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滋养心灵》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怎样滋养心灵展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滋养心灵的重要性,学会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绪变化不稳定。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容易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因此对他们进行如何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迫切和有必要的。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爱护身体,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健体魄,提升生命意识:还要学会滋养心灵,知道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核心素养分析1.政治认同: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 2.健全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锻炼出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道德修养:学会滋养心灵,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 4.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勇于战胜挫折,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教学重点滋养心灵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保持心理健康,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当代学生的精神状态》 提问: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 【导入语】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滋养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观看视频,发表感想。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7-8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2.如何滋养心灵? 3.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表现? 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活动一 体悟滋养心灵之意 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全面贯彻科学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家长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精心组织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等,推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探讨:1.请你谈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我们的意义: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效率、智力与个性发展、心理疾病预防、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希望我们能拥有良好的生命状态。 补充提问:什么是良好的生命状态? 提示: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总结归纳】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意义)?P77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活动二 探究滋养心灵之法 (一)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提问: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提示:失去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补充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现? 【总结归纳】含义: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P78 表现: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P78 (二)测一测:你的心理压力 观看视频,完成心里压力测试并统计分数对照答案。 合作探讨:我们该如何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 提示: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三)天才也有痛苦: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与抑郁症之间的斗争 在1831年至1836年期间的海洋航行中,达尔文受到了各种形式的自然环境影响,最终,他的发现了:进化论。他的理论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对于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不为人知的是,他一直患有抑郁症,曾感到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感到“极端的悲伤和孤独”,并曾在多年的时间里无法正常工作,也同样担心自己的成就不被人们认可。但正是这种痛苦,驱使他不断地思考、研究,并最终创造出了进化论这一伟大的理论,也正是这段痛苦的经历,塑造了他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达尔文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 提示: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展示方法与技能:增强韧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P78 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②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四)十大读书人物——郭恒勋 “不是学者,却藏书万册;不是诗人,却写下数千诗篇;不是老师,却作了百场演讲;不是文人,却有12部专著;不是闲人,却记了60多年日记,3000多万字……”这是阳城民间流传甚广的一段顺口溜,其传颂的这位与诗书有情,与笔墨有缘的人便是获评2019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的郭恒勋。 读书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郭恒勋曾说,“光自己爱读书还远远不够。我想做一个‘行走的图书馆’,引导更多的人去读书、爱读书,让大家能喜欢读书。” 思考探讨:1.看了郭恒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提示: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生活中还有哪些滋养心灵的方法? 提示:阅读、参观博物馆、致敬人民英雄、参加社会实践等。 (五)启思导行: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总体知识归纳】2.如何滋养心灵?P78-79 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小组分工合作,带着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并总结分享结果。 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压力测试。 小组合作,根据材料进行探讨,总结归纳后,分享探讨结果。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