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三校联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读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 . 甲点昼长夜短B .四点自转角速度相同 C .丙点正值日出D .丁点地方时为 12 时2 .图中乙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正午时,时间间 隔为 ( )A .23 小时 56 分 4 秒 B .24 小时C .1 个恒星日 D .365 日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 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游览时,当地报时为上午 8 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 21 时。完成下题。3 .王先生游览地的经度可能为 ( )A .160°W B .160°E C .80°W D .40°E4 .下列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早一天B . 日界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东侧是西十二区 C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 180 度经线完全重合D .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 1页,共 6页5 . 甲、乙、丙、丁中属于地形倒置的是 ( )A . 乙 、 丙 B . 甲 、丙 C . 甲 、 乙 D .丙 、丁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 B .乙处适合选为水库坝址C .不适合在丙处开凿隧道 D .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 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导致图中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搬运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沉积 D .地壳下陷8 .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分布牛轭湖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喜马拉雅山脉 C .江南丘陵 D .内蒙古高原读舟山市某年 7 月某段时间的相关气象资料,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日期 最高气 温 (℃) 最低气温 (℃) 天气 风向 风力8 日 27 22 阵雨 东风 微风9 日 29 23 阴转阵雨 东北风 3-4 级10 日 27 24 阵雨转暴雨 东北风 8-9 级11 日 26 24 大暴雨转暴雨 东南风 7-8 级12 日 27 24 阴 西风 微风13 日 32 23 晴 南风 微风9 .表中信息反映出舟山市这段时间内过境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 .反气旋 B .暖锋 C .气旋 D .冷锋10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这几天舟山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8 日最低气温低是因为受冷锋影响B .该天气系统自南向北影响舟山市C .11 日最高气温下降是因为冷气团过境D .13 日舟山可能受低压控制试卷第 2页,共 6页下图中的 40 ° 线为纬线,a、b 为等温线, 甲为河流,c 为湖泊。回答下列各题。11 .关于图示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 a>b 为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B .若 b>a 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 .若 a>b 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D .若 b>a 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12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湖泊水补给河流B .图中湖泊为咸水湖C . 甲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D . 甲河水位季节变化大读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④洋流是因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暖流 B . ②洋流与④洋流的水温相同C . ②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减温减湿 D . ⑤洋流为冬季季风洋流14 .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⑤洋流沿岸都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B .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有洋流流经的海域不会发生海洋污染事件C .使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⑤洋流的势力加强密切相关 D . ①③洋流交汇处形成了大渔场试卷第3页,共 6页阿拉伯海位于下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 当,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 要方式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 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③断面乙以南的海洋淡水输入 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16 .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B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C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 52 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 16 分)材料一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 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试卷第 4页,共 6页材料二 黄河东流入海,黄河三角洲是指在黄河入海口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 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于黄河入海口历史上多次变迁,一般所称“黄河三角洲 ”,多指近 代黄河三角洲,即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近代黄 河三角洲,面积约5400 平方公里。(1)简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4 分)(2)描述从商丘向西至洛阳北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 明原因。(6 分)(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开封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 祥地,分析开封城建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6 分)18 .读图回答问题。(18 分)图 1 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 2 为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试卷第 5页,共 6页(1)比较 A 气压带和C 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6 分)(2)根据图 1 中甲图所示季节,指出D 地在此季节的盛行风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 分)(3)判断 B 地河流航运价值大小并分析成因。(6 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8 分)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 30 海里 50m 水深内的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 期短、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 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甲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分布,乙 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 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 100%)。(1) 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捕获量最大的单鱼种的原因。(6 分)(2) 与秘鲁中部渔场和北部渔场相比,南部渔场在渔汛前期和末期总体捕鱼量大,试分析 其原因。(6 分)(3) 简述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形成的年份,对秘鲁鳀生长产生的影响。(6 分)试卷第6页,共 6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D A B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A D C D17.(1) 由于地壳沉陷,渤海发生凹陷;黄河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每点 2分,共 4分。)(2)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沉积厚度逐渐变厚。(2分)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越靠近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越少。所以出山口洛阳北沉积物颗粒大,沉积厚度厚,冲积扇外围商丘沉积物颗粒小,沉积厚度薄。(4分)(3)有利条件: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每点 2分,共 4分)不利条件:易发生洪涝灾害。(2分)18.(1)A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气流上升。(1分)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2分)C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气流下沉。(1分)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少雨。(2分)(2)盛行西南季风,(2分)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跨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每点 2分,共 4分)(3)B地河流航运价值大,(2分)成因:B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均匀,河流流量平稳,河网稠密;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无结冰期。(每点 2分,共 4分)19.(1)秘鲁沿海饵料丰富;秘鲁鳀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秘鲁鳀洄游和游泳的能力弱且生活于近岸水域易于捕捞。(每点 2分,共 6分)(2)渔汛前期从北到南水温都较低,适宜秘鲁鳀生长;末期北部和中部水温增高,秘鲁鳀南游,北部和中部渔场捕鱼量减少,南部渔场与北部渔场和中部渔场相比纬度较高,无论在汛期前后水温都偏低,总体捕鱼量大。(每点 3分,共 6分)(3)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较弱,南美西海岸冷水上泛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并南下。较多的暖水输送到秘鲁沿岸使水温增高,暖水不利于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生长。(3分)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较强,南美西海岸冷水上泛增强,秘鲁沿岸使水温降低,冷海水利于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生长。(3分)答案第 1页,共 2页{#{QQABSYAAogCgAgBAAAhCAQUyCAAQkhCCCYgGwEAEoAAASQNABCA=}#}答案第 2页,共 2页{#{QQABSYAAogCgAgBAAAhCAQUyCAAQkhCCCYgGwEAEoAAASQN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年级三校联考地理试题.docx 高二年级三校联考地理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