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先秦”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正是它的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②汉文化思想来由应追溯到先秦孔学。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③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孔子答宰我“三年之丧”,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朗。三年丧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④与“礼”一样,“乐”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一)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二)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便达到了最高峰。《乐记》一书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最早最专门的美学文献。它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和情感紧相联系,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知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
⑤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所有这些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都无不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⑥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⑦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
⑧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无宁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儒道互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时期,理性主义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其在思想、文艺领域主要表现为儒家学说,道家学说是儒家对立的补充者。
B.孔子及其后继者孟、荀运用理性主义对古代原始文化——“礼乐”进行重新解释,最终完成了对儒学的构建。
C.儒家把传统礼制建立在日常生活和伦常感情之上,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解释,让礼制的强制性转变为人的自觉要求。
D.先秦各派中,儒家道家对美学——艺术领域影响深远,儒道两家一起塑造着中国人的艺术理想、审美兴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能够自古便形成高度世俗化社会,与先秦理性主义对人的情感、观念、仪式的引导和消溶有一定的关联。
B.在理性主义解释中,“乐”拥有不同于理知制度的内在情感特性,又与“礼”一样与日常现实生活紧密关联。
C.道家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强有力地冲击和瓦解了儒家的功利框架,从而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D.先秦理性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表现出强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与现实人生的和谐满足等艺术特征。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第④段中观点(乐与社会感情相联系、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密关联)的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汉书·董仲舒传》
B.音符是心灵的涟漪,情感在旋律中流淌。——伦纳德·迈耶
C.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嵇康
D.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刑弛则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阮籍
4.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儒道两家在哪些方面实现了互补。(4分)
5.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重新解释“礼乐”,强调儒家艺术的实用性,这对我们学习艺术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失望
肖笑
老张和老伴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已经相继成家了,女儿也有了男朋友。按说老张应该松一口气,安享晚年生活了,可他觉得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退休后又到一家私企打工,老伴则在家带孙子。
私企不比国有企业,活紧还累,老张整天腰酸背痛的,有点吃不消,想打退堂鼓,却又舍不得那份工资。一分心,摔了跤,左手腕杵在地上,当时就肿了起来,疼痛难忍。随后到医院拍了片,骨头没事,但是医生嘱咐他要静养休息。
老张本以为休息一夜就会好的,哪知夜里整条胳膊疼得睡不着觉。早上起来,连腰带都系不上了,也端不起手腕,他只好给老伴打了电话,叫她过来照应他几天。
老伴接到电话后,中午就赶了过来。老张问:“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了吗?”
老伴说:“你一打电话,我心就乱了,没顾得上跟他们打招呼就来了。”
老张听了有些嗔怪:“你看你,再急也要跟孩子们打声招呼再走,一个大活人说不见就不见了,孩子们得多担心!”
老伴说:“哪还顾得那些,我这不是担心你嘛。”
老张停了一会儿又说:“不打招呼也好,要是他们知道我摔着了,说不准要多惦记哩!”老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盼着儿女们知道这事,哪怕就是儿女们一句简单的问候。
他还记得老大小时候,有一次摔断了胳膊,他从百里之外的矿山连夜打车赶回了老家,老大他回来,委屈得哭个不停……
老张心想,看来大人小孩都一样,受伤的时候总希望能得到家人的格外关怀。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家里也没谁来过电话,老张有点不安。老伴知道他的心思,就找话茬分心,说:“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扑腾个啥?叫我说呀,你还不如辞了这里的差事,跟回家。”
老张说:“说得轻巧,要不是还有个老闺女没嫁人,我还不知在家享清福吗?”
老伴说:“儿子们修房盖屋娶媳妇你都付出那么多了,到闺女这儿,你多有就多陪送,没有氵陪送,没人会嫌弃的。”
老张说:“话是这么说,但是俩儿子花光了咱一辈子的积蓄,不给闺女再攒点儿,总觉得亏了孩子!”
吃晚饭的时候,老伴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一看号码,是二儿媳妇,老伴对老张小声说:“是老二家的。”就按下了接听键。
“妈,都这么晚了,你咋还没去接孩子呀?”老二媳妇的话里明显带着埋怨的口气。老伴忙说:“老二家的,你爹干活摔着了,我在你爹这儿呢,孩子你自己去接吧,好不好?”
老张在一旁赶忙打手势道:“说这些干什么,别叫他们担心。”只听二儿媳妇在电话里说:“那也不能说走就走吧?连个招呼也不打,这叫什么事儿啊?我这里又忙,你说这孩子谁去接?”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张和老伴都怔在那里,半天没说话。老张本以为儿媳知道他摔着了会问候他一声,不料听到的全是埋怨。他不由得低下头,十分沮丧。
老伴把饭碗给他端过来,开导他说:“别多想,身体要紧,吃饭。”就在这时,老伴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这回是老大。
“妈,你在哪儿呢?这猪饿得哇哇叫,你今天没喂猪呀?”老伴说:“我在你爹这儿呢,你爹摔着手了,顾不上了。”老大不满了:“走了也不说一声,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啊?”老大还说了一大堆的话,老张没听清,他只记得在挂电话之前,老大愤怒地说了一句:“不喂拉倒,饿死算了!”
老张把筷子一放,长吁短叹,这顿饭吃得好憋屈。
晚上十点,在县城打工的老闺女意外地打来了电话,老张很是激动,抓起老伴的电话就问:“闺女呀,你也知道爹摔着了?”
