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资源简介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1.(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怅然(chàng) 干涸(kū) 爵士(jué) 粘轻怕重
B.蹒跚(pán) 怂恿(sǒng) 蜷伏(quán) 刨根问底
C.凫水(fú) 伫立(zhù) 狡黠(jié) 大相径庭
D.嗔怪(zhēn) 称职(chèn) 坍塌(tā) 哄堂大笑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干涸(kū)——(hé) 粘轻怕重——拈轻怕重
B:正确
C:狡黠(jié)——(xiá)
D:嗔怪(zhēn)——(chēn) 坍塌(tā)——(tā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2023七上·红桥期末)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千克的目标,____了我国粮食安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____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____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____“共和国勋章”。
A.保障 义无反顾 丰厚 授予
B.保障 忘乎所以 丰厚 给予
C.保护 忘乎所以 丰富 授予
D.保护 义无反顾 丰富 给予
【答案】A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起保障作用的事物。确保,使充分实现。第一空形容袁隆平实现的水稻亩产1000千克的目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用“保障”。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第二空形容袁隆平虽然失败,但还是努力研究,用“义无反顾”。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丰厚,多而厚实。丰富;多。第三空形容袁隆平的执着最终获得多多的回报,用“丰厚”。
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使丰富。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第四空形容袁隆平获得勋章,用“授予”。
给予,给、赠送、使别人得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功能的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②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③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几种车辆,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④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C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③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约”和“左右”重复啰嗦,删去“约”或者“左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知难而退呢?
B.我是什么时候去西藏支援教育事业的,我记不真切了,大概是四五十年前。
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历史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C:错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完全引用,句号应该在引号内。“皇帝心里想”没有结束,后面有想的话,“皇帝心里想”后面应该用逗号表示未结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5.(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写诗人舟行水上,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写诗人在岸上所见景色,此刻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
C.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了浓浓的故园之思。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次北固山下
【解析】【分析】B:错误。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阔大。是已经在江上所见,不是“在岸上所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文房四宝》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文房四宝
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
⑥文房四宝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
6.下列对文本的结构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总一分一总 B.总一分 C.递进式 D.分一总
7.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下定义 B.分类别 C.打比方 D.引用
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
A.宣州所产“紫毫笔”,唐宋时期千金难求,“湖笔”成为文房四宝名品则是在明清之后。
B.避乱徽州的奚超父子改进了制墨方法,制成徽墨,使之“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C.宣纸“滑如春冰密如茧”,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D.歙砚与徽墨同产一地,歙砚细润如玉,扪之若婴儿之肌肤,被誉为“群砚之首”。
【答案】6.A
7.D
8.D
【知识点】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文章结构方式;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具体分析下手法,最后强调某种观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6.第一段交代了文房四宝的由来。是总。第二到五段分别交代了笔、墨、纸、砚的由来,典型及作用。是分。第六段总结文房四宝的价值,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是总。文章总分总结构,对应A
故答案为: A
7.《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引用古文,是引用,对应D。
故答案为:D
8.D:错误。第一段: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群砚之首”是端砚,不是歙砚。
故答案为: D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狼》,回答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意暇甚 (从容,悠闲) B.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C.顾野有麦场 (看,视) D.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投以骨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斗争作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
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9.B
10.A
11.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狼;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2)这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B:错误。例句翻译为:担心前后都遭受狼的攻击。敌,攻击。不是“敌人”的意思。
故答案为:B
10.A翻译为:把骨头投给狼。骨,骨头
B翻译为:另一只狼正在挖洞。 洞,这里作动词,指挖洞。
C翻译为: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D翻译为: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故答案为:A
11.D:错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是议论的表达方式,不是“记叙”。
故答案为:D
12.(2023七上·红桥期末)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4)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子曰:“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
(6)《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答案】(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三军可夺帅也
(4)铁马冰河入梦来
(5)不亦说乎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致、君、说、涯”等字。
故答案为:(1) 非宁静无以致远;(2) 随君直到夜郎西;(3) 三军可夺帅也;(4) 铁马冰河入梦来;(5) 不亦说乎;(6)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1)——(6)这六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前五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第六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俱乘船避难 俱:    王欲舍所携人 舍:   ;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5.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答案】13.一起;舍弃,丢下
14.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15.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而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求救的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3.①翻译为:一起乘船逃难。 俱:一起。
②翻译为: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舍:舍弃。
故答案为:① 一起;② 舍弃,丢下。
14.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既、已、纳、自托、宁可”。既,既然。已,已经。纳:接受。自托:托身。宁可:怎么能。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15.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翻译为: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写华歆有远见,虑事周密。
