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盐亭中学高2023级2024年秋第二学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2张;答题卡共6页1张。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根据地也有学生,但这些学生和旧式学生也不相同,他们不是过去的干部,就是未来的干部。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在这里,我可以说一说我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①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②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
③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④当然,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是有精神需求的,根据地人民无论是否有文化,都有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且是多方面的,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
B.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只要改造好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打成一片,就能写出群众欢迎的作品。
C.是否热爱人民,决定着中国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既要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又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D.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什么是不熟?人不熟”,使用设问句,既能引起听者注意,启发听者思考,同时营造一种谈话般的亲切氛围。
B.“这时,只是在这时”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只有熟悉了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会根本改变自己的阶级感情。
C.“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结构对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用诗一般的语言突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D.“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这句话表明我国现阶段人民家园还不够美丽,必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第三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完成了《红楼梦》的写作。
B.鲁迅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经典形象。
C.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D.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4.作为一篇讲话稿,材料一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5.两位不同时代的领导人都在讲话中强调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艺与人民的关系。(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就是黄河的一块石头
陈宝红
到四川眉州,朋友邀请我去参观奇石博物馆。去了,确实很长见识,但你若问我几年后还对哪块石头有印象,我只好说,石头,好多的石头。这样的结果,在别处也莫过如此。
记得有一年,有人约我们一帮文友到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说那里的玉石多么有名。待我们去了,在其玉石博物馆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块半人多高的鸡血石。同行者有人一个劲儿连说奇观、价值连城!
说来有趣的是,当地的一个开发玉石的老板,还煞有其事地把我们一行人带到一个石洞,说他们公司发掘的玉石都出自这里。说完,他让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塑料袋,然后,老板就带领大家往洞里走。老板说,走得不要太快,要注意脚底下,说不定真的能捡得一块宝玉呢!我注意到,山洞里隔上五六米的墙壁就有一盏灯,灯光不是很亮,但足以看见前后的人。再隔一二十米,工作人员还故意弄一堆石头,那石头能有鸡蛋大小,奇形怪状。大约走了二三百米,大家发现走过的路,两边的洞壁几乎都很相似,就有人提议不必再走了。可也有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想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出去。我说,出去吧,不就是几块石头嘛,捡得到如何捡不到又如何,还能影响到自己的生老病死?
出得洞来,外面阳光灿烂。看着远处的山峦,我心想,那远方的山难道不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吗?那石头如果几年后变得郁郁葱葱,你能说它不是一块美玉?
大约在10年前吧,我和一些文友到了黄河的风陵渡。那是七八月间,由于上游干旱,黄河处于枯水期。走在黄河的河床上,到处都是石头,很多喜爱收藏的人,心里自然乐开了花,他们提着不同的口袋在四处寻找心仪的石头。我站在黄河中央,看着那浅浅的一条水流,不禁联想到有关黄河的历史、人物、音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看到台湾诗人余光中写的散文《黄河一掬》。那是诗人第一次到黄河,当他弯下腰,双手把黄河水捧到眼前时,不由泪流满面。那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随后,他把自己的一张名片抛到黄河里,终于实现了和黄河的浑然一体。也就在那联想的瞬间,我也弯腰捧起了黄河水,端详了几秒,然后一饮而尽。当即,我就觉得自己的身体突然壮实了起来,好像黄河岸边的一个船夫!
然而,这种壮举感觉还不到几分钟,同行的一个朋友险些让我泄了气。那朋友从几十米外喊我,说让我看一块巨石。我说,到处都是石头,能有什么特殊的呢?朋友很执意,我只好踩着一地的鹅卵石走过去。走到近前,朋友指着那块一米高的巨石对我说,你看,它多像虎头!我就是属虎的,这要是弄到我家去,放在郊区的院落里,得多神气!我看了一眼朋友,又看了一眼虎头石,说石头确实像虎头,不过要把这么重的石头弄到北京去,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可不小呢!朋友听我这么一说,并不以为然,说,这不算什么,只要肯花钱,没有办不成的。一万不行,两三万总可以了吧?老兄,你别看这石头在黄河滩上不值钱,若是运到北京,说不定能卖个一二十万呢!朋友的话让我感到很愕然,这个朋友还是当初那个“诗魔”吗?20世纪80年代,为了写诗,他辞掉工作,孤旅天涯,到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去寻访古代诗人的足迹。最困难时,他甚至要过饭,临时在火车站当了一个星期的搬运工。多亏那个火车站的一个小领导也热衷文学,在偶然的交流中,得知这位蓬头垢面的搬运工原来也是个诗歌的“魔怔”,便给他多开了些工钱,他才得以继续诗歌的跋涉。多年后,朋友开了家物流公司,成了小老板,但骨子里,始终不忘文学情怀。
我问朋友:你真的有心要把这块石头弄到北京去?
