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19)《压强》、《液体的压强》班级 姓名温故纠错(1)由于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2)重力的方向________.铅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________,平面是否________.(3)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重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有关压强的现象.4.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重点:压强的概念,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任务一:知道压力及压强的概念阅读课本P76-80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 ________作用于物体________的力叫作压力.(2)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所受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作压强.(3)压强的定义式:p=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1 Pa=________,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_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________.(5)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_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________.2.思考与讨论:(1)有人说,压力就是重力。对吗?(2)如何选择课本P77页图10—4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说说你的方法。(实验中为什么用海绵或沙子,而不用木板?)任务二: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1.阅读课本P81—84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②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③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叫作_________. 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 。2.思考与讨论: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造得宽一些,这是为什么?当堂检测如图,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此时观察到食指明显凹下去,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 .此时拇指对铅笔的压力 食指对铅笔的压力,拇指对铅笔的压强 食指对铅笔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第1题图第2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盖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大/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B.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C.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 1250 Pa B. 2500 Pa C. 5000 Pa D. 12500 Pa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质量、底面积相等,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A、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 】A.PA=PB, P/A=P/B B.PAPB, P/A>P/B D.PA=PB, P/A>P/B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及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小华买了一只圆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杯的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20cm2,最多能装300g的水(g取10N/kg)求:(1)玻璃杯的重力;(2)玻璃杯的容积;(3)装满水时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2)《物体的浮与沉》班级 姓名温故纠错(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2)称重法求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________力.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了解潜水艇、气球的沉浮原理.3.能应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任务一: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观看视频,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___,物体上浮;如果_____________,物体悬浮;如果_____________,物体下沉.(2)对于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ρ物________ρ液,物体上浮;如果ρ物________ρ液,物体悬浮;如果ρ物________ρ液,物体下沉.(3)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有一部分露出液面,这种状态称为________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称为________浮.(4)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_______________.(5)根据条件,画出同一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上浮悬浮下沉漂浮)任务二: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1.阅读课本P95—97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潜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2)轮船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同一艘轮船从长江进入大海所受浮力 ,排开水的体积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3)探空气球和气艇:通过充入比空气密度 的气体的方法,使其飘在空中.当堂检测2020年6月我国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07m,在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水的压强 .深潜器在下潜过程中浮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透明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塑料袋缓慢放入水中,水袋受到的浮力不断______(增大/减小)。当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水面_________时,水袋中水的重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用塑料袋进行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 g,体积为1.6×10-4 m3的苹果浸没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苹果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 N/kg.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___________(>/=/<)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______(上浮/悬浮/下沉).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一定大B.码头上的轮船卸掉一部分货物后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C.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D.潜水艇在水面下从大海潜行进入长江,所受浮力不变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甲、乙烧杯中,待小球静止后,两个烧杯内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B. 乙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大C.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D. 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 【 】A.用力捏大瓶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时也能使小瓶下沉 C.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时也能使小瓶下沉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F甲<F乙 B. F甲>F乙 C. ρ甲>ρ乙 D. ρ甲<ρ乙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5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g=10N/kg)(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0)《气体的压强》班级 姓名温故纠错(1) ________作用于物体________的力叫作压力.(2)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所受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作压强.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 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了解粗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 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重点:大气压及流体压强特点任务一:知道大气压阅读课本P85-87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由于大气层受_______力的作用,所以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________压强.(2)历史上最早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_________________.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____完成的.(3)人们通常把相当于__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作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Pa.(4)大气压的变化规律:①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压的变化.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____.2.观看视频,了解利用注射器粗略测定大气压:用2 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 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1)本实验的原理是 和p=________.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目的是 。步骤二:如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 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长度为4.00 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Pa.(2)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 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 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 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任务二: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阅读课本P88—90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2)机翼的升力: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________,这一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2.思考与讨论:你能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流体压强,帮助自己记住这一规律吗?当堂检测小华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高原地区需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低,水的沸点 (选填“低”或“高”)。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为了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张老师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将罐口堵住并冷却,关于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冷却后易拉罐将会变瘪,说明大气存在压强B. 注入的水量少,有利于节约燃料,缩短加热时间C. 注入水加热的目的是让水蒸发吸热,使易拉罐更好地冷却D. 易拉罐将会变瘪的原因是罐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罐外大气压强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 】A. 60 N B. 600 N C. 6 000 N D. 60 000 N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正确的是 【 】住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人对饮料吸引力的作用在同一地点,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C.打针 D.吸饮料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也大 B. 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都有压强C. 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 D. 相同深度的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同九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单(21)《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班级 姓名温故纠错(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②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③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 知道浮力的概念.2.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3.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任务一:知道浮力的概念阅读课本P91-93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2)称重法求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思考与交流:结合右上图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你能否说出浮力产生的原因?任务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1.阅读课本P92—93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梳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________关.(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________力.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g= kg,1cm3= m3.2.观看视频实验,思考与讨论:(1)本实验探究过程是否存在缺陷?说说你的观点。(2)实验中如果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能否得到相同结论?当堂检测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A.F1 B. F2 C.F3 D. F4如图,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称重为12 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7 N.当把物体全部体积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5 N B. 6 N C. 7 N D. 10 N向一只重力和体积均不计的薄塑料袋内装入大半袋水,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如图乙,再将其逐渐浸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当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将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B. 将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C. 当袋中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0 ND. 该实验不能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 由图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N.(2) 由图甲、乙、丁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由图甲、丁、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1) 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________N.(2) 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第7题图第8题图)(3) 石块的体积V=________cm3. (4) 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______g/c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单19压强1、2.docx 任务单20气体压强.docx 任务单21浮力1.docx 任务单22浮力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