②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翻译为: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而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求救的这个人。写华歆有担当,有责任感,做事讲信用。
故答案为: 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回答各题。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③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④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⑤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①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⑥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⑦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⑧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⑨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
⑩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有删改)
[注释]①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16.请根据作者在第③段描写的浓雾和淡雾,分别概括出它们的特点。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1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第⑧~⑩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⑧段中拟声词“哒”“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滴掉落在草地上的声音,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第⑧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小草饱吸露珠时的喜悦和满足,深化文章,突出主题。
C.第⑨段中的“沉闷”是因为冬雾使“我”压抑;“惊喜”是因为“我”从草尖上的绿,看到了“春的信息”。
D.第⑩段中的“一树树”“一朵朵”写出了春将要到来的过程,读来有一种音韵美。
E.第⑩段作者自比“小草”,写出自己走出“沉闷”“开始新一轮生长”的喜悦,也表达出对将至的春天的向往。
19.文章结尾段阐述了怎样的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6.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17.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18.B;C
19.哲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用:点题、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拟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第三段,抓住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段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浓雾和淡雾的特点。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4)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要求从文本中选取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积极,语句通顺、简洁。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16.在第三段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即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
第三段: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即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故答案为: 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17.一夜未睡,拟人,赋予夜晚人的情态。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比喻,把“雾凇”比作“千花万蕊”。生动的写出了雾凇晶莹剔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惊喜和赞美。
故答案为: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18.B:第八段:饱吸、舒展、交头接耳、欢快的笑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
C:第八段: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第九段: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写冬雾凝结成水滴落时让我发现了嫩绿,让我欢喜。“冬雾使我压抑”错误。
故答案为: B C
19.第十一段: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寒冬”是人生的困境,遇到的种种困难,“春天”是指美好的希望。写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都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相信会有美好的春天。
结尾写了我相信现在遇到的困境都不是事,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卒章显志,结构上和前文相呼应,点明标题。
故答案为:哲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用:点题、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20.(2023七上·红桥期末)综合性学来,“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
【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定义:二维码是一种   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筛选信息。
①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
【材料一】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优势一:   。优势二:   。
②如果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不可选用的材料是   。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答案】(1)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2)存储的信息容量大;具有纠错功能;材料三
【知识点】词义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关键句: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即二维码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
(2)①【材料一】显示二维码的数据容量大约2000字符,数据密度20——100,即二维码存储的信息容量大。
【材料二】 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即二维码具有纠错功能。
②【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写二维码在人们生活中的便捷性。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写二维码在市场上的便捷应用。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写二维码的原理,和二维码的应用无关。
故答案为:(1) 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2)存储的信息容量大;具有纠错功能;材料三。
【点评】(1)本题考查概念理解。在材料中找到有关“二维码”的句子,分析归纳其特点,组织语言,给“二维码”下定义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和理解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二维码的优势,分析不属于二维码应用的材料即可。
21.(2023七上·红桥期末)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为《朝花夕拾》做荐读演讲,下面是讲演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鲁迅先生在《   》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另一文 《   》则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在书中有他与日本老师   的交往,更有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   ,这些温馨的回忆真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范爱农》;《五猖会》;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阿长(长妈妈)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①《范爱农》出自《朝花夕拾》,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②《五猖会》出自《朝花夕拾》,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③ 《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④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阿长(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故答案为:《范爱农》、《五猖会》、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阿长(长妈妈)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2.(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列片段,按要求答题。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1) 第①段中“妖精”指的是谁?    他最后被收服成为    。
(2)请概括第②段的故事情节,并说说这两段加点人物有什么关系?