闺女好像没听见他的话,急切地反问他:“你咋拿我妈的手机,我妈呢?”
老伴在一旁听到了,赶忙接过电话说:“闺女呀,你爹摔着手了,我今天刚赶过来。咋,有事吗?”闺女不耐烦地说:“我和男朋友说好明天要回家看看,你偏偏又不在家,这可怎么办?”老伴也来气了:“这不是你爹摔着了吗!”
闺女也不高兴了:“俺爹也真是的,添乱!”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张这回听得真真切切,心里顿感一阵委屈,眼里起了雾,手也感到一阵钻心的疼。……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文本二: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得知母亲到老张这儿以后,孩子们接二连三打电话催母亲赶紧回去,是因为老二家孩子没有人接、老大家的猪没有人喂……
B.俩儿子成家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为了给闺女“攒嫁妆”,老张不得不放弃安闲的晚年生活,选择到一家私企干活。
C.小说通过大量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如一看到老伴,老张问她“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了吗”,体现了老张对子女的关爱。
D.“好像没听见他的话”“急切地反问”,这一细节充分说明闺女对老张的伤不以为意,反映了她的冷漠心理。
7.关于老张受伤后接到儿女电话后的心理,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张责怪老伴没跟孩子们打声招呼就过来照顾自己,是因为他害怕孩子们不知道他受伤,不到医院来看望他。
B.老张受伤后,本以为能得到孩子的关心,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接到孩子的电话,他的心里从期待转为憋屈。
C.二儿媳打电话给母亲埋怨没人接孩子,老张感到十分沮丧;而老大打电话来质问猪没人喂时,更让他感到不安。
D.闺女打电话来抱怨带男朋友回家没人招待时,老张不光是觉得手“钻心的疼”,其实他的心里也是“钻心的疼”。
8.小说插叙了大儿子小时候受伤时老张连夜回家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中几个孩子对受伤的老张的态度是否符合文本二中费孝通对“孝”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阳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弒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杀之。②楚怀王孙心:即楚怀王的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称熊心为义帝。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填写对应字母。(3分)
增A高帝B之所C畏也D增E不去F项羽G不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豕三牲。文中“太牢具”是宴请贵宾时的礼数。
B.恨,遗憾,与《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恨”意思相同。
C.堪,忍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中的“堪”意思不同。
D.而,连词,表递进,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城之战,项羽追击汉王,汉军兵败彭城,引发诸侯再次拥戴项羽,背叛汉王。
B.刘邦用陈平离间计,项羽怀疑范增,范增愤然请求辞官,来到彭城就发病去世。
C.范增一开始劝说项梁立怀王为义帝,后来项羽弑杀义帝,这不符合范增的本意。
D.范增当初和项羽同时侍奉义帝,没有君臣关系,所以范增并无服从项羽的职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4分)
(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4分)
14.苏轼认为“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杜荀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先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写雪,主要描写了下雪之后的情景,条理清晰。
B.颔联通过飞禽无影、竹枝折断从正面描写了雪之大、雪之厚。
C.颈联写景由高到低,写出了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的情景。
D.本诗无一“雪”字,雪又无处不在,展现诗人独特的文学功力。
16.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爱”,诗歌尾联怎样体现了儒家的思想?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3)李白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其《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就是明证。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微信聊天,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相当精妙的、基于文字和符号的社交礼仪。
比如,用微信时,句子结尾用不用句号大有讲究。别人请你帮个忙,你回一句“好的”或“好的。”有没有这个句号, A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但微信通常是一句一句发送的,你写完一句话不用句号直接发送了,对方完全能明白。①也就是说,②微信已经不需要句号的“分隔开两句话”这个功能,③“不加句号”这个新习惯也已经让人们适应了。④在这种情况下,⑤你在句末加一个句号,⑥就刻意像是在告诉对方“我说完了”。这个语气是生硬的!如果前面是以“好、可以、同意”之类的正面词汇,句号立即就让这句话产生消极抵抗的意味。
还有,现在年轻人一般都不用“微笑”这个表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表情本来表示开心、微笑,但忽然之间,年轻人用它来表示“呵呵”的心情,含有一种嘲讽的意味。试想,聊得兴起时对方突然发一个微笑表情过来,你是越看越不舒服,简直就是( )。如今在微信中你想表达像生活中的那种微笑,要表达出真诚、友好,请使用“龇牙”;如果你真的笑出了声,现有表情已不足以表达,你最好直接用文字告诉对方“我笑出声了”。
另外,现在 B ,人们总想用更强烈的词汇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作“形容词贬值”。大家都用一个词,那这个词就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了,必须用一个更夸张的词,这样原来那个词就贬值了,甚至意思走向了反面。比如,看完一场明星演唱会,用微信跟朋友形容现场人很多,你会用什么词呢?“很多”“特多”都太平淡、太土气了,年轻人会用“巨多”“狂多”“暴多”这样的词,而且这里的形容词一直在换。
18.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五十步笑百步 B.笑口常开 C.皮笑肉不笑 D.笑里藏刀
19.文中标有①~⑥序号的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1.请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解释“形容词贬值”的现象,要求表达简洁明了,不超过60个字。(3分)
22.第四段中加点的“我们”和“大家”都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但在文中表意有差别,请作简要说明。(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互联网时代,学习变得越来越便利,阅读名著、查阅资料、问难解惑……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学习几乎完全依赖互联网,学习成绩反而每况愈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