背后的人姓甚名谁。人们越发意识到,虚头巴脑的点赞互动,淹没了把酒言欢的情绪表达;精雕细琢的文案滤镜,掩盖了现实生活的粗粝有趣;丰富搞怪的表情包,替代不了神态肢体的微妙表达。数字技术为我们打开了人际交往的新世界,但过度沉溺于屏对屏,是不是也会无意中错过一些面对面的美好和趣味?
有趣的是,为了让自己回归现实,最近一些年轻人选择放弃智能手机,换上“老年机”“功能机”。这样极端的数字戒断成效如何,尚待检验。但确切之处在于,智能手机诞生的十几年来,人们与新技术的磨合从未停止。比如,有人尝试周末不带手机出游,在大自然中得到治愈;又如,一些企业在办公软件中开发出“休假”或“离线”功能,一定程度保障了员工的离线休息权。
技术是自由的延伸还是生活的束缚,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努力形成一套与数字时代更加匹配的文化、伦理和制度,找到与技术“和解”的平衡点,或许还任重道远。这正是:低头频频刷手机,只因害怕丢信息。虚拟社交不完美,运用技术需能力。
链接阅读:
10.线下独处线上热闹?莫让社交“为屏所困”
来源:广州日报刘硕2024-11-15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长期依赖线上社交,68.0%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线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社交的时空界限早已被打破。对于触网颇深的年轻一代,网络热梗、表情包符号就是他们的“社交货币”,玩转不同平台社区更是他们的生活日常。然而,线下独处、线上热闹却是不少冲浪少年的真实写照。“上线是E人,下线就I了”“缺乏面对面聊天的底气”“患上来电恐惧症”……症状千奇百怪,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很多人坦言“在线沟通已然成为他们的社交舒适区”。
人的日常生活总是绕不开社会交往。尽管网络空间有其魅力、吸引力,但其在真实感上显然有所欠缺。打开社交软件,交谈双方从陌生人到好朋友,可能只需要往返几个表情包;点亮“挚友”、成为“铁粉”也只需持续几天的在线互动——这种“进步神速”的交往方式,可能会让人产生虚拟的情感依赖。此前,“高频聊天产生恋爱假象”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除开对情感接收的影响,在线社交同样屏蔽了线下活动的真实体验。一旦习惯了“足不出户”,不仅“社恐”人士更加封闭,很多“社牛”大概也很难回归到呼朋唤友的曾经。与此同时,长时间在线也给不少人的身体带来伤害。当前,已有一些短视频平台推出了休息提示,但从线上走向线下,还需要更多人主动为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