【答案】(1)红孩儿;善财童子
(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或者:三调芭蕉扇);母子关系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西游记》
【解析】【分析】(1)①是红孩儿和孙悟空的战斗。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欺凌当地的土地山神。唐僧师徒经过钻头号山时,红孩儿变化成七岁孩子自缚手脚,吊在松树上呼救,引起唐僧善念的同时,激起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然后设法将唐僧掳走。孙悟空来救唐僧时,红孩儿与之多次斗智斗勇均占上风,他的三昧真火一度让孙悟空几乎丧生。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作莲台和如来佛祖的金箍将红孩儿降服。观音以红孩儿野性难驯,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珞珈山,做了善财童子。
(2)第一段是红孩儿大战孙悟空。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欺凌当地的土地山神。唐僧师徒经过钻头号山时,红孩儿变化成七岁孩子自缚手脚,吊在松树上呼救,引起唐僧善念的同时,激起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然后设法将唐僧掳走。孙悟空来救唐僧时,红孩儿与之多次斗智斗勇均占上风,他的三昧真火一度让孙悟空几乎丧生。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作莲台和如来佛祖的金箍将红孩儿降服。
第二段是《一调芭蕉扇》,出自《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
红孩儿是铁扇公主的儿子,两人是母子关系。
故答案为:(1)红孩儿、善财童子;(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或者:三调芭蕉扇);母子关系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23.(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500字以上;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打开记忆的匣子,在匣子里总有许多美丽的一瞬间,因此,我们总会把它们拍成照片,在这些照片里总有许多回忆让我难忘。
——题记
时间匆匆地流逝,随之我也开始淡忘了许多往事,但有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是一张照片,是一件往事,也是一段回忆。
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位初中生了,开始了新的生活。生活并不是如此顺利,总是有不少麻烦。但是,总有一段回忆,让我想起了那张照片,那是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妈妈偷拍的。那张照片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
那天早上,爸爸把昨天迟来的生日礼物拿给我。我看了兴奋不已,因为那是一辆单车,一辆浅蓝色的单车,漂亮极了!我看到如此漂亮的单车,死皮赖脸地叫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爸爸无奈只好答应了我。第二天,刚吃过中午饭,我就让爸爸午休早点醒,多一点时间教我,这样我就可以早点骑上自行车。我和爸爸在太阳底下学了一个中午,汗流浃背。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虽然我满身尘土,还有几处伤口,泪流满面,不过我也从中学会了“两个坚”:一个是坚持,另一个是坚强。
在我失意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想起那段回忆与那“两个坚”。它们给我勇气,让我迎难而上。
今天上午,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测试一千米长跑。我一听是一千米长跑,兴奋得不得了。老师一吹哨,我便一个劲飞奔出去,一下子把他们都甩开了,我扬扬得意的笑了一下。等我回过头时,“唉呀!”原来是我没看见下面有一块石头,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上都流血了,有的地方还粘着几颗小碎石,我强忍着痛把小碎石拿了下来。若是换做小时候的我早就失声痛哭了,但如今不同,我觉得已经长大了,我要坚强,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那张照片,想到这里,我负着膝伤跑完了一千米。
谢谢你——那张总是让我想起照片,那张教我坚强的照片!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总会想起那张照片,那张照片内容是什么,对你有哪些深远影响,让你获得哪些人生感悟。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照片是你和好友的合照,好友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你鼓励,助力你重整旗鼓;照片是爷爷勇敢抗洪的照片,激励你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记忆里的那次洪水的爆发,村民们都很害怕,赶着爬到树上,跑到楼顶上。只有您,我的爷爷,您却毅然决然的收拾可用的水泥黄沙等前去村头低洼处堵水,只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在您的引导下,村民们陆陆续续的也从树上、楼上跑下来,收拾物资前去堵水,最终战胜了洪水,村民们集体在村口拍了张大合照,照片上您单薄却有力的身影激励我认真学习,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爷爷勇敢抗洪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高分作文。先用题记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亲身经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爸爸教导作者骑自行车,选材贴近生活,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父爱。同时感受到作者从中获得的新感悟“坚持、坚强”,之后再通过自己跑步摔跤的事情,引出我的不同,引出照片对我的积极意义。结尾总结前文,和标题相呼应,使文章内容严谨。文章语言言之有物,很精炼,同时描写的运用让文章更有真情实感。结尾直抒胸臆,表明文章的中心。
1 / 1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1.(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怅然(chàng) 干涸(kū) 爵士(jué) 粘轻怕重
B.蹒跚(pán) 怂恿(sǒng) 蜷伏(quán) 刨根问底
C.凫水(fú) 伫立(zhù) 狡黠(jié) 大相径庭
D.嗔怪(zhēn) 称职(chèn) 坍塌(tā) 哄堂大笑
2.(2023七上·红桥期末)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千克的目标,____了我国粮食安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____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____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____“共和国勋章”。
A.保障 义无反顾 丰厚 授予
B.保障 忘乎所以 丰厚 给予
C.保护 忘乎所以 丰富 授予
D.保护 义无反顾 丰富 给予
3.(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功能的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②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③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几种车辆,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④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知难而退呢?
