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随着 2024年黎以冲突升级,2024年10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先后两批撤侨。第一批69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11名外籍家属乘船前往塞浦路斯。2024年10月2日,第二批146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5名外籍家属搭乘包机安全抵达北京。10月8 日,已安排两批次共215位中国公民从黎巴嫩安全撤离。炮火中逆飞撤侨新课导入:一次次的撤侨行动彰显了“人民至上、使命必达”。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撤侨行动背后是国家力量的强大,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保护人民。撤侨行动体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怎样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政治认同: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道德修养: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知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责任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教学难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第一部分认识国家利益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86-9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一、认识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的含义、重要性。2.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为什么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运用你的经验教材86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游行队伍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一二·九”运动爆发前,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号召人们赶快行动起来救亡图存。这体现了那一代爱国青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在新中国航天科技的星空上,钱学森无疑是一颗最闪亮的“星”。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1934年,钱学森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赴美留学生;1936年,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斩获硕士学位;再后来,钱学森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1939年获得航空和数学双博士学位。钱学森35岁时,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工作的后期,钱学森的研究重心从航空转向火箭,从此走上了火箭专家之路。二战结束后,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在随之而来的“大清查”中,身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终身教授的钱学森受到牵连,于是他提出辞呈,决定返回中国。钱学森要回国的事很快也被美国军方知道了。当时,美国国防部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红色中国。”1950年9月,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将钱学森拘留在特米诺岛上的拘留所里。5年后,1955年10月,钱学森经过多重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不久,陈赓大将问他:“中国能不能发展导弹?”钱学森回答:“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就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在钱学森等人的努力下,1960年11月,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试验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笔记1、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 等,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土地军队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思考: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范围人口活动一认识国家利益一、认识国家利益课堂笔记——2.国家利益的内涵及重要性? P87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人口、领土、政权……和平的周边环境、教育……生存条件:人口、领土、主权、政权等;发展条件: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和平等的贸易关系。国家利益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名词解释——主权和政权主权: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政权: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公众号:我的课件家园公众号:我的课件家园公众号:我的课件家园公众号:我的课件家园热点分析:下面材料危害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赖清德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大肆贩卖其“台独”主张,严重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严重破坏两岸关系,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国台办:“联合利剑-2024B”演习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联合利剑”行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震慑“台独”分裂势力而开展的一系列重大军事演习。这些行动彰显了中国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政治利益国家利益的内涵、涉及的领域及主要内容热点分析:下面材料危害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自9月27日起,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100%,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50%,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钢铁、铝、口罩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则从0%到7.5%不等上调至25%。另包括半导体芯片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关税上调也将在未来两年内生效。经济利益国家利益的内涵、涉及的领域及主要内容热点分析:下面材料维护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文化利益国家利益的内涵、涉及的领域及主要内容在国家利益包含的要素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关乎国家存亡的有哪些?认识国家利益讨论一: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国家利益的内容包括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找出国家利益包含的内容以及核心利益 ①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3.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笔记区4.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利益国家核心利益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02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希望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父母工作顺利,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国家繁荣富强,家庭有更高的收入,自己健康快乐,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等。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万里归途》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无数网友感叹祖国的强大,庆幸自己生活在华夏,据此概括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5.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堂笔记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P89)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P89)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P90)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P90)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5.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讲授新课讲授新课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内涵意义外延国家的核心利益的内容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靠国家工具得到真正维护反 映体 现维 护奋斗实现课堂小结当堂训练1.“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会发生矛盾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当堂训练2.“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③国家利益要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当堂训练3.今年是28岁的阿孜古丽·热依木在中吉边境一线的百里“无人区”护边员岗位上工作的第7年,她坦言:“7年间,我也出现过放弃的念头,但每次一回到边境线,什么想法都没了,就想着要守好它。”由此可见( )①国家利益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②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③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④这是守护祖国边疆全面推进国防现代化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当堂训练4.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材料说明( )A.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B.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之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C.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D.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维护A5、布置作业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