朋友说:真有心。钱不是问题。
我说:凭你现在的实力,钱肯定没问题。但问题是你想过没有……
朋友打断我的话:想什么,你想说我现在有点小人乍富!
我说:那倒不全是,我在想这块巨石,你说它在黄河里存在多少年了?100年?1000年?或许更多。
朋友说:这还真说不好,咱又不是什么水利、地质专家。
我说:这巨石在黄河里的时间肯定要比我们的年龄长,既然千百年来,它一直陪伴着黄河,就说明它本身就属于黄河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动心思把它迁到北京呢?难道就因为它长着一个虎头?
朋友说:要按你这个说法,那黄河里的沙子、卵石都不能动,它们同样也是黄河的一部分。你不能因为这颗巨石大,就动了恻隐之心吧。
我说:多亏你用了恻隐之心来回答我,如果你说此刻我有了分别心,那我可真的有点无地自容了。
朋友听到此,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他用手摸着那巨石的顶部,对我认真地说:“其实我想把这巨石弄到北京的想法只是一念,经你这么一提醒,我现在已经决定放弃了。正如你所说,既然它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黄河,那就让它永远地陪伴下去。说不定将来,我们也会变成一块石头,落在这黄河滩。”我说:“对呀,兄弟,我们每个人都是黄河的一块石头。不信,你看这巨石的头像,还真像你这个‘诗魔’呢!”朋友听罢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既然这么有缘,你就抓紧给我和巨石照张相吧。注意,一定要把身后的黄河水照上。以后,我逢人就可以自豪地指着照片说:看,这就是黄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虽然同行者称赞鸡血石价值连城,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B.文章第四段运用反问和明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我对远山的喜爱之情。
C.文章写我阻止朋友搬运那块巨石,是因为我认为这块巨石与众不同。
D.与郁达夫《故都的秋》相同,本文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下列对文中“我的朋友”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朋友想运走巨石的行为感到愕然,他已经不再是我心中那个“诗魔”了。
B.巨石长得像虎头,我也觉得它像我的朋友,是朋友打算把它运回北京的主要原因。
C.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的方式来刻画朋友这一人物形象。
D.执着于理想、性格开朗、有一定经济实力,我的这位朋友是表现文章主题的关键。
8.文章讲述余光中散文《黄河一掬》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4分)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们每个人都是黄河的一块石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 则田荒而国贫矣。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 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美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为A末作奇巧B者C一日作而五D日食E农夫终岁F之后作G不足以用自食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指从事,这与《论语十二章》中“请事斯语矣”中的“事”词义相同。
B. 归,指亲附,这与《论语十二章》中“天下归仁焉”中的“归”词义相同。
C. 本,指事物的根本,与《大学之道》中“物有本末”中的“本”词义相同。
D. 贵,指崇尚,这与《老子四章》中“不贵难得之货”中的“贵”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管仲看来,治理国家要先使人民富裕,这样才易于治理,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让田地荒芜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B. 管仲认为,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
C. 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桓公抬头看天,这说明他理解中天是自然之天,未明白管仲真正要表达的是统治者应以民为天。
D. 晋文公同咎季对话,并将对话内容告知车夫,在车夫的建议下,他下令不准滥修宫室,即使要修建屋室也不能以耽误农事为代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4. 两则材料关于治国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徐惇济书报尝过余石林①
叶梦得
绕涧新添数百竿,故人书为报平安。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夏簟②寒。
老大不能穷蠹简,归来便拟挂尘冠。一杯且觅林间约,莫枉山王③废旧欢。
【注】①石林,在湖州弁山,诗人在此处有居所。②簟,竹席。③山王,指“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有人认为二人热衷官场,不适合归入“七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惇济来信告诉诗人他曾到过石林,这引发了诗人的思绪,写下此诗。
B.徐惇济怀念石林的竹林美景,他写信给诗人,询问竹林是否依旧葱郁。
C.“挂尘冠”有辞官之意,从中可看出诗人并不留恋仕途,有归隐之心。
D.诗人在尾联借典故,表示希望能与朋友相约林间,一起享受自然之美。