B.我是什么时候去西藏支援教育事业的,我记不真切了,大概是四五十年前。
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历史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5.(2023七上·红桥期末)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写诗人舟行水上,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写诗人在岸上所见景色,此刻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
C.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了浓浓的故园之思。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文房四宝》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文房四宝
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
⑥文房四宝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
6.下列对文本的结构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总一分一总 B.总一分 C.递进式 D.分一总
7.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下定义 B.分类别 C.打比方 D.引用
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
A.宣州所产“紫毫笔”,唐宋时期千金难求,“湖笔”成为文房四宝名品则是在明清之后。
B.避乱徽州的奚超父子改进了制墨方法,制成徽墨,使之“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C.宣纸“滑如春冰密如茧”,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D.歙砚与徽墨同产一地,歙砚细润如玉,扪之若婴儿之肌肤,被誉为“群砚之首”。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狼》,回答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意暇甚 (从容,悠闲) B.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C.顾野有麦场 (看,视) D.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投以骨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斗争作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
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12.(2023七上·红桥期末)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4)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子曰:“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
(6)《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俱乘船避难 俱:    王欲舍所携人 舍:   ;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5.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回答各题。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③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④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⑤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①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⑥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⑦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⑧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⑨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
⑩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有删改)
[注释]①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16.请根据作者在第③段描写的浓雾和淡雾,分别概括出它们的特点。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1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第⑧~⑩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⑧段中拟声词“哒”“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滴掉落在草地上的声音,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第⑧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小草饱吸露珠时的喜悦和满足,深化文章,突出主题。
C.第⑨段中的“沉闷”是因为冬雾使“我”压抑;“惊喜”是因为“我”从草尖上的绿,看到了“春的信息”。
D.第⑩段中的“一树树”“一朵朵”写出了春将要到来的过程,读来有一种音韵美。
E.第⑩段作者自比“小草”,写出自己走出“沉闷”“开始新一轮生长”的喜悦,也表达出对将至的春天的向往。
19.文章结尾段阐述了怎样的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023七上·红桥期末)综合性学来,“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
【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定义:二维码是一种   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筛选信息。
①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
【材料一】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优势一:   。优势二:   。
②如果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不可选用的材料是   。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21.(2023七上·红桥期末)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为《朝花夕拾》做荐读演讲,下面是讲演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鲁迅先生在《   》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另一文 《   》则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在书中有他与日本老师   的交往,更有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   ,这些温馨的回忆真令人回味无穷。
22.(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列片段,按要求答题。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1) 第①段中“妖精”指的是谁?    他最后被收服成为    。
(2)请概括第②段的故事情节,并说说这两段加点人物有什么关系?
