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思而行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思而行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高三备考核心模拟中期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D 【解析】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构成植物细
胞的重要成分,A正确;植物细胞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植
物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植物细胞代谢就越旺盛,C正确;无机盐参与维持植物细胞的酸碱平衡,参与有
机物的构成,如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D错误。
2. B 【解析】如图所示,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在腺苷
酸环化酶作用下,ATP转变为 cAMP,cAMP催化无活性的蛋白激酶A转变为活化的蛋白激酶A,活化的蛋白激酶
A才能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cAMP不能直接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B错误;三酰甘油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甘
油和游离脂肪酸,游离的脂肪酸释放到循环系统与清蛋白结合,甘油自由溶解在循环系统中,两者都能进入循环
系统,C正确;三酰甘油在肝脏中大量积累容易引发脂肪肝,可以通过低脂饮食来预防,D正确。
3. A 【解析】如图所示,支原体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但是没有细胞壁,A正确;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
物,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线粒体、细胞核,没有膜性管道系统,但是支原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C、D错误。
4. C 【解析】如图所示,细菌侵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溶酶体内
存在水解酶,但是其不能合成水解酶,B错误;COPⅡ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C正确;被
膜小泡与细胞器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错误。
5. A 【解析】如图所示,H+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耐盐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耐盐植物根细胞排
出,A错误;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耐盐植物根细胞的液泡,B正确;H2O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
入耐盐植物根细胞,C正确;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耐盐植物根细胞的液泡,D正确。
6. C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鸡蛋蛋清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若直接进行实验,其会抑制蛋白酶的作用,所以适
度预热可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使蛋白酶充分发挥作用,A正确;探究蛋白酶的最适水解温度时,不需要设计
空白对照,B正确;蛋白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起作用,但是酶活性随温度升高不一定升高,C错误;稀释 100万倍
的蛋白酶仍具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有高效性,D正确。
7. C 【解析】造血干细胞依然保留着分裂分化的能力,A正确;如图所示,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处于分化的不同
阶段,分化程度不相同,B正确;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后形成成熟红细胞,不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成熟红细胞
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现象,D正确。
8. D 【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不能作
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A错误;根据题干可知,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三个装
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甲组细胞未发生变化,乙组细胞吸水,丙组细胞失水,水分交换前,细胞液的浓度
大小关系为乙组细胞>甲组细胞>丙组细胞,B错误;水分交换平衡时,甲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净吸水量
等于零,C错误;水分交换平衡时,丙组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蔗糖溶液,D正确。
9. A 【解析】由题干可知,实验组幼虫体内注射 DNA甲基化转移酶 3(DNMT3)siRNA后,DNMT3mRNA含量减
少,DNMT3活性降低,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A错误,B正确;测定 6日龄幼虫头部细胞内发育关键基因
dynactin p62的甲基化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幼虫发育成蜂王比例高,由此推断,幼虫发育成蜂王与
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C正确;实验组DNMT3活性降低,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对
照组DNMT3活性高,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由此推断,高活性的DNMT3有利于提高 dynactin p62基
因的甲基化水平,D正确。
生物学试题答案 第1页(共4页)
{#{QQABBYKEggCAAABAAAgCAQWQCgGQkhCCAYgGREAIsAIASRFABCA=}#}
10. B 【解析】如图所示,玉米条纹病毒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滚动式复制,而非半保留复制,A错误;DNA的复制
过程需要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B正确;玉米条纹病毒的DNA分子是单链,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
等,C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玉米条纹病毒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错误。
11. C 【解析】如图所示,Fix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正确;基因缺失导致雄配子染色体降
解,从而实现了孤雌生殖,B正确;基因缺失不会影响雌、雄配子的相互识别和融合,C错误;Fix植株的自交后代
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D正确。
12. A 【解析】据表推测,A代表原癌基因,B代表抑癌基因,A错误;紫外线、亚硝酸盐、某些病毒等能诱发基因突
变,B正确;结肠癌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C正确;结肠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的
原因是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正确。
13. B 【解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分析,表型正常的双亲,基因型均为 βAβS,子代①的基因型为 βAβA,不会患镰状细胞
贫血,A正确;子代②的基因型为 βSβS,不含有正常 βA血红蛋白基因,B错误;子代③的基因型为 βAβS,与双亲基因
型相同,C正确;该研究方法可用于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D正确。
