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5)《力 弹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班级 姓名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 2. 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4.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5. 了解弹力的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重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任务一:认识力 弹力1.阅读课本P44-47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 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的作用.只要有力存在,一定涉及 个物体!(2) 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弹力.(3) 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 ,它的原理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4)力的单位是 ;一枚鸡蛋重约为 ;一名中学生重约为 ;2.讨论、交流: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哪些要点?任务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阅读课本P57-58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物体.2. 讨论、交流: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实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受到飞机的作用力?任务三: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表示方法1.阅读课本P69、P50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 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或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判断力是否存在的依据,物理上称之为 法;(2)力的 、 、 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称之为力的 ;(3) 力的示意图就是利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起点表示力的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末端箭头表示力的 。当堂检测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木块倒下后,在地面上留下一处“砸痕”,同时发现木块上也出现了“伤痕”,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制造该“伤痕”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第1题图第3题图第9题图)排球运动员扣球时,常常会感觉到手部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力学的角度看,通常我们所说的“孤掌难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 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 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 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左/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有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直升机螺旋桨 B. 空气 C. 地球 D. 直升机驾驶员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如图,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6)《重力》、《摩擦力》班级 姓名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了解滑动摩擦, 知道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重点: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任务一:了解重力的概念1.阅读课本P48-52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由于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2)重力的方向________.铅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________,平面是否________.(3)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重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其中g取9.8 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重力的________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________上.任务二:学习摩擦力1.阅读课本P53-56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会受到________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____________、压力的大小有关.(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________压力.② 使接触面变________.(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________压力;②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在接触面间加 ;④变滑动为 .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1)实验原理: ;(2)研究方法: ;(3)要点:应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大小;(4)控制变量:如,为探究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应保持 不变,改变 ;(5)上题结论: 。当堂检测利用图示的装置可以探究重力方向的特点.实验时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BC上,用细线将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O点,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BC间的倾角,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现象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___就是利用重力方向的特点制成的,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各处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对木箱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大/减小)以下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浴室铺防滑垫 B. 缝衣针表面做得光滑 C. 车把上加装橡胶套 D. 瓶盖侧表面刻有竖纹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米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上C.图丙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D.图丁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保持静止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实施的是 【 】A.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B.用哑铃锻炼手臂肌肉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做 运动时,根据 可得到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2)其他条件不变,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3)在物体A上再放个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8)《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班级 姓名温故纠错(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或做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知道物体有惯性. 3. 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物体有惯性。任务一: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有惯性阅读课本P65-68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_____物体在___________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__而概括出来的.(3)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称为惯性.(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一切物体,无论是否运动或者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5)分别举一个惯性的利用和防范的例子: 。2.思考与讨论:探究阻力对运动影响实验中:(1)如何改变阻力大小: ;(2)为何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滚下: ;(3)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4)推理得到结论是: 。任务二: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1.阅读课本P69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 物体运动 (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物体改变____________的原因;(2) 物体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3) 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当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时,其________会发生改变.2.思考与讨论: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对吗?当堂检测小明用力向上抛出一小石块:(1)若小石块竖直向上运动,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处于____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假如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小石块将 .(2)若小石块斜着向上运动,假如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小石块将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飞机在飞行中空投救灾物品,若空投时,飞机刚好处在目标的正上方,则物品能落到目标处吗?_____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物品离开飞机后由于___________会继续往前飞行,因此空投时应当 _________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C.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可以增加绳的惯性提高成绩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惯性带来的伤害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小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B.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前倾,是由于身体上部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实验中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本实验中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阻力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的。(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_____。(3)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可将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_高度由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7)《二力平衡》班级 姓名合作探究(1) 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或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判断力是否存在的依据,物理上称之为 法;(2)力的 、 、 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称之为力的 。教学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 能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简单应用。任务一: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1.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或做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2.思考与讨论: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有何异同点?练习: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5)实验中为何使用轻质卡片 ;(6)定滑轮在实验中作用是: 。当堂检测一个重为30 N的木块:(1)如图甲,将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受10 N的水平推力F1,木块未动,这时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 N.当水平推力F增大到12 N时,木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2) 如图乙,木块被50 N的水平压力F2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若增大水平压力F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3)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车 B. 乙车 C. 两车都是 D. 两车都不是测体重时人站在体重秤上,如图,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C.秤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秤的压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漂浮在液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苹果对地球的引力 B. 液体对苹果的浮力C. 苹果对液体的压力 D. 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如图,密闭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内连着的电视机受到的拉力情况是【 】A. B. C. D.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 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等于600 N,竖直向下 B. 等于600 N,竖直向上C. 大于600 N,竖直向下 D. 大于600 N,竖直向上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所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单15力1、4、5.docx 任务单16力2、3.docx 任务单17二力平衡.docx 任务单18力与运动2、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