23.(2023七上·红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500字以上;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干涸(kū)——(hé) 粘轻怕重——拈轻怕重
B:正确
C:狡黠(jié)——(xiá)
D:嗔怪(zhēn)——(chēn) 坍塌(tā)——(tā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答案】A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起保障作用的事物。确保,使充分实现。第一空形容袁隆平实现的水稻亩产1000千克的目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用“保障”。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第二空形容袁隆平虽然失败,但还是努力研究,用“义无反顾”。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丰厚,多而厚实。丰富;多。第三空形容袁隆平的执着最终获得多多的回报,用“丰厚”。
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使丰富。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第四空形容袁隆平获得勋章,用“授予”。
给予,给、赠送、使别人得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答案】C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③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约”和“左右”重复啰嗦,删去“约”或者“左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C:错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完全引用,句号应该在引号内。“皇帝心里想”没有结束,后面有想的话,“皇帝心里想”后面应该用逗号表示未结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5.【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次北固山下
【解析】【分析】B:错误。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阔大。是已经在江上所见,不是“在岸上所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答案】6.A
7.D
8.D
【知识点】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文章结构方式;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具体分析下手法,最后强调某种观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6.第一段交代了文房四宝的由来。是总。第二到五段分别交代了笔、墨、纸、砚的由来,典型及作用。是分。第六段总结文房四宝的价值,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是总。文章总分总结构,对应A
故答案为: A
7.《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引用古文,是引用,对应D。
故答案为:D
8.D:错误。第一段: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群砚之首”是端砚,不是歙砚。
故答案为: D
【答案】9.B
10.A
11.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狼;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2)这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B:错误。例句翻译为:担心前后都遭受狼的攻击。敌,攻击。不是“敌人”的意思。
故答案为:B
10.A翻译为:把骨头投给狼。骨,骨头
B翻译为:另一只狼正在挖洞。 洞,这里作动词,指挖洞。
C翻译为: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D翻译为: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故答案为:A
11.D:错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是议论的表达方式,不是“记叙”。
故答案为:D
12.【答案】(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三军可夺帅也
(4)铁马冰河入梦来
(5)不亦说乎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致、君、说、涯”等字。
故答案为:(1) 非宁静无以致远;(2) 随君直到夜郎西;(3) 三军可夺帅也;(4) 铁马冰河入梦来;(5) 不亦说乎;(6)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1)——(6)这六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前五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第六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3.一起;舍弃,丢下
14.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15.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而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求救的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3.①翻译为:一起乘船逃难。 俱:一起。
②翻译为: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舍:舍弃。
故答案为:① 一起;② 舍弃,丢下。
14.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既、已、纳、自托、宁可”。既,既然。已,已经。纳:接受。自托:托身。宁可:怎么能。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15.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翻译为: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写华歆有远见,虑事周密。
②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翻译为: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而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求救的这个人。写华歆有担当,有责任感,做事讲信用。
故答案为: 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答案】16.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17.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18.B;C
19.哲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用:点题、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拟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第三段,抓住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段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浓雾和淡雾的特点。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4)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要求从文本中选取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积极,语句通顺、简洁。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16.在第三段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即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
第三段: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即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故答案为: 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17.一夜未睡,拟人,赋予夜晚人的情态。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比喻,把“雾凇”比作“千花万蕊”。生动的写出了雾凇晶莹剔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惊喜和赞美。
故答案为: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18.B:第八段:饱吸、舒展、交头接耳、欢快的笑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
C:第八段: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第九段: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写冬雾凝结成水滴落时让我发现了嫩绿,让我欢喜。“冬雾使我压抑”错误。
故答案为: B C
