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即将上课,请做好学习准备!空间站中的水资源极为珍贵。我国空间站设有冷凝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尿处理系统等,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但在使用回收水之前,航天员需要检测水样,其中一项是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并将结果作为判断水质的重要依据。此外,航天员还会检测空间站内空气、设备表面的微生物。▲检测空间站内的微生物▲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本课主要内容01什么是微生物?02观察菌落0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0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05概念梳理·总结转化06拓展应用·能力提升本课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形成细菌和真菌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生物学基本观点。科学思维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严谨求实,比较、分析、综合,质疑包容,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尝试采用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列举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态度责任尝试采用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列举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根据“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微生物检测”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1.什么是微生物?说说你知道的微生物有哪些?2.航天员为什么要检测回收水中和空间站内的微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有什么关系?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议一议▲https://www./一、什么是微生物?1.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二、观察菌落2.1 什么是菌落?菌落: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2 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比较大小 形状 颜色细菌 菌落真菌 菌落比较小大几倍或几十倍表面光滑或粘稠或粗糙干燥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白色、黄色、红色等浅色白、红、褐、绿、黑、黄等多种颜色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1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第一步:配制培养基→琼脂+营养物质=培养基第二步:高温灭菌→杀灭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菌体第三步:冷却接种→在无菌状态下将菌体植入培养基上第四步:恒温培养→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形成菌落3.2 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背景】如果请你和小组成员帮幼儿园的老师想个办法,让小朋友们知道手上就有细菌或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 【作出假设】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小组合作,参照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依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如实记录。【提出问题】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1.材料用具: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2套、标签纸、放大镜等。2.实验步骤:第一步 制备2套装有等量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至常温,分别用标签标明A组和B组,注明日期。 第二步 A组 置于实验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上盖,置于恒温箱中培养。B组 置于实验桌上,不作任何处理,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第三步 每天用放大镜观察一次各组中的菌落形成的情况,做好记录(观察时间、培养皿中的状态),持续一周。 3.3 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讨论:1.第一步中,对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的原因是什么?2.第二步中,将A组置于实验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上盖,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的哪一个步骤?3.请预测A组和B组检测的结果。【实验结论】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A组B组3.3 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作出假设】洗手前细菌和真菌多于洗手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小组合作,参照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依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如实记录。【提出问题】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1.材料用具: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3套、无菌棉棒、标签纸、放大镜等。2.实验步骤:第一步 制备3套装有等量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至常温,分别用标签标明洗手前、吸收后、空白组,分别注明日期。 第二步 洗手前 不洗手,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取,然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几下,盖好盖洗手后 洗净手,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取,然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几下,盖好盖空白组 不作任何处理第三步 3套装置同时置入恒温箱培养,每天用放大镜观察一次各组菌落形成的情况,做好记录(观察时间、培养皿中的状态),持续一周。 3.4 探究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分布讨论:请预测洗手前、洗手后、空白组检测的结果。【实验结论】洗手前的细菌和真菌比洗手后的多,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因此饭前便后勤洗手。3.4 探究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分布3.5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空气、土壤和水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科学研究发现,在寒冷的极地、滚烫的热泉水中,也有细菌和真菌的踪迹。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的生物(病毒也是微生物,但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想一想·议一议▲下列现象分别说明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生么条件?●现象一: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此现象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现象二: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而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此现象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现象三:晒干的种子不易发霉,潮湿的种子容易发霉——此现象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生活环境——土壤、空气、水中、动植物体体表和体内等场所,极冷的极地、热泉、沙漠等几乎无处不在●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大多数还需要有机物●特殊生存条件——某些细菌和真菌还要特定生活条件如乳酸菌生活在无氧的条件,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五、概念梳理·总结转化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菌落: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大小、形态、颜色的区分。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分、温度、有机物、特殊条件等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实验·探究: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布广泛观察菌落六、拓展应用·能力提升▲教材P102页“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结合本节你所做的探究活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培养基中的牛肉汁可以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物质。( )(2)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因此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二、拓展应用1. 真空包装的食品耐储存,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还有哪些?说说其中的生物学道理。【解析】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氧气,因此真空包装的食品因缺少氧气细菌难以生存,不易变质。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冷藏、干制、腌制等。√×2. 康康洗手前和洗手后,分别用同一只手在两个配方相同、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各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在合适且相同的温度下培养,几天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菌落。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这对你做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解析】该实验说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数量比洗手前的少。洗手是一种简单但非常有效的个人卫生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手上病原体的数量,从而降低通过手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在生活中要勤洗手、科学正确地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材P102页“练习与应用”▲本课结束,请及时整理笔记并完成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