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之“认知局限”作文导写【题目再现】每年高考,作文题总是受到最多的关注,人人都可以批评两句,网友调侃说,作文题既出,各种吐槽,各种欢乐;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被一些网民评论为:“这是一堆垃圾吗?”“央美就这水平?”“好敷衍。”尚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说“不行”,但是网民率先说“不行”。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越是有一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妙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则叙议结合的材料作文题,关注到了一个矛盾现象:越来越开放进步的网络时代下的话语环境与依旧低下的认知水平之间的不匹配。材料第一段是两个社会现象,网民吐槽高考作文题并以此为乐、网民率先否定央美某作品。第二段是对此现象的分析,前一句是某领域浅认知的人群具有的表征,后一句可看作表征背后的原因,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越绝对。首先明确写作核心。材料没有直接反复的核心词,但从“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和“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两句中,以及第一段中的“专业人士”,概括出“认知局限”来展开行文,材料语境中的认知可理解为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材料所指出的,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社会“无知者”的“勇气”与“自豪”的现象进行多角度剖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性,写作时要充分联系现实,批判认知肤浅或知识贫乏带来的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启发学生联系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阐述如何提升认知水平,打破认知局限,改变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评判标准、方式、态度等,写作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如现象本质:享受网络吐槽带来的浅薄欢乐,满足调侃高雅、严肃事物的戏谑心态,盲目从众的舆论风潮…… 如原因分析:无知者的勇气源于他们对事物的简单化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无知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容易陷入错误之中,因为他们缺少的不是对事物的了解,而是对错误的识别。”因为没有涉足广阔的知识领域,没有聆听和理解过相反的声音,思想就会封闭于狭窄的空间,自豪感则来自于对他们所知道的少量信息的绝对掌控。如可能的弊端:因眼界狭小而误以为自己见多识广的心态,其代价往往是深远的,这种心态扩大到社会层面上则可能转化为狂妄的民族主义或偏见。因自大而拒绝去了解广泛的世界,就将自己禁锢在狭小的认知牢笼中;好辩者往往以为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真理,而真正的智慧则始于于对自己无知的承认,以及对世界复杂性的敬畏。如改善路径: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却常常对自己心存怀疑,往往表现得更加谦虚、更加谨慎,对复杂性的理解。在这个知识碎片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从夜郎自大中走出,怀着谦虚与好奇心,多学习,多思考,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现象到原因的分析,都可视作切题。【背景知识】材料中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涉及到几个重要的心理效应和认知偏差: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这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能力较低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较高的人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那些对某个领域只有表面认知的人可能因为缺乏自我评估的准确度,而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从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信息以证实自己的先入之见或信念。当人们对某个领域的知识贫乏时,他们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现有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否认与自己信念相悖的证据,这使得他们的信念变得更加绝对。 知识的幻觉(Illusion of Knowledge):当人们对某个领域只有肤浅的了解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这种幻觉让他们感到自信,即使他们的了解实际上非常有限。过度自信效应(Overconfidence Effect):人们在评估自己的知识、预测和技能时往往过于自信。这种过度自信可能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乐观评估,导致那些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的人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人们倾向于与某些社会群体认同,并与这些群体的价值观和信念保持一致。当一个人对某个领域只有表面认知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发表极端或绝对的观点来加强自己与某个群体的认同感,从而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当个人的行为与信念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他们可能会通过改变信念来减少这种不适。对于那些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信念以避免认知失调,这可能导致他们的信念变得更加绝对。综上所述,这些心理效应和认知偏差共同作用,导致那些对某个领域只有表面认知的人表现出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以及对相关知识越贫乏,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 【考场优作】1.海雾的背后佩索阿曾在他的诗篇抒写:“世界是由海角和尖峰组成的,我们的弱视症使我们只能看到四周弥漫的薄薄海雾。”现实中,若放眼观认识碰撞的诸多抗争性语境,我们总不免听到各式只凭月旦与臧否之声。