19.第十一段: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寒冬”是人生的困境,遇到的种种困难,“春天”是指美好的希望。写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都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相信会有美好的春天。
结尾写了我相信现在遇到的困境都不是事,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卒章显志,结构上和前文相呼应,点明标题。
故答案为:哲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用:点题、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20.【答案】(1)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2)存储的信息容量大;具有纠错功能;材料三
【知识点】词义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关键句: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即二维码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
(2)①【材料一】显示二维码的数据容量大约2000字符,数据密度20——100,即二维码存储的信息容量大。
【材料二】 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即二维码具有纠错功能。
②【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写二维码在人们生活中的便捷性。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写二维码在市场上的便捷应用。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写二维码的原理,和二维码的应用无关。
故答案为:(1) 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2)存储的信息容量大;具有纠错功能;材料三。
【点评】(1)本题考查概念理解。在材料中找到有关“二维码”的句子,分析归纳其特点,组织语言,给“二维码”下定义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和理解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二维码的优势,分析不属于二维码应用的材料即可。
21.【答案】《范爱农》;《五猖会》;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阿长(长妈妈)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①《范爱农》出自《朝花夕拾》,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②《五猖会》出自《朝花夕拾》,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③ 《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④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阿长(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故答案为:《范爱农》、《五猖会》、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阿长(长妈妈)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2.【答案】(1)红孩儿;善财童子
(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或者:三调芭蕉扇);母子关系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西游记》
【解析】【分析】(1)①是红孩儿和孙悟空的战斗。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欺凌当地的土地山神。唐僧师徒经过钻头号山时,红孩儿变化成七岁孩子自缚手脚,吊在松树上呼救,引起唐僧善念的同时,激起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然后设法将唐僧掳走。孙悟空来救唐僧时,红孩儿与之多次斗智斗勇均占上风,他的三昧真火一度让孙悟空几乎丧生。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作莲台和如来佛祖的金箍将红孩儿降服。观音以红孩儿野性难驯,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珞珈山,做了善财童子。
(2)第一段是红孩儿大战孙悟空。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欺凌当地的土地山神。唐僧师徒经过钻头号山时,红孩儿变化成七岁孩子自缚手脚,吊在松树上呼救,引起唐僧善念的同时,激起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然后设法将唐僧掳走。孙悟空来救唐僧时,红孩儿与之多次斗智斗勇均占上风,他的三昧真火一度让孙悟空几乎丧生。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作莲台和如来佛祖的金箍将红孩儿降服。
第二段是《一调芭蕉扇》,出自《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
红孩儿是铁扇公主的儿子,两人是母子关系。
故答案为:(1)红孩儿、善财童子;(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或者:三调芭蕉扇);母子关系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23.【答案】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打开记忆的匣子,在匣子里总有许多美丽的一瞬间,因此,我们总会把它们拍成照片,在这些照片里总有许多回忆让我难忘。
——题记
时间匆匆地流逝,随之我也开始淡忘了许多往事,但有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是一张照片,是一件往事,也是一段回忆。
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位初中生了,开始了新的生活。生活并不是如此顺利,总是有不少麻烦。但是,总有一段回忆,让我想起了那张照片,那是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妈妈偷拍的。那张照片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
那天早上,爸爸把昨天迟来的生日礼物拿给我。我看了兴奋不已,因为那是一辆单车,一辆浅蓝色的单车,漂亮极了!我看到如此漂亮的单车,死皮赖脸地叫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爸爸无奈只好答应了我。第二天,刚吃过中午饭,我就让爸爸午休早点醒,多一点时间教我,这样我就可以早点骑上自行车。我和爸爸在太阳底下学了一个中午,汗流浃背。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虽然我满身尘土,还有几处伤口,泪流满面,不过我也从中学会了“两个坚”:一个是坚持,另一个是坚强。
在我失意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想起那段回忆与那“两个坚”。它们给我勇气,让我迎难而上。
今天上午,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测试一千米长跑。我一听是一千米长跑,兴奋得不得了。老师一吹哨,我便一个劲飞奔出去,一下子把他们都甩开了,我扬扬得意的笑了一下。等我回过头时,“唉呀!”原来是我没看见下面有一块石头,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上都流血了,有的地方还粘着几颗小碎石,我强忍着痛把小碎石拿了下来。若是换做小时候的我早就失声痛哭了,但如今不同,我觉得已经长大了,我要坚强,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那张照片,想到这里,我负着膝伤跑完了一千米。
谢谢你——那张总是让我想起照片,那张教我坚强的照片!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总会想起那张照片,那张照片内容是什么,对你有哪些深远影响,让你获得哪些人生感悟。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照片是你和好友的合照,好友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你鼓励,助力你重整旗鼓;照片是爷爷勇敢抗洪的照片,激励你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记忆里的那次洪水的爆发,村民们都很害怕,赶着爬到树上,跑到楼顶上。只有您,我的爷爷,您却毅然决然的收拾可用的水泥黄沙等前去村头低洼处堵水,只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在您的引导下,村民们陆陆续续的也从树上、楼上跑下来,收拾物资前去堵水,最终战胜了洪水,村民们集体在村口拍了张大合照,照片上您单薄却有力的身影激励我认真学习,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爷爷勇敢抗洪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高分作文。先用题记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亲身经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爸爸教导作者骑自行车,选材贴近生活,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父爱。同时感受到作者从中获得的新感悟“坚持、坚强”,之后再通过自己跑步摔跤的事情,引出我的不同,引出照片对我的积极意义。结尾总结前文,和标题相呼应,使文章内容严谨。文章语言言之有物,很精炼,同时描写的运用让文章更有真情实感。结尾直抒胸臆,表明文章的中心。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