16请结合诗歌内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第二联进行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大学之道》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 , 。”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 , 。”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春节假期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在忙碌一年后休息调整的一个长假,①,这是为什么呢 假期后,人们更易感到疲惫,主要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两个“罪魁祸首”。 ② ,大多数人在春节期间会因为兴奋而熬夜,破坏了日常的作息规律,影响身体的休息,从而导致疲惫;二是暴饮暴食、入睡困难,暴饮暴食会加重胃的负担,③,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国节日,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比日常饮食的糖分、油脂含量都要高,人们大快朵颐会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当然,除了睡眠质量下降这一原因之外,人们也会因出行、待客等,使身体处于忙碌劳累状态,这些都会让人容易感到疲惫。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
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我的家即在这两条巷子之间。临街是铺面。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我们家在这些店铺的后面,占地多少平米我不知道,但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正屋当中是一个堂屋,堂屋铺地的箩底砖的边角都磨圆了,而且特别容易返潮。天将要下雨,砖地上就是潮乎乎的。若遇连阴天,地面简直像涂了一层油,滑的。我很小就知道“础润而雨”。用不着看柱础,从正堂屋砖地,就知道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一想到正堂屋,总会想到下雨,有时接连下几天,真是烦人。雨老不停,我的一个堂姐就会剪一个纸人贴在墙上,这纸人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也真奇怪,扫晴娘扫了一天,第二天多少会放晴。放晴后,我们会去花园。这座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的花园里肥沃的黑色泥土上随意地生长着一些肆意蔓延的杂草和一些高大的树木。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临街的店铺以“一家……”的形式全部罗列出来,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分)
21.下列选项中的“多少”和文中加点处的“多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无论你需要多少帮助,我们都会尽力提供。
C.只要打开书,多少都能学点知识。
D.他为了这一目标,做了多少努力,你们知道吗
2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说,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第二学月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只要改造好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打成一片,就能写出群众欢迎的作品”说法绝对。
2.D【解析】“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不是谈生态环境,而是指整个社会生活不全是美好和光明的,还存在丑恶和阴暗面。
3.C【解析】“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谈的是炼字。
4.①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作者的讲话针对了当时根据地的许多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的现象。 ②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讲话采用平白直接的口语,听众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易听懂。③短句较多,符合口头表达的实际。 ④举自己真实经历做事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
5.①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文艺工作的对象。 ②文艺要热爱人民。热爱人民是文艺创作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文艺工作者最大的幸福。 ③文艺的一切创新都来源于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扎根人民。(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6.D【解析】A选项,“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无中生有,文中“我”没有对鸡血石的价值直接表态。B选项,文章第四段“你能说它不是一块美玉”使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C选项,“因为我认为这块巨石与众不同”说法错误,从文中“多亏你用了恻隐之心来回答我,如果你说此刻我有了分别心……”可以看出,我对这块巨石与沙石等的态度,不应用“分别心”来表达,“我认为这块巨石与众不同”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7.D【解析】A选项,“他已经不再是我心中那个诗魔了”理解有误。从后来的情节发展来看,朋友对巨石的理解和我对巨石意义的理解不谋而合,此处的惊愕不能理解为他已经不再是我心中那个“诗魔”了。B选项,“我也觉得它像我的朋友”,是后文我对朋友理解到我不让其运走石头的有感而发,不是朋友打算把它运回北京的原因。C选项,文中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我的朋友。
8.①表现余光中对炎黄子孙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意义非凡。 ②表现我对余光中做法的认同,与他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并引出了我饮黄河水的“壮举”。 ③与后文中我阻止朋友搬运巨石的情节相呼应,我和余光中先生对黄河的情怀与后文中我与朋友对待巨石的行为共同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
