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 文 试 题 (参考答案)
2024.11
1.A(是《呐喊》在“批判”与“希望”的较量不分上下)
2.C (《药》并没有彻底绝对的否定)
3.D
4.①《呐喊》中所蕴含的批判力与反思力能切割掉麻木的因子,点醒人们心中的真与善;②《呐喊》以直击灵魂的方式针砭旧中国的种种弊病,为读者开辟出反省的路;③《呐喊》蕴藏的不因诋毁谩骂而动摇、始终保持“独战多数”的精神给后人无尽的鼓舞。(每点2分,共6分)
5.C (“心理描写”“暗示出风雪过后终于迎来春天的意思,给人鼓舞”错误,应是描写乔玛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动作和生理错觉,表现他释然的心理,充满悲壮意味。)
6.D(文章写牧场老人不是为了反衬主人公。)
7.①青春是美好的,为人们所向往,却常有严寒和冰冻,常常面临严峻的考验;②青春意味着庄严的责任,就如同乔玛,当马倌虽然是件威风的事,但也意味着要在寻找马群时受点罪,甚至面临死亡的危险;③青春充满激情、勇气和力量,无惧困难,就如同乔玛只身在风雪之夜去寻找马群,不惧严寒,屡次挑战并最终制服烈马;④青春要有奉献精神,青春在奉献和牺牲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辉,就如同乔玛最终用生命换来了马群的安全。(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8.B D F
9.D (“烟涛微茫信难求”中的“信”也是确实,实在的意思)
10.B(白居易其母堕井而死,他却写了篇言辞浮夸华丽的《新井篇》只是流言)
11.(1)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言事
:进谏,1分; 见:被,1分; 除:担任,1分; 句意1分)
(2)有关歌颂或讽刺的(诗歌),(我)把它称作讽喻诗。(美:歌颂、赞美,1分;刺:讽刺、指责,1分;译出大意给2分。)
12.①才能:作乐府和诗歌百余篇讽喻时事受到皇帝赏识;②品行:宰相被杀、河朔暴乱后能屡次勇于言事;③人生态度:触怒奸党,遭遇排斥贬谪后,寄情山水,恬淡自安。(1点1分)
13.D (“诗歌最后四句重在抒情”错误,应为“诗歌最后四句重在评论”。)
14.①秦皇墓当年建造时的辉煌与奢侈与最后被盗掘毁坏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告诉人们厚葬者没有好下场。②秦皇墓因厚葬而遭祸,而汉文帝墓因简朴而完存至今,“一凶一吉”对比,表明厚葬的危害。(每点3分)
15(1)云青青兮欲雨 青冥浩荡不见底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16.甲:不务正业; 乙:念念不忘
17.⑤“只有”改为“只要”或者“就”改为“才”;⑥“不仅读诗、写诗成为环卫工悦纳自我的途径”改为“读诗、写诗不仅成为环卫工悦纳自我的途径”;⑨“增强”改为“提升”或者“提高”。
18.A:精神也需要吃饭; B:也许物质生活并不够丰富
19.C(“虚荣”错)
20.A ( B.“‘新诗’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说法错误。新诗分为用白话写成的自由体诗和用文言写成的旧体诗。旧体诗讲究格律、押韵,如《沁园春·长沙》。 C.“其作品《红烛》《女神》都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说法错误。《女神》不是闻一多的代表作,而是郭沫若的代表作。 D.“‘新乐府运动’由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倡导”说法错误,主要倡导者应是白居易、元稹等。)
21.A (B 须:等待 C 悸:因惊惧而心跳 D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22.D(“写出方玄绰矛盾复杂的心理”错。)
23.陈士成(1分);通过外貌和精神状态的描写表现主题内核;(1分)“越加灰白的脸色”“两眼发出的古怪闪光”“眼前泛泛游走的乌黑圆圈”写出再一次科举失败后内心的绝望,精神的崩溃(1分),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内核(1分)。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 ,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材料二:
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它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澹泊而文辞迁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审视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诤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