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高中地理(新湘教版)- 必修一2019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IS STRATIFIED VERTICALLY第三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神舟飞天叩问寰宇,星河灿烂再立新功2024年7月5日下午,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从太空返回两月后,在中国航天员中心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分享了在轨期间的经历和体会。在轨飞行187天期间,神舟十七号乘组顺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24年4月30日安全返回。宇航员在太空需要携带氧气瓶是为什么?神州十七号升空过程中会经过大气圈的哪些层次呢?学习目标通过讲解,明确大气组成要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通过课内外资料,理解大气各层的特点及与其人类活动的关系。2大气的垂直分层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atmosphere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ATMOSPHERE1大气的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CONTENTS01大气的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大气中有哪些物质?美丽的大气大气的组成要素氮气(N2)—78%生物体重要组成要素25KM以下干洁空气中大气成分大气的组成要素氧气 (O2 )—21%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25KM以下干洁空气中大气成分大气的组成要素二氧化碳--CO2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臭氧--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1%25KM以下干洁空气中大气成分大气的组成要素水汽和杂质水汽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影响大气温度。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排放物)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排放物)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哮喘事件……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CO2持续升高从1740年到2010年不到300年时间CO2体积分数增加40%。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O2)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O2)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冰川、冻土消融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O2)“双碳政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02大气的垂直分层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atmosphere大气的垂直分层探究与思考:假如你是一个飞行员,你认为飞机会行驶在哪层最安全?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分为三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度(千米)20014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对流层电离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摄氏度)对流层对流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常出现云、雾、雨。低纬地区厚度17-18km,高纬地区厚度8-9km。平流平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27km处O3含量最大形成臭氧层。下冷上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又持续上升。80-120km处可以观察到流星、80-500km处有若干电离层。2000~3000km可以看做大气上界。高层大气的垂直分层探究与思考:假如你是一个飞行员,你认为飞机会行驶在哪层最安全?飞机行驶在平流层最安全。平流层的大气条件相对稳定,风速较小,几乎没有垂直气流,这有助于飞机保持稳定的飞行路径。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度约2000~3000千米)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平流层 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平流层 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度约2000~3000千米)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度约2000~3000千米)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平流层 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课堂小结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干洁空气水汽杂质氮气、氧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低高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练习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is stratified vertically课堂练习Ⅰ、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类型,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晴朗白天的正午最可能会出现的烟雾类型是( )A.B.C.D.C课堂练习Ⅱ、最能反映图1中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图2中的( )C高中地理(新湘教版)- 必修一2019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IS STRATIFIED VERTICALLY第三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注意】字体安装之后必须要重启PPT,字体(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注意】字体安装之后也必须重启PPT。(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注意】转图片后,图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不到这款字体了?!”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明确大气组成要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通过课内外资料,理解大气各层的特点及与其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大气组成的基本要素;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理解大气各层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难点: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明确大气的垂直分层情况;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其与对人类活动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使学生对地球上的大气有基本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法,视频图片演示与学生产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去收集资料、自主探索,培养其初步的综合思维及分析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通过“神舟十七”顺利返航的材料进行导入,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阅读材料,跟随教师思路,进入课堂。 热点材料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教学 大气的组成 播放“美丽的大气”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大气中都含有那些物质。 要求学生简单预习课本,提问学生大气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讲解不同组成要素的占比和用途。强调干洁空气的概念。 根据课外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观看视频,思考大气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预习课本大气的组成部分,跟随教师思路,认真听教师讲解。 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获得能描述大气组成要素和垂直分层结构的认知素养。分析各层大气特点对人类生活影响的综合思维素养。大气的垂直分层 提出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那三层。 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分析各层大气的特点。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飞行员,你认为飞机会行驶哪层最安全?”引导学生分析各层的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答课堂开始遗留的问题,梳理大气的垂直分层。 简单回答大气的分层情况。 认真观看示意图,掌握各层大气的特点。 讨论飞机应该行驶在哪层,跟随老师思路,明确各层大气的特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提醒遗留的问题及作业。 和老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完成作业。 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课堂练习 进行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回答问题,巩固所学。 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迁移与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只供个人使用,请勿私自传播,违者必究).docx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只供个人使用,请勿私自传播,违者必究).pptx 【一起课件】字体安装说明书.pdf 第七页视频美丽大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