9.①黄河中的石头属于黄河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黄河,不可分割。 ②“我们”指包括我、我的朋友、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黄河是祖国的象征。 ③把我们比喻成黄河里的一块石头,意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与祖国紧紧相连,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 CEG 句意:现今从事工商业和制作奇巧之物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不足够来维持自家生活。“为……者”意为“从事……的人”,“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故C处断开;“而”字连接“一日作”和“五日食”,中间不断开,故E处断开;“农夫终岁之作”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故G处断开。综上,CEG处断
11.选B。 A.正确。句意:舍弃根本性的农业生产而从事工商业。/请允许我遵从您说的话去做。 B.“词义相同”错误。亲附。/称赞。句意:是人民亲附(这个国家)的原因。/天下就会归顺在仁者的统治之下。 C.正确。句意:事物根本确立了原则和方法也就由此产生。/每种事物都有起端和末端。 D.正确。句意:崇尚天。/不崇尚难以得到的货物。
12.选D “在车夫的建议下”理解有误,从原文“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可以看出,晋文公的命令并非在车夫的建议下下达。
13.(1)粮食,是成就王业的根本大事,是君主的重大事务,是治国的(根本)途径。(“粟者,王之本事也”,判断句,粮食,是成就王业的根本大事;“务”,事务;“道”,途径。)
(2)百姓亲附他(社会)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指责他(统治)就危险,背叛他(政权)就覆亡。 ( “与”,亲附;“非”,指责;“背”,背叛。)
14. 两则材料都认为治国要首先使人民富裕,要重视农业生产。
根据材料一“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和材料二“ 美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可概括:两则材料都认为治国要首先使人民富裕,要重视农业生产。
参考译文:
材料一:大凡治国的规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以后再治理他们。
从前,历代的君主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推崇它。一切治国的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工商业和华丽奇巧之物,禁止了工商业和华丽奇巧之物那么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必然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得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家富裕则军事强大,(国家)军事强大则战争取胜,(国家)战争取胜则土地更加广阔。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使人口增多、使军事强大、使国土增广、使国家富裕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工商业,禁止奇巧之物,而做有利于农事的事。现今从事工商业和制作奇巧之物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不足够来维持自家生活。这样那么人民就放弃根本性的农业生产而从事工商业。舍弃根本性的农业生产而从事工商业,那土地就荒芜了而国家也就贫穷了。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吃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王业。粮食,是人民亲附(这个国家)的原因;粮食,是财富得以聚集的原因;粮食,是领土得以开拓的原因。粮食一多那么天下的物产就都来了。粮食,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君主的重大事务,是治国的(根本)途径。
材料二:孔子说:“君子必须致力于事物的根本,事物的根本确立了原则和方法也就由此产生。”如果根本不正那么它的枝末就一定会偏斜。一开始就不昌盛的最终必定衰亡。河间献王认为:“管子说:‘(百姓)粮仓里粮食充足,才知道礼法节义。吃穿充足,才能知道荣誉和耻辱。’”丰美的谷物,是国家昌盛,国中男女面貌姣好,礼义能够被践行,人心能够安定的原因。《尚书》中的“五福”以“富”为开始。子贡问孔子如何施政,孔子说:“先让老百姓富裕,让他们富裕以后再教化他们,这是治国的根本。”
齐桓公问管仲说:“做君主的应崇尚什么呢?”管仲说:“崇尚天。”桓公抬起头来看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空,当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他(社会)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指责他(统治)就危险,背叛他(政权)就覆亡。”
晋文公去见咎季,(看到)他的家庙紧靠在西墙下,晋文公说:“谁住在您的西边?”咎季回答说:“是君王的老臣。”晋文公说:“向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咎季回答说:“我忠于职守,但比不上老臣的功劳,老臣的墙坏了却没有再修筑。”晋文公问:“为什么不修筑呢?”咎季回答说:“一天不种庄稼,一百天都得不到吃的。”晋文公出门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车夫,车夫在车旁叩头说:“君王的英明,是群臣的福气。”晋文公于是就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不准滥修宫室,来妨害百姓的住宅,要按一定的时间修建屋室,不准耽误农事。”
15.B(“徐惇济怀念石林涧边的竹林美景……询问这片竹林是否依旧葱郁”错)
16.【审题指导】限制词:本诗第二联。——避免答错联