14. C 【解析】雌、雄长颈鹿头部重量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头部重量大的雄性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占
据优势,B正确;年龄一致,头部重量差异大的长颈鹿可以交配,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就不存在生殖隔离,C
错误;据图推测“,脖斗”在雌性个体间的发生概率比较低,D正确。
15. 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种群中白眼雄果蝇(XhY)占 10%,在雄性果蝇中,白眼雄果蝇(XhY)占 20%,红眼雄
果蝇(XHY)占 1-20%=80%;白眼雄果蝇(XhY)的比例即为Xh的基因频率,XH的基因频率为 1-20%=80%,即该种
群XH基因的频率是 0.8,A错误;该种群中雌性和雄性的个体数相等,且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在该种群中
白眼雄果蝇(XhY)占 10%,白眼雌果蝇占 20%×20%/2=2%,该种群中的白眼果蝇占 10%+2%=12%,B正确;只考
虑该对基因,该果蝇种群的基因型共有 5种(XHY、XhY、XHXH、XHXh、XhXh),C错误;X染色体上的H/h基因的遗传
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16. 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四倍体草莓幼苗可能会发生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得
到含有 8个染色体组的细胞,A正确;如图所示,用质量分数为 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1天有利于提高诱导
率,B正确;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鉴定四倍体草莓时,
一般不宜选用草莓根尖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材料,因为只处理了四倍体草莓的幼芽,没有处理根尖,根
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每空2分)
(1)细胞呼吸 光呼吸(顺序可调换)
(2)ATP NADPH(顺序可调换)
(3)若适当提高环境中的CO2浓度,可促进Rubisco酶催化更多的C5与CO2结合,减少C5与O2结合,从而降低光
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许多植物增产
【解析】(1)由题干和图示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以来自外界环境,还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呼吸。
(2)光呼吸会损耗一部分光合产物,但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光呼吸机制,原因之一是:在强光照下,叶片气孔关
闭,叶肉细胞间CO2浓度降低,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速率减慢,消耗ATP和NADPH的速率降低,产生光抑制作
用,而光呼吸的存在可阻止光抑制的发生。
(3)Rubisco酶的酶促反应特点是既能催化C5与CO2结合,也可催化C5与O2结合。若适当提高环境中的CO2浓
度,可促进Rubisco酶催化更多的C5与CO2结合,减少C5与O2结合,从而降低光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许多
植物增产。
生物学试题答案 第2页(共4页)
{#{QQABBYKEggCAAABAAAgCAQWQCgGQkhCCAYgGREAIsAIASRFABCA=}#}
18.(10分,每空2分)
(1)有关蛋白质 S
(2)1、2、3 5
(3)①②③④
【解析】(1)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间期分
为G1期、S期和G2期;S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若DNA复制被干扰后,细胞周期会被阻滞在S期。
(2)图中检验点1检测DNA的完整性,当检测到DNA结构异常,迅速启动修复系统;检验点2检测细胞内存在的
DNA损伤并阻断DNA复制的继续进行;检验点 3检测DNA复制结束后DNA是否正确,阻止带有DNA损伤的细
胞进入分裂期;检验点 4检测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有没有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检验点 5检测分离的染色体是
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因此,检验DNA分子是否损伤、修复以及是否完成复制的检验
点有1、2、3,检验着丝粒分裂后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的检验点是5。
(3)M期结束后,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①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
开;②核膜的解体与重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确保了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和细胞结构的
精确重组;③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成确保了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能够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中,这对于保持生物体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④纺锤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排列和分配
染色体,它通过形成特定的结构,帮助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正确定位,确保每个子细胞都能得到染色体组分的
精确复制,从而维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①②③④均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开。
19.(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由DNA流向RNA(1分) A-U、T-A、C-G、G-C
(2)氨基酸 脱水缩合
(3)不能(1分) 阻断RNA团簇的形成(或阻断RNA分子间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1)过程②表示基因片段转录的过程,遗传信息由DNA流向RNA;在这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
A-U、T-A、C-G、G-C。
(2)过程④表示翻译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的结合方式形成多肽,之后进一步
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功能蛋白。
(3)若基因中重复异常的序列为(CCT)n,但剪切下来的重复RNA不能碱基互补配对,因此不能引起RNA团簇;
根据该模型推测,可以通过阻断RNA团簇的形成(或阻断RNA分子间碱基互补配对),帮助成熟mRNA的形成,
进而治疗肌张力障碍。
20.(10分,每空2分)
(1)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
配子 三倍体植株有可能在减数分裂时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从而形成正常的种子
(2)降低 四倍体西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有多种可能性,其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较低
(3)进行无性生殖,将三倍体植株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大量的组培苗,再进行移栽(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
理二倍体植株未受粉的雌蕊,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无种子的果实,同时,在花期全时段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避免
受粉)
【解析】(1)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产生的配子不
