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我们受特殊保护》说课第一课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识,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一、教材分析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特别关爱 助我成长一、教材分析我们是未成年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一、教材分析本班现状年龄特点六年级的孩子虽然心理、生理上都还不够成熟,但其心智有了很大的发展,内心向往快快长大,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社会阅历少,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足。很多学生对自己与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但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往往难以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因此,对其进行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2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让学生了解成年之前各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教育学生依法行为,树立规则意识。了解未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担当。教学重点四、教学过程板块二板块一板块三板块四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了解未成年人的责任担当。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1.忆一忆2.看一看3.辩一辩1.法律知识知多少2.我是小小审判官你听说过这个词吗?在哪里听说过呢?你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吗?板块一: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你们现在是几岁呢?所以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板书:我们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018设计意图: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说起,拉近了学生的距离,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板块一: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第一环节 忆一忆:回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第二环节 看一看:看一个视频。你们知道看电子产品不好吧?有哪些不好?那为什么还要看呢?一拿起电子产品就不肯放下板块二: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第三环节 辩一辩:出示4个事例,说说从中又能发现未成年人的哪些特点呢?事件一: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在课间和同学追逐打闹时,额不慎撞伤,为此缝了8针……事件二:前两天,一位游师傅报警,说停在家门口的汽车不见了。警察调取监控发现:前一天晚上,两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在小区玩时,发现路边的汽车没上锁,车钥匙也在,于是两个人就把汽车发动了……事件三:一个夏日,小红独自一人在溪边玩耍,一位陌生的叔叔叫她去旁边的小屋子吃西瓜,小红进去了,结果受到了伤害……自 控 力 差好 奇 心 重辨 别 力 弱……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生活性这一特点。板块二: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2.选择一条来说说你的理解。1.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来保护我们呢?请大家打开书本73页,四人小组一起去看看知识窗里的内容吧!第一步:法律知识知多少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0186-7教育1216刑法公务员骑车身份证2.选择一条来说说你的理解。1.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来保护我们呢?请大家打开书本73页,四人小组一起去看看知识窗里的内容吧!第一步:法律知识知多少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12刑 法最新《刑法》明确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等,应当负刑事责任。018第一步:法律知识知多少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0186-7教育1216刑法公务员骑车身份证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第一步:法律知识知多少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2.选择一条来说说你的理解。1.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来保护我们呢?请大家打开书本73页,四人小组一起去看看知识窗里的内容吧!视频题图片题录音题文字题组长抽题上台审判小组讨论小组看题第二步:我是小小审判官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前面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在这个运用环节,特别注重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孩子的发展。因此,从游戏开始到结束,全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在体验,真正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录音题:在10岁生日时,爸爸送给东东一辆自行车,东东想以后就自己骑车去上学,你怎么看?图片题:一名11周岁的小女孩被一名14周岁的男孩杀害,女孩身重7刀……事后,警方找到这名男孩的父母,他父母说:“我家的孩子都还未成年……”你怎么看?文字题:17周岁的小华背着父母去餐馆打工,他的父母得知后把餐馆告上法庭,理由是餐馆怎么可以雇佣未成年人呢?你怎么看?视频题: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困的小女孩到7周岁了还没上小学,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板块三: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看搞笑视频听律师建议设计意图:借助律师这一特殊身份,现身说法,让孩子们对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板块四:了解未成年人的责任担当自 控 力 差好 奇 心 重辨 别 力 弱……我 们 是未 成 年 人学 习劳 动特 点保 护责 任06-7121618教 育骑 车刑 法身 份 证公 务 员8 我 们 受 特 殊 保 护五、板书设计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我们受特殊保护》说课第二课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一、教材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籍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我们受特殊保护一、教材分析专门法律来保护填补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空白,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预防犯罪。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学情分析本班现状年龄特点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期的未成年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而且维权意识淡薄。调查中发现,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很多学生并不知晓。通过“专门法律来保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填补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空白。三、教学目标121.学习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通过今昔对比,强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通过《今日说法》、小组找权利,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深化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教学重点2.树立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名言总结 升华情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游戏导入 复习揭题走进法律 深入学习活动一:游戏导入 复习揭题小游戏:探寻数字身上的秘密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导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复习了旧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这便是课堂最好的开始。187126教育刑法身份证16成年骑车小调查: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活动一:游戏导入 复习揭题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爷爷辈 爸爸辈 自己读了几年书? 学历程度如何? 学校环境如何? 学校与家有多远?需要花多少时间? ?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就读了两年书,读书前先要去地里干活,再去学校读书,放学了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回田里继续干活。