关键词: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这里主要注意: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将其理解为广义的表现手法,可等同为艺术手法,即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抒情手法等。
操作词:“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句不离篇,要有整体考虑的意识;要鉴赏+分析,即技法+例证+效果。
【参考答案】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友人的书信描述,想象自己仿佛身处竹林之中; ②巧用叠词:以“谡谡”摹写风声,以“阴阴”表现环境的清凉,生动形象且富音韵美。 ③多感官结合:耳听风声,身感清凉,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评分细则】①虚写、想象、联想(1分):诗人通过友人的书信描述,想象自己仿佛身处竹林之中(身临其境等)(1分)。 ②巧用叠词、叠字、迭字、重言(1分):以“谡谡”摹写风声,以“阴阴”表现环境的清凉,生动形象且富音韵美(节奏感、画面感等)(1分)。 ③多感官结合(听觉与感觉、听觉与触觉):耳听风声,身感清凉,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画面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1分)。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诗人借山风的声音和夏日竹席的清凉这些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闲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分)。 ⑤用典:“谡谡”一词化用了陆机的《感时赋》,其中有“寒冽冽而寖兴,风谡谡而妄作”之句,并以“谡谡”来形容风声。(若学生答到用典且分析得当,只给1分,因只关了第二联的上句)
特别注意:(1)若学生答到“对仗工整”威“对偶”等相关表述,不给分(因为律诗第二三联必然要求对仗)。 (2)以上细则中术语(表现手法)给1分,分析结合到诗句以及具体效果给1分。 (3)若学生术语(表现手法)有错字,则该点(含分析)得0分:若学生只谈诗句或句中某些字词,没有相应的效果分析,酌情扣分。 (4)阅卷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其他作答情况,我们再具体讨论。
17.(1)朝闻道,夕死可矣。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8.第1处(2分)。满分情况(2分):补写内容能准确承接上文提到的春节假期是休息调整的长假,同时合理引出下文关于假期后人更易疲惫的内容,且符合不超过15个字的要求。如:“但人们却容易在假期后感到疲惫”或“但假期后不少人却更疲惫”或“但人们春节后常感到疲惫”。
1分情况(1分):
能体现出与上文假期休息和下文假期后疲惫有一定关联,但表述不够准确清晰,比如“可假期后人们挺疲惫的”(“挺”表述较口语化且稍显模湖);内容基本合理,但字数超过了15个字,如“然而春节假期后很多人更疲惫”(超出字数限制)
0分情况(0分):
补写内容与上下文逻辑脱节,无法起到承上启下的连贯作用。例如“春节假期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第2处(2分)。满分情况(2分):准确写出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熬夜对作息规律的破坏,表述清晰且符合字数要求。如:“一是兴奋熬夜、作息不规律”或“一是熬夜打乱作息规律”或“一是兴奋熬夜,破坏作息规律”。
1分情况(1分):提到了熬夜与睡眠质量下降的关系,但没有明确指出对作息规律的影响,如“一是熬夜影响睡眠质量。”
0分情况(0分):
所写内容与熬夜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无关,如“二是饮食影响睡眠不好”(混淆了两个原因且表述错误)。
第3处(2分)
满分情况(2分):能够准确写出暴饮暴食加重胃负担后导致的结果是入睡困难,符合上下文逻辑且字数合规。如:“导致入睡困难”或“让人睡不着”或“使人们难以入睡”或“从而影响入睡”。
1分情况(1分):
提到了胃负担加重与睡眠之间有某种关联,但没有明确说出是导致入睡困难
0分情况(0分):
所写内容与暴饮暴食加重胃负担进而影响入睡这一逻辑关系不符,如“让人食欲变得不好”
19.例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很多人都会精心准备丰富。
例2: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目,都会精心准备丰富的美食。
(语序1分、主语一致1分,改对1处得2分,改对2处得4分)
19 题评分细则:
①语序不当,“传统中国节日”应改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分) ②主语一致,删去“人们”或者删去“很多人”。(2)分
20.形式上:(1)强化了韵律感:通过重复的“一家……”结构,让文字描述具有韵律,(运用排比有气势,节奏感)。 (2)增强了画面感:逐一列举店铺类型,让老家旧址临街的场景变得具体而生动,增强了描述的画面感。(设置场景,带领读者走过街道,有身临其境之感。)
内容上:(3)照应:历数九家店铺名,照应前文“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有这么几家店铺”突出家的宽敞。(4)展现生活气息,通过罗列店铺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当地浓厚的生活氛围和烟火气。 (5)详细列举店铺,对临街店铺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印象深刻,表现了作者对故居的熟情感上:悉与怀念,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色彩。(每点1分,答到三点给满分3分)
21.C
22.题评分细则:能准确拆分出“这座花园没有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布置”这层意思,得1分;能正确表述出“花园里有肥沃黑色泥土”相关内容,得1分;能清晰说明“杂草和树木在泥土上生长”的情况,得2分(其中杂草和树木分别表述清楚各占1分,若只笼统说有植物生长,酌情给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