可育,所以三倍体西瓜的果实中没有种子。但是,三倍体植株有可能在减数分裂时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从而形
生物学试题答案 第3页(共4页)
{#{QQABBYKEggCAAABAAAgCAQWQCgGQkhCCAYgGREAIsAIASRFABCA=}#}
成正常的种子,但这种概率特别小。所以,有时可以看到三倍体西瓜中有少量发育并不成熟的种子。
(2)四倍体西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有多种可能性,其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较低。所以,人
工诱导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时,四倍体西瓜的结实率会降低。
(3)按图甲的方法培育无子西瓜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方法一:进行无性生殖,将三倍
体植株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大量的组培苗,再进行移栽;方法二: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植株未
受粉的雌蕊,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无种子的果实,同时,在花期全时段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避免受粉。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27 15
(3)黄毛∶褐毛∶黑毛=52∶3∶9
(4)①不出现黄毛个体(1分) AAbbdd(1分) ②出现黄毛个体(1分) Aabbdd(1分)
【解析】(1)D基因的表达产物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A基因的表达产物为酶A,B基因的表达产物为酶B,因此该
实例体现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该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 3对等位基因控制。就毛色来说,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
有33种,即27种。_ _ _ _D_基因型的个体和 aa_ _dd基因型的个体为黄毛个体,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黄毛个体的
基因型如下: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15种。
(3)A_bbdd基因型的个体为褐毛个体,A_B_dd基因型的个体为黑毛个体。三对基因均杂合的黄毛个体的基因
型为AaBbDd,这样的黄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黄毛个体的比例为 3/4+1/4×1×1/4,子代褐毛个体的比例为 3/4×
1/4×1/4,子代黑毛个体的比例为3/4×3/4×1/4。因此,黄毛∶褐毛∶黑毛=52∶3∶9。
(4)褐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或Aabbdd,不含D基因的黄毛个体的基因型是 aa_ _dd,未知基因型
的褐毛雄性个体与多只不含D基因的黄毛雌性个体相互交配,杂交后代一定都不含D基因。若杂交后代不出
现黄毛个体,则待测褐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dd,若杂交后代出现黄毛个体,则待测褐毛雄性个体的基因
型是Aabbdd。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生物学试题答案 第4页(共4页)
{#{QQABBYKEggCAAABAAAgCAQWQCgGQkhCCAYgGREAIsAIASRFABCA=}#}姓名
准考证号
A.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秘密★启用前
B.CAMP由ATP在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下转变而来,直接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C.三酰甘油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两者都能进入循环系统
D.三酰甘油在肝脏中大量积累容易引发脂肪肝,可以通过低脂饮食来预防



3.某人咳嗽不止去就诊时,医生会检查他的呼吸道是否被肺炎支原体感染。下图是支
原体结构模式图,它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小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
注意事项:
但是没有细胞壁
B.支原体是没有线粒体的单细胞生物,无法进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行有氧呼吸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C.支原体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0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D.支原体内有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
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4.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及囊泡运输机制的示意图。图中COPI和COPⅡ是两种被膜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小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菌侵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
0细菌
、核膜
溶黄体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用于杀死
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

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侵入细胞的细菌
A.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
C.COPⅡ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
B.植物细胞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既能消耗水也能产生水
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
分酒
C.在正常情况下,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植物细胞代谢越旺盛
D.被膜小泡与细胞器的融合体现了
囊泡○
D.无机盐参与维持植物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构成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2.在高等动物体内,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三酰甘油的水解。下图是人体在饥饿时,细胞中
5.碱蓬等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下图是耐盐植物根细胞相关生理过
三酰甘油水解过程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程示意图,图中SOS1和NHX是两种载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释放到循环系统与清蛋白结合
888g
1,0
自由溶解在
细胞膜外pH5.5
腺苷酸环
SOSD
○胰高血糖素化酵
循环系统中
op
细胞质基质
PH s 7.5
NHX
DP
游离脂肪酸
ADP
ATP
cAMP
→甘油
液泡pH≈5.5
其他脂肪酶
ATP
无活性的
活化的
一酰甘油
ATP
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A
其他脂肪酶
A.H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耐盐植物根细胞
无活性的激素
活化的激甘油
B.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人耐盐植物根细胞的液泡
敏感性脂肪酶
素敏感性
脂肪酶
C.H,0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耐盐植物根细胞

D.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人耐盐植物根细胞的液泡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