家里实在没钱供我读书,读了2年书也就不读了。你看看你们多么幸福,书本费学费都不用钱,还有那么漂亮的学校、教室。孩子们,你们要好好珍惜,好好读书啊!”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感受当下回忆过去VS设计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充分发动孩子们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以自己的眼去发现身边人的过去,以自己的口去了解过去的教育情况,以自己的脑去比较今昔教育的不同,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可能会受到哪些侵害?未成年人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的侵害?未成年人这么容易受到侵害,该怎么办呢?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小组合作 找找权利大屏幕平铺 权利多多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计意图:借助《今日说法》,把抽象的法律内容变为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深切感受到只有家庭、学校、司法、社会保护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同时提出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法律责任,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全面了。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环节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军在少管所受到教育,认真学习和劳动,提前假释又回到学校。老师对小军非常关心,亲自给小军补课,并联系小军的家长,让他们要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和照顾。在老师的感召下,父母认识错误,对小军关心呵护,在老师的教育下,小军很快学习进步。小军上六年级时,父母离异,与没有经济来源的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再婚后,对小军不管不问,小军的成绩直线下降。为了学费,小军第一次从亲戚家偷了500块钱。父亲知道后,对他大打出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军开始放纵自己,经常旷课、逃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军被网吧老板招呼到网吧,“小朋友,走着,请你翘课去‘吃鸡’”,禁不住诱惑的小军,从此,迷上了网络游戏……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小军和另外几个朋友手持匕首对同学威胁敲诈,共作案19起,共抢现金387元及一部手机。在小军又一次作案时,被警方当场抓获。由于小军是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对外没有透露其姓名,法院也进行了不公开审理……设计意图:孩子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同龄人犯罪的事实,加以数据、图表的补充,拓展教学时空,把一个真实立体的现状摆在孩子面前。在这样的情况下,看看目录,孩子们恍然大悟,预防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保护。138341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32环节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活动二:走进法律 深入了解活动三:名言总结 升华情感“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习近平设计意图:在本课学习结束前,留给学生一点回顾学习内容的时间,基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巧借习总书记话语,进行情感的升华。学了这一课,作为未成年人,请你谈谈感受?五、板书设计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我们受特殊保护》说课第三课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一、教材分析8我们受特殊保护一、教材分析讲述“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学习“国际家庭日”和《儿童权利公约》,体会来自家庭的关爱和保护。综合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引导学生明白何为家庭暴力,如何面对和制止家庭暴力。来自家庭的关爱一、教材分析四个情境体现社会各界不同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介绍了我国留守儿童的成因及现状,引导学生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学校社会的关爱了解关注留守儿童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学生现状课时延续学生体会了自己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特殊之处,学习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初步具有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通过问卷、访谈发现大多数六年级学生知道一些家庭、学校、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事例,但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往往很难把控关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尤其对“家庭暴力”和“留守儿童”这两方面较为模糊。三、教学目标123讲述“家庭照片”背后故事,体会来自家庭的关爱和保护;借助《小辉的困扰》音频,引导学生明白何为家庭暴力,如何面对和制止家庭暴力;学习“国际家庭日”和《儿童权利公约》,明晰国际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与分享社会各界用不同的方式依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事例,体会这份关爱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及国家给予的特别关怀,产生帮助留守儿童,回馈社会的意愿。教学难点环节一:家庭照片 感受关爱环节二:案例分析 知法用法环节三:解析图标 表达感恩来自家庭的关爱环节一:慧眼识图 链接生活环节二:分享关爱 体验美好学校社会的关爱环节一:了解现状 提供帮助环节二:观看表格 展开思辨关爱留守儿童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家庭照片 感受关爱板块一:来自家庭的关爱家庭关爱照片设计意图:用照片打开学生记忆之门,在分享中进一步感受、体味来自家庭的关爱。小辉的困扰爸爸的心声环节二:案例分析 知法用法132三点建议:▲告知被打后的痛苦;▲劝解家长控制情绪;▲寻求其他成员帮助。三点建议:▲告诉值得信任的人;▲求助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紧急情况拨打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属于家庭暴力。设计意图:呈现同龄人小辉的困扰,把学生纳入真实场景中,调动原有生活经验,在思考讨论中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观念。板块一:来自家庭的关爱环节三:解析图标 表达感恩12《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 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设计意图:用识图标、找关键词的方法自学阅读角,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家庭对未年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从而产生感恩之情。用爱构建暖巢板块一:来自家庭的关爱板块二:学校社会的关爱环节一:慧眼识图 链接生活◎看一看◎议一议◎连一连国家鼓励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信息服务、文艺等单位和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公民,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创作、出版、制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网络信息和电子出版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四点钟学校——兴趣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适时开展各类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设计意图:把学生熟悉的事件与相关的政策或法律条文配对,重在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社会在依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环节二:分享关爱 体验美好视频: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们!12板块二:学校社会的关爱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拓展到学生亲历的其他关爱,再到温馨的微课中,由他人到自身,很自然的体验这些关爱的意义所在。板块三:关爱留守儿童环节一:了解现状 提供帮助123沙画:关爱留守儿童学生为留守儿童捐书、写信、结对……老师到贵州凯里留守儿童学校支教细化“留守儿童”监护人监护职责2020年10最新修订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沙画视频,想象留守儿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讲述教师支教留守儿童经历,激起帮助留守儿童的意愿,并付诸行动。4板块三:关爱留守儿童环节二:观看数据 展开思辨902万697万613万留守儿童数量递减,需要耗费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国家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探讨,认识到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五、板书设计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