无疑认识的殊异在所难免,但如果话语之下是绝对认知致使的颐指气使,便不可不值得警惕了。而佩索阿诗意的话语恰使我们从一个角度窥探到矛盾切面的一隅,即浅层的认识与偏狭的视角的裹挟和加持。 (由佩索阿的名言引入,分析现实,揭示材料现象的实质。)事实上,绝对认知促成的单一性话语在社会交往行为中并不罕见。中央美术学院展出的作品被一些网民争相否定,这不啻一种视角主义的傲慢,在本质上亦是反理性的。网民事实上缺乏鉴赏美术作品的专业知识与水平,却认为自己的审美水准已足以量裁在美术界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央美作品,这与霍夫斯塔特在著作中所述“反智主义”一脉相承。在另一方面,知识的贫乏亦促成了绝对认知的强化,若被问到“艺术为何”,或许争相否定的网民只知“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作品”,而对于其他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康德所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阿多诺所言“社会的反题”,全然不为其所知,如此凭借浅薄与单一的认识,也难怪会作出孤陋的否定。(原因分析:本质上“反理性”,与“反智主义”一脉相承,对其他答案“一无所知”,从而作出“孤陋的否定”。这段论述因为引进了相当的哲学元素,论述深刻。)回到佩索阿的话语,另有一个词汇亦值得我们驻目:即所谓“弱视症”。互联网构筑的现代语境为网民搭建了认识碰撞的平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弱视症”的产生:当寻找到同自己一样认识浅薄的人时,颐指气使的声音无疑被放大了。在群体中沦为无意识,浅层的认识不断被证明其合理性。“这似乎是人类正经受的一场隐秘的灾难。”当代诗人刘立杆的话如一颗子弹正中眉心。(原因分析二:在现代语境下分析“浅层认知”不断被证明合理。这段论述,具有现实针对性。“弱视症”“颐指气使”等概念和词语富有具象性,使论述生动而深刻。)实则解决方式很简单,即打破认知的壁垒,直抵认识的更深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永不抛弃自己的谦逊与未知的欲望。张秋子有言:“内在匮乏,只能外求。”若我们不想成为只见海雾里的弱视症患者,唯有勘破对认知的桎梏,以本心掌舵,直指认识的远岸。(策略分析:指出解决的办法。文字简洁,内涵丰富。)不因傲慢的颐指气使动摇内心的知欲,在不断深化自我认知中获得精神的富足,“我终将走出那片海雾。”(收尾,重申观点,照应开头。)总评: ①文章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对“现象原因”的分析从哲学和现实两个层面切入,精准深刻。②文章站位很高,材料丰富且精当。③语言生动,说理严密又具有形象性,和很多优秀作文一样,善于运用动词及比喻。综上,这篇文章应该是一类上的作品。赋分在55分以上。2.破浅见之冰,迎崭新黎明(标题即观点)“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表达观点,事实上他们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波兹曼一言为当下表面化的认知困境写下生动注脚。或许,唯有举起深入认知的火把,方能探未见之黑暗,破浅见之冰。(由波兹曼的言论引入,揭示当下表面化的认知困境,从而提出中心论点。)认知浅表化而产生勇气与自信,其底层逻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没有切肤之痛,因而可以随意地发表言论。试想,若苏轼不曾有乌台诗案等再三打击与贬谪,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就会与所有年少成名并官运亨通的人一样停留在浅层的享受,正是因为他曾经无比接近死亡,他才能写下“渺沧海之一粟”,又有“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深沉哲思。因而北岛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缺少深入的认知与阅历,观点就会异化成偏见,进而泛生出由偏见生长出的勇气与自信。(分析“认知浅表化而产生勇气与自信”的原因。所举苏轼的事例,表述不太恰当。“乌台诗案”确实促使苏轼人生境界的升华,但如果没有这些打击,苏轼也不会“与所有年少成名并官运亨通的人一样停留在浅层的享受”,没有经历乌台诗案,苏轼也可能会写下“渺沧海之一粟”,如果读过《和子由渑池怀旧》就可得知。此外“年少成名并官运亨通”就一定会“对人生的理解停留在浅层的享受”吗?似乎也不是。所以,举例论证时一定要顺着观点,恰当剪裁事例,使事例和观点贴切。)“你的名字像一只熟苹果,无枝可栖”,诗人舒婷之言无疑是当下专业问题被浅薄化、娱乐化批判的写照。对于这样的困境,举起深入认知的火把方能化解偏见,破浅冗之冰。(提出做法,重申观点的必要性。舒婷的诗句写的是一个成熟的生命那种无家可归的流浪感,一个有才华有报负但终不得伸展的青年的内心体验。与文章所说的“专业问题被浅薄化、娱乐话”毫无关联。引用论证要建立起所引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要么强化观点,要么反对观点,要么补充观点。)当信息时代的洪流袭卷而来,数据淹没了我们原先的生活,碎片化取代深思考与理解,浅见浅知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然而,我们也未尝不可中流击水。首要的便是怀有谦谨的心态,做认知的盗火者,折下胁骨当火把,照见未见之黑暗。诚然,正如诺曼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已知的圆圈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便越多,但正是由于接触到了更广阔的未知,我们方得以认清自己的认知局限,从而打破偏见,残浅见之冰。 (策略分析:怀着谦谨的心态,拓宽认知的边界。文中联系了现实时代的特征,但未能很好地结合说。)然而,我们举起深化认知的火把反对浅见造成的莫名勇气与自信,并非否定勇气与自信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也并非将勇气自信置于深化认知、谦谨求知的对立面。勇气与自信在求知途中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导致骑墙居中或是不可知论,这就将深化认知引上了另一条通过深渊的不归之路。我们所真正倡导的,是深入认知、认清事实后的勇气,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仍勇敢面对生活”的罗曼 罗兰口中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正确的认知基石之上树立起的自信之碑。(辩证分析:指出反对“浅见造成的莫名勇气与自信”并非“否定勇气与自信”。)愿我们都能成为黑格尔口中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破偏见浅见之冰,迎来新的黎明。(结尾,以“密涅瓦的猫头鹰”这一意象重申观点。遗憾的是未能做到收尾呼应。)总评:①文章审题准确,观点鲜明,结构清晰,语言通畅。有现实针对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文章材料丰富,有具体的事例,也有引用的名言,还有一些哲学概念。但可惜的是,文中引用的材料,出现了与观点游离或不准确的情况。综上,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二类上